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箱梁内膜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8240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箱梁内膜固定装置,包括外模本体和内膜本体,所述内膜本体位于外模本体的内腔,所述外模本体内腔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内膜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外模本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与内膜本体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当活动板产生震动时,活动板带动连动杆的顶部同步运动,使得连动杆的底部相向或相背运动,弹簧一对移动的力进行吸收,即达到了减震效果好的目的,该预制箱梁内膜固定装置具备减震效果好的优点,在外模和内膜之间增加了减震结构,在使用时使得外模和内膜之间的稳定性提高,避免了对箱梁浇筑时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箱梁内膜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具体为一种预制箱梁内膜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箱梁,桥梁工程中梁的一种,内部为空心状,上部两侧有翼缘,类似箱子,因而得名,分单箱、多箱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箱梁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在独立场地预制的箱梁结合架桥机可在下部工程完成后进行架设,可加速工程进度、节约工期;现浇箱梁多用于大型连续桥梁,常见的以材料分,主要有两种,一是预应力钢筋砼箱梁,一是钢箱梁。箱梁在浇筑的时候需要使用到外模和内膜,目前的预制箱梁内膜固定装置在外模和内膜之间缺少减震结构,降低了使用时外模和内膜之间的稳定性,进而对箱梁的浇筑会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箱梁内膜固定装置,具备减震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预制箱梁内膜固定装置在外模和内膜之间缺少减震结构,降低了使用时外模和内膜之间的稳定性,进而对箱梁的浇筑会产生影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箱梁内膜固定装置,包括外模本体和内膜本体,所述内膜本体位于外模本体的内腔,所述外模本体内腔的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箱梁内膜固定装置,包括外模本体(1)和内膜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膜本体(2)位于外模本体(1)的内腔,所述外模本体(1)内腔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内膜本体(2)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机构(4),所述外模本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板(5),所述活动板(5)的顶部与内膜本体(2)活动连接,所述外模本体(1)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机构(6),所述限位机构(6)的表面设置有减震机构(7),所述活动板(5)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8),所述活动腔(8)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活动腔(8)内腔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机构(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箱梁内膜固定装置,包括外模本体(1)和内膜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膜本体(2)位于外模本体(1)的内腔,所述外模本体(1)内腔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内膜本体(2)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机构(4),所述外模本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板(5),所述活动板(5)的顶部与内膜本体(2)活动连接,所述外模本体(1)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机构(6),所述限位机构(6)的表面设置有减震机构(7),所述活动板(5)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8),所述活动腔(8)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活动腔(8)内腔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箱梁内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4)包含有固定于内膜本体(2)两侧的支撑板(41),所述固定板(3)的一侧开设有移动槽(42),所述移动槽(42)的内腔与支撑板(41)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箱梁内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野胡振超赵文标周志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