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胶橡胶发泡复合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35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滚筒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硅胶橡胶发泡复合滚筒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外圈装置和内圈装置,所述外圈装置和内圈装置设置在固定装置内,所述外圈装置用于进行卷料,所述外圈装置可以伸缩,所述外圈装置在伸缩时直径会增加,但是会产生间隙,所述内圈装置用于填充外圈装置在伸缩的产生的间隙,所述内圈装置填充到外圈装置内,可以使外圈装置形成一个直径更大且没有间隙的复合滚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硅胶橡胶发泡复合滚筒在对不同材质的布料进行卷料时,卷料完成后布料会产生弯曲,就需要人工对布料进行反复压平的问题,这样极大的影响了产品质量,浪费了工人的劳动时间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胶橡胶发泡复合滚筒
本技术涉及复合滚筒
,尤其是一种涉及硅胶橡胶发泡复合滚筒。
技术介绍
随着纺织行业品种的增多,技术的提高,纺织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对于卷布辊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面上现有的卷布辊筒因其材料偏硬,在卷一些薄型、松边、紧边、压光等布料时容易起皱,同时会损坏布料;又由于辊筒面摩擦力小,导致卷好的布料不够紧实;且耐腐蚀性差,使用寿命短。因此,现有技术专利技术了硅胶橡胶发泡复合滚筒,硅胶橡胶发泡复合滚筒既能防止布料起皱,又能提高辊筒的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显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硅胶橡胶发泡复合滚筒在实际应用中对卷布存在单一性,无论是什么布的种类就只能按照复合滚筒的直径来卷布,而有些材质稍硬的布料在卷料时需要直径更大的复合滚筒,如果使用的复合滚筒直径过小在卷料完成后布料会产生弯曲,就需要人工对布料进行反复压平的问题,这样极大的影响了产品质量,浪费了工人的劳动时间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胶橡胶发泡复合滚筒,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硅胶橡胶发泡复合滚筒,包括固定装置、外圈装置和内圈装置,所述外圈装置和内圈装置设置在固定装置内,所述内圈装置设置在外圈装置内,所述固定装置用于放置外圈装置和内圈装置,所述内圈装置与外圈装置结构相同,所述内圈装置的运转方式和连接方式与外圈装置一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个抓杆、两个限位圆柱、承载柱和两个连接柱,两个所述抓杆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柱的外侧,两个所述限位圆柱设置在外圈装置和内圈装置的外侧,两个所述连接柱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圆柱的内部,所述承载柱设置在外圈装置和内圈装置的内部,所述承载柱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柱的内侧。进一步的,所述外圈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外圈输出杆和四组外圈复合滚筒连接体,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连接柱内,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外圈输出杆,所述外圈输出杆设置在承载柱内,四组所述外圈复合滚筒连接体均连接在外圈输出杆上,所述内圈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内圈输出杆和四组内圈复合滚筒填充体,所述内圈复合滚筒填充体与外圈复合滚筒连接体外侧呈八等分均匀分布在承载柱上,所述每相邻的外圈复合滚筒连接体与内圈复合滚筒填充体之间中轴线的角度为45°。进一步的,所述四组外圈复合滚筒连接体均包括外圈皮带、外圈限位架、外圈限位固定块、外圈连接块、若干外圈弹簧、外圈滚筒分割块和外圈硅橡胶发泡接触层,所述外圈皮带的一端设置在外圈输出杆上,所述外圈皮带的另一端贯穿外圈限位固定块连接外圈连接块底部,所述外圈限位架呈X形态设置在承载柱上设有的矩形槽顶部,所述外圈限位架内部呈中空状态,外圈限位架内部空间大小与承载柱设有的矩形槽空间大小一致,所述外圈限位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圈限位架内部,所述外圈连接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圈滚筒分割块内部,所述外圈弹簧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圈限位固定块顶部和所述外圈连接块底部,所述外圈滚筒分割块呈圆形分别连接四个所述外圈连接块,所述外圈滚筒分割块底部分别设有可供外圈连接块放置的矩形槽,所述外圈硅橡胶发泡接触层分别设置在四个所述外圈滚筒分割块的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本技术增加了固定装置、外圈装置和内圈装置,外圈装置和内圈装置设置在固定装置内,内圈装置设置在外圈装置内,固定装置用于放置外圈装置和内圈装置,固定装置能够起到限位作用,固定装置可以让使用者在使用时方便抓取,外圈装置用于进行卷料,外圈装置可以伸缩,外圈装置在伸缩时直径会增加,但是会产生间隙,内圈装置用于填充外圈装置在伸缩的产生的间隙,内圈装置填充到外圈装置内时,可以使外圈装置形成一个直径更大且没有间隙的复合滚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硅胶橡胶发泡复合滚筒在对不同材质的布料进行卷料时,会产生卷料完成后布料会产生弯曲,就需要人工对布料进行反复压平才能回到原始的样子,这样极大的影响了使用效果,浪费了人工的时间的情况。其二,本技术增加了两个限位圆柱,两个限位圆柱可以保障人工在卷料时,在卷料过程中限制布料发生偏移,或者发生偏移时可以及时发现并调节。其三,本技术增加了限位固定块,限位固定块用于限制皮带在限位架内的位置,使皮带在限位架内不会偏移,使皮带在限位架内不会与限位架内部其他位置产生摩擦,使皮带使用寿命延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1;图4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2;图5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3;图6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7为图6沿A-A线的剖视图;图8为图6沿B-B线的剖视图;图9为图6沿C-C线的剖视图;附图标记:固定装置1、抓杆101、限位圆柱102、连接柱103、承载柱104、外圈装置2、第一电机201、外圈输出杆202、外圈复合滚筒连接体203、外圈皮带2031、外圈限位架2032、外圈弹簧2033、外圈连接块2034、外圈限位固定块2035、外圈滚筒分割块2036、外圈硅橡胶发泡接触层2037、内圈装置3、第二电机301、内圈输出杆302、内圈复合滚筒填充体303、内圈皮带3031、内圈限位架3032、内圈弹簧3033、内圈连接块3034、内圈限位固定块3035、内圈滚筒填充块3036、内圈硅橡胶发泡接触层303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胶橡胶发泡复合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1)、外圈装置(2)和内圈装置(3),所述外圈装置(2)和内圈装置(3)设置在固定装置(1)内,所述内圈装置(3)设置在外圈装置(2)内,所述固定装置(1)用于放置外圈装置(2)和内圈装置(3),所述内圈装置(3)与外圈装置(2)结构相同,所述内圈装置(3)的运转方式和连接方式与外圈装置(2)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胶橡胶发泡复合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1)、外圈装置(2)和内圈装置(3),所述外圈装置(2)和内圈装置(3)设置在固定装置(1)内,所述内圈装置(3)设置在外圈装置(2)内,所述固定装置(1)用于放置外圈装置(2)和内圈装置(3),所述内圈装置(3)与外圈装置(2)结构相同,所述内圈装置(3)的运转方式和连接方式与外圈装置(2)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硅胶橡胶发泡复合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包括两个抓杆(101)、两个限位圆柱(102)、承载柱(104)和两个连接柱(103),两个所述抓杆(101)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柱(103)的外侧,两个所述限位圆柱(102)设置在外圈装置(2)和内圈装置(3)的外侧,两个所述连接柱(103)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圆柱(102)的内部,所述承载柱(104)设置在外圈装置(2)和内圈装置(3)的内部,所述承载柱(104)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柱(103)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硅胶橡胶发泡复合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装置(2)包括第一电机(201)、外圈输出杆(202)和四组外圈复合滚筒连接体(203),所述第一电机(201)设置在连接柱(103)内,所述第一电机(201)的输出端连接外圈输出杆(202),所述外圈输出杆(202)设置在承载柱(104)内,四组所述外圈复合滚筒连接体(203)均连接在外圈输出杆(202)上,所述内圈装置(3)包括第二电机(301)、内圈输出杆(302)和四组内圈复合滚筒填充体(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旺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惠东县三宏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