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预制箱梁内模行走托架全自动出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288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铁预制箱梁内模行走托架全自动出入系统,包括行走驱动装置、内模托架以及由钢筋笼、底模板、制梁台座纵梁和端模板构成的变截面横筒空腔,所述底模板上设有底模植柱套筒,所述钢筋笼设于底模板的上方,所述端模板设于钢筋笼的两端,所述内模托架包括主纵梁、可折转行走导梁、导梁调整装置、可滑移横梁、数控升降立柱、数控立柱升降装置、纵横梁滑移连接装置和内模行走托轮,所述导梁调整装置连接于可折转行走导梁上,所述可折转行走导梁铰接于主纵梁的端部,所述可滑移横梁通过纵横梁滑移连接装置与主纵梁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采用全机械化操作,整体式全自动滑入滑出工作模式,安全系数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铁预制箱梁内模行走托架全自动出入系统
本技术涉及高铁预制箱梁
,具体是指高铁预制箱梁内模行走托架全自动出入系统。
技术介绍
高铁预制箱梁内模板系统长度多为但不限于32米,内模系统自重约70吨,传统使用方法为:钢筋笼吊入外模定位准确后,合上两端模,然后将内模行走所需的立柱、滚轮托梁,吊至梁端,人工搬运到相应位置,多为但不限于8条托梁,16条立柱,每条立柱约计30公斤,每条托梁约计160公斤。由于钢筋笼为横筒状结构,内模内吊装设备无法应用,每次搬运立柱、托梁都是人工搬运,也有在托梁下加尼龙轮,在钢筋笼人工铺槽钢轨槽,往里拖运的,而且每次还需到底模下部拧紧立柱锁紧螺栓,然后再搬入托梁纵向联杆,纵向连接到端模固定座上,增强内模行走托梁的整体稳定性。内模滑出已预制好的梁体,提梁前,又需要工人钻到底模下部将立柱锁紧螺栓松开,人工到温热潮湿,甚至底板积水的环境下,将纵向联杆拆除,搬运至梁端,将立柱横梁连接松开,将横梁抬起,搬运到梁端,将立柱拔出搬运至梁端,待吊运走。施工过程工作环境差,本身就行走不便,搬运构件重,安全风险高,劳动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改变传统的复杂、零星搬运,采用全机械化操作,整体式全自动滑入滑出工作模式的高铁预制箱梁内模行走托架全自动出入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高铁预制箱梁内模行走托架全自动出入系统,包括行走驱动装置、内模托架以及由钢筋笼、底模板、制梁台座纵梁和端模板构成的变截面横筒空腔,所述底模板点焊固定于制梁台座纵梁上,所述底模板上设有底模植柱套筒,所述钢筋笼设于底模板的上方,所述端模板设于钢筋笼的两端,所述内模托架包括主纵梁、可折转行走导梁、导梁调整装置、可滑移横梁、数控升降立柱、数控立柱升降装置、纵横梁滑移连接装置和内模行走托轮,所述主纵梁设于行走驱动装置的上方,所述导梁调整装置连接于可折转行走导梁上,所述可折转行走导梁铰接于主纵梁的端部,所述可滑移横梁通过纵横梁滑移连接装置与主纵梁滑动连接,所述纵横梁滑移连接装置包括滑移驱动装置,所述数控立柱升降装置位于纵横梁滑移连接装置之间,且设于可滑移横梁的两端,所述数控立柱升降装置驱动连接数控升降立柱,所述内模行走托轮设于可滑移横梁的表面。进一步的,所述导梁调整装置驱动可折转行走导梁与主纵梁共线或上翘。进一步的,所述主纵梁上设有检测可滑移横梁位置状态的检测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数控升降立柱横截面大小与底模植柱套筒孔径大小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底模植柱套筒内部设有自动锁柱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行走驱动装置设有若干组,相邻所述行走驱动装置之间设有支撑托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1)减少吊运搬运,减少安全隐患;2)大大降低恶劣环境中的人工体力劳动;3)大大提升整体施工效率,提高模板装备利用效率;4)主纵梁上安装有检测传感器,有数控检测通讯接口,便于预制梁场施工整体工业化信息化建设的融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高铁预制箱梁内模行走托架全自动出入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高铁预制箱梁内模行走托架全自动出入系统变化状态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高铁预制箱梁内模行走托架全自动出入系统变化状态二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高铁预制箱梁内模行走托架全自动出入系统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高铁预制箱梁内模行走托架全自动出入系统侧视变化状态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钢筋笼,2、底模板,3、制梁台座纵梁,4、端模板,5、底模植柱套筒,6、主纵梁,7、可折转行走导梁,8、导梁调整装置,9、可滑移横梁,10、数控升降立柱,11、数控立柱升降装置,12、纵横梁滑移连接装置,13、内模行走托轮,14、行走驱动装置,15、支撑托辊,16、滑移驱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图1-5所示,高铁预制箱梁内模行走托架全自动出入系统,包括行走驱动装置14、内模托架以及由钢筋笼1、底模板2、制梁台座纵梁3和端模板4构成的变截面横筒空腔,所述底模板2点焊固定于制梁台座纵梁3上,所述底模板2上设有底模植柱套筒5,所述钢筋笼1设于底模板2的上方,所述端模板4设于钢筋笼1的两端,所述内模托架包括主纵梁6、可折转行走导梁7、导梁调整装置8、可滑移横梁9、数控升降立柱10、数控立柱升降装置11、纵横梁滑移连接装置12和内模行走托轮13,所述主纵梁6设于行走驱动装置14的上方,所述导梁调整装置8连接于可折转行走导梁7上,所述可折转行走导梁7铰接于主纵梁6的端部,所述可滑移横梁9通过纵横梁滑移连接装置12与主纵梁6滑动连接,所述纵横梁滑移连接装置12包括供可滑移横梁8在主纵梁6上相对移动时的滑移驱动装置16,所述数控立柱升降装置11位于纵横梁滑移连接装置12之间,且设于可滑移横梁9的两端,所述数控立柱升降装置11驱动连接数控升降立柱10,所述内模行走托轮13设于可滑移横梁9的表面。所述导梁调整装置8驱动可折转行走导梁7与主纵梁6共线或上翘,行走状态时,主纵梁6和可折转行走导梁7共线,安装到位后,导梁调整装置8将可折转行走导梁7上翘,主纵梁6带着可滑移横梁9下落到使用标高位置,而不与钢筋笼1、端模板4相干涉,所述主纵梁6上设有检测可滑移横梁9位置状态的检测传感器,所述数控升降立柱10横截面大小与底模植柱套筒5孔径大小相匹配,所述底模植柱套筒5内部设有自动锁柱装置,所述行走驱动装置14设有若干组,相邻所述行走驱动装置14之间设有支撑托辊15。底模板2上的底模植柱套筒5按预制梁的泄水孔设计,钢筋笼1上对应位置设置内径大于数控升降立柱10横截面积的PVC泄水管,底模植柱套筒5的设计可以避免传统的钻底上螺栓固定立柱工作,实现自动化稳定插入。主纵梁6为内模托架整体行走的机构,通过纵横梁滑移连接装置12与可滑移横梁9可相对滑动位置,数控立柱升降装置11可驱动数控升降立柱10根据需要进行提升或下插动作。具体实施时,本技术还包括plc或触屏嵌入式控制系统,根据不同预制梁型,可以输入并记忆使用状态可滑移横梁9应在位置,输入行走驱动装置14与底模板2端部安装距离,进行推算出每排底模植柱套筒5相对于驱动点的距离,再根据可滑移横梁9位于主纵梁6上的当前位置,从而按编程完成堆栈数控升降立柱10插入底模植柱套筒5中。内模托架自动滑入过程如下:1、可折转行走导梁7通过导梁调整装置8,自动调整到端部与中部底面齐平;2、可滑移横梁9全部堆栈到主纵梁6前端,数控升降立柱10全部自动收起至底部不低于主纵梁6底部;3、开启行走驱动装置14,使内模托架向已安装定位好钢筋笼1、端模板4等的待浇注位渐渐滑行;4、行走测控到堆栈最后一道可滑移横梁9,接近第一排底模植柱套筒5时,驱动减速步进控制最后一道可滑移横梁9冲准第一排底模植柱套筒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铁预制箱梁内模行走托架全自动出入系统,包括行走驱动装置(14)、内模托架以及由钢筋笼(1)、底模板(2)、制梁台座纵梁(3)和端模板(4)构成的变截面横筒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2)点焊固定于制梁台座纵梁(3)上,所述底模板(2)上设有底模植柱套筒(5),所述钢筋笼(1)设于底模板(2)的上方,所述端模板(4)设于钢筋笼(1)的两端,所述内模托架包括主纵梁(6)、可折转行走导梁(7)、导梁调整装置(8)、可滑移横梁(9)、数控升降立柱(10)、数控立柱升降装置(11)、纵横梁滑移连接装置(12)和内模行走托轮(13),所述主纵梁(6)设于行走驱动装置(14)的上方,所述导梁调整装置(8)连接于可折转行走导梁(7)上,所述可折转行走导梁(7)铰接于主纵梁(6)的端部,所述可滑移横梁(9)通过纵横梁滑移连接装置(12)与主纵梁(6)滑动连接,所述纵横梁滑移连接装置(12)包括滑移驱动装置(16),所述数控立柱升降装置(11)位于纵横梁滑移连接装置(12)之间,且设于可滑移横梁(9)的两端,所述数控立柱升降装置(11)驱动连接数控升降立柱(10),所述内模行走托轮(13)设于可滑移横梁(9)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铁预制箱梁内模行走托架全自动出入系统,包括行走驱动装置(14)、内模托架以及由钢筋笼(1)、底模板(2)、制梁台座纵梁(3)和端模板(4)构成的变截面横筒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2)点焊固定于制梁台座纵梁(3)上,所述底模板(2)上设有底模植柱套筒(5),所述钢筋笼(1)设于底模板(2)的上方,所述端模板(4)设于钢筋笼(1)的两端,所述内模托架包括主纵梁(6)、可折转行走导梁(7)、导梁调整装置(8)、可滑移横梁(9)、数控升降立柱(10)、数控立柱升降装置(11)、纵横梁滑移连接装置(12)和内模行走托轮(13),所述主纵梁(6)设于行走驱动装置(14)的上方,所述导梁调整装置(8)连接于可折转行走导梁(7)上,所述可折转行走导梁(7)铰接于主纵梁(6)的端部,所述可滑移横梁(9)通过纵横梁滑移连接装置(12)与主纵梁(6)滑动连接,所述纵横梁滑移连接装置(12)包括滑移驱动装置(16),所述数控立柱升降装置(11)位于纵横梁滑移连接装置(12)之间,且设于可滑移横梁(9)的两端,所述数控立柱升降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忠郭凯郭法传于涛贾晓娜吕涛崔建峰李文科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淄博环宇桥梁模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