钢筋笼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363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筋笼支撑装置,包括外管件和内管件,外管件一端设置有“V”型钳口,另一端为中空圆柱,内管件一端设置有“V”型钳口,另一端为圆柱滑杆,内管件的圆柱滑杆沿外管件的中空圆柱内腔伸缩滑动,外管件的中空圆柱外壁上设置有卡口滑槽和多个卡口,内管件的圆柱滑杆上设置有用于卡入卡口的锚钉,卡口位置可根据钢筋笼不同内环筋尺寸通过锚钉进行调整,锚钉与内管件一端焊接牢固。通过在钢筋笼内等间距布置该支撑装置来确保笼体在运输及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每个断面布设两根,呈十字交叉形,分别位于钢筋笼内环筋的两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笼支撑装置
本技术属于钢筋笼施工
,特别是可用于公路、铁路、房建、水利等施工项目的一种钢筋笼的临时内支撑,起到防变形的作用,具体涉及一种钢筋笼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钢筋笼在加工、运输和吊装过程中极易发生变形,需要在钢筋笼内设置支撑装置,传统的钢筋笼内支撑有三角形、“井”字形等结构形式。例如在桥梁桩基钢筋笼施工时,为增加钢筋笼在运输及吊装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需在钢筋笼内设置三角内撑筋,主要采用三根通长钢筋与钢筋笼的内环筋焊接在一起,待钢筋笼运输到现场下放时,再将内支撑筋切割拆除,甚至为减少人工而不予拆除。且割除的内撑钢筋由于长度变短而重复利用率低,且操作起来较为困难,这样就造成了材料的浪费以及人工费用的增加。现有技术中的钢筋笼支撑装置参见中国专利文献CN106149744A桩基钢筋笼骨架支撑装置及施工方法中记载的结构,该装置设置有卡槽座,但是受力较大时,会出现卡不紧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提供了一种钢筋笼支撑装置,解决了传统支撑装置通过焊接成型,难以重复利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笼支撑装置,包括外管件和内管件,外管件一端设置有“V”型钳口,外管件另一端为中空圆柱,内管件一端设置有“V”型钳口,内管件另一端为圆柱滑杆,圆柱滑杆与中空圆柱套接,外管件与内管件滑动连接,外管件的中空圆柱外壁上设有卡口滑槽,卡口滑槽上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卡口,内管件的圆柱滑杆上设有用于卡入卡口的锚钉。优选的方案中,“V”型钳口上设有槽口,槽口上端为“V”型,槽口下端为矩形,矩形槽宽度大于钢筋笼内环筋的钢筋直径。优选的方案中,“V”型钳口上设有贯穿槽口的插销孔,插销孔中设有插销,插销与“V”型钳口槽底之间的距离大于钢筋笼内环筋的钢筋直径。优选的方案中,插销末端设置有小孔,小孔中设置有固定铁丝。优选的方案中,外管件和“V”型钳口之间还设有螺帽和连接杆,连接杆与“V”型钳口焊接固定,连接杆通过螺帽与外管件连接。优选的方案中,连接杆与螺帽螺纹连接,外管件与螺帽螺纹连接,连接杆的螺纹旋向与外管件的螺纹旋向相反。优选的方案中,螺帽外侧连接有手柄,第一手拧顶丝和第二手拧顶丝设在手柄两侧,第一手拧顶丝穿过螺帽抵靠在连接杆上,第二手拧顶丝穿过螺帽抵靠在外管件上。优选的方案中,锚钉与内管件通过焊接固定。本技术结构简单、安拆方便、无需焊接且能重复使用,大大减少了钢筋的用量及人工费用,降低了工程的成本,多卡槽设计能够适应不同的钢筋笼直径,卡紧后滑杆也不会因受力过大出现滑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的结构斜视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处的细节图。图4是图1中B处的细节图。图5是图1中C处的细节图。图中:外管件1;内管件2;钢筋笼内环筋3;“V”型钳口4;插销5;固定铁丝6;卡口滑槽7;卡口8;锚钉9;螺帽10;手柄11;连接杆12;第一手拧顶丝13;第二手拧顶丝14。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5中,一种钢筋笼支撑装置,包括外管件1和内管件2,外管件1一端设置有“V”型钳口4,外管件1另一端为中空圆柱,内管件2一端设置有“V”型钳口4,内管件2另一端为圆柱滑杆,圆柱滑杆与中空圆柱套接,外管件1与内管件2滑动连接,外管件1的中空圆柱外壁上设有卡口滑槽7,卡口滑槽7上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卡口8,内管件2的圆柱滑杆上设有用于卡入卡口8的锚钉9。优选的方案中,“V”型钳口4上设有槽口,槽口上端为“V”型,槽口下端为矩形,矩形槽宽度大于钢筋笼内环筋3的钢筋直径。优选的方案中,“V”型钳口4上设有贯穿槽口的插销孔,插销孔中设有插销5,插销5与“V”型钳口4槽底之间的距离大于钢筋笼内环筋3的钢筋直径。优选的方案中,插销5末端设置有小孔,小孔中设置有固定铁丝6。优选的方案中,外管件1和“V”型钳口4之间还设有螺帽10和连接杆12,连接杆12与“V”型钳口4焊接固定,连接杆12通过螺帽10与外管件1连接。优选的方案中,连接杆12与螺帽10螺纹连接,外管件1与螺帽10螺纹连接,连接杆12的螺纹旋向与外管件1的螺纹旋向相反。优选的方案中,螺帽10外侧连接有手柄11,第一手拧顶丝13和第二手拧顶丝14设在手柄11两侧,第一手拧顶丝13穿过螺帽10抵靠在连接杆12上,第二手拧顶丝14穿过螺帽10抵靠在外管件1上。优选的方案中,锚钉9与内管件2通过焊接固定。优选的方案中,外管件1、内管件2、“V”型钳口4和锚钉9的材料为优质碳素结构钢。优选的方案中,插销5的材料为优质碳素结构钢。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支撑构件包括:内管件2,内管件2端头还设有与钢筋笼内环筋3卡设的锁扣部件,架体另一端设有锚钉9;外管件1上设有固定卡口8,卡口8位置及数量可结合不同钢筋笼内径及使用需要而设定,外管件1端头同内管件2一样设有与钢筋笼内环筋3卡设的锁扣部件。如图3所示,锁扣部件包括:“V”型钳口4、插销5和固定铁丝6,所述“V”型钳口4与内外管件一端焊接牢固,所述“V”型钳口4上设有为防脱落而设的插销孔,插销5上设有固定铁丝6穿过的开孔,确保锁扣部件与钢筋笼内环筋锁扣稳定。如图4所示,固定卡扣包括:卡口滑槽7、卡口8和锚钉9,所述卡口滑槽7设与外管架上,前后滑动内管架2并将锚钉9旋转至对应卡口8即可用于多种直径的钢筋笼,所述锚钉9的尺寸为10×10×5mm,焊接于内管件2上,滑动时位于卡口滑槽7上,为保证滑动通畅,可根据需要将黄油填充于间隙内。安装时首先根据钢筋笼内环筋的直径大小滑动内管件2,并将锚钉9旋转至对应卡口,调整管架,将管架上一端的“V”型钳口4卡入钢筋笼的内环筋,再次调整管架,使管架另一端的锁扣部分与钢筋笼内环筋锁扣牢固,最后将插销5穿过“V”型钳口,并在插销5上穿入绑扎固定铁丝6,防止本支撑装置在钢筋笼运输和吊装过程中因抖动而脱落,此时,旋转手柄11螺帽10转动,由于连接杆12的螺纹旋向与外管件1的螺纹旋向相反,连接杆12与外管件1反向运动顶紧钢筋笼内环筋,拧紧第一手拧顶丝13和第二手拧顶丝14,锁定螺纹,完成安装;使钢筋笼内每个断面布设两根,呈十字交叉形,分别位于钢筋笼内环筋的两侧,以保证钢筋笼的完整性。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笼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管件(1)和内管件(2),外管件(1)一端设置有“V”型钳口(4),外管件(1)另一端为中空圆柱,内管件(2)一端设置有“V”型钳口(4),内管件(2)另一端为圆柱滑杆,圆柱滑杆与中空圆柱套接,外管件(1)与内管件(2)滑动连接,外管件(1)的中空圆柱外壁上设有卡口滑槽(7),卡口滑槽(7)上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卡口(8),内管件(2)的圆柱滑杆上设有用于卡入卡口(8)的锚钉(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笼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管件(1)和内管件(2),外管件(1)一端设置有“V”型钳口(4),外管件(1)另一端为中空圆柱,内管件(2)一端设置有“V”型钳口(4),内管件(2)另一端为圆柱滑杆,圆柱滑杆与中空圆柱套接,外管件(1)与内管件(2)滑动连接,外管件(1)的中空圆柱外壁上设有卡口滑槽(7),卡口滑槽(7)上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卡口(8),内管件(2)的圆柱滑杆上设有用于卡入卡口(8)的锚钉(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钢筋笼支撑装置,其特征是:“V”型钳口(4)上设有槽口,槽口上端为“V”型,槽口下端为矩形,矩形槽宽度大于钢筋笼内环筋(3)的钢筋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钢筋笼支撑装置,其特征是:“V”型钳口(4)上设有贯穿槽口的插销孔,插销孔中设有插销(5),插销(5)与“V”型钳口(4)槽底之间的距离大于钢筋笼内环筋(3)的钢筋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钢筋笼支撑装置,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方露袁新征何超丁力尤舶力韦颖浩冯威潘正斌张培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