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137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密连接器,包括接头和与线缆,接头包括尾套、外壳和插接装置,外壳的顶部设有限位块,插接装置的横截面形状为“回”字形,插接装置的顶部设有一体成型的按压弹片,按压弹片的末端设有卡钩,卡钩与限位块之间设有推拉杆,推拉杆包括传动杆、限位结构和推拉把手,限位结构的中部设有活动槽,限位结构的前端设有弧形翘起,限位结构的后端设有凸起,外壳的前端插设于插接装置的后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高密的环境下能够轻易的拔插安装,且其结构连接紧密使用寿命长,生产组装简单,方便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
,具体讲是一种高密连接器。
技术介绍
光纤系一种光传导工具,让光在玻璃或塑料所制成的纤维中,利用全反射原理进行传输。相关产业之厂商无不致力于光纤传输之发展,使得光纤逐渐地取代传统的金属传输线路,目前已被大量地用作讯号传输之媒介。再者,为了使光纤能够连接至各类电子装置,让其传输之信息能够被该等电子装置所用,所以必须要有连接器作为光纤与电子装置的中介,以达成连接之目的。一般而言,光纤连接器的系统系由一设置于电子装置并作为连接器母头之适配器(Adapter)以及一个作为连接器公头之光纤连接器所构成,将光纤连接器插置于适配器中时,便可构成其连接关系,藉以达到数据传输之目的。现有机房内之服务器上皆会配置复数个光纤适配器,并藉由与光纤连接器连接来与外界进行信息相交连;但在高度密集的安装环境下,传统的连接器使用起来,无论是插接还是拔出检查,都极其不便,不但耗时且相当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密连接器,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以及满足了实际需求,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一种高密连接器,包括接头和与接头连接的线缆,所述接头包括依次通过卡插方式连接的中空的尾套、中空的外壳和中空的金属插接装置,所述接头连通的中空管道中设有若干组件,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金属插接装置的横截面形状为“回”字形,所述金属插接装置的顶部设有一体成型的按压弹片,所述按压弹片的末端设有卡钩,所述卡钩与所述限位块之间通过推拉杆的限位结构连接,所述限位结构设有中空的活动槽,所述限位结构的前端向上弯曲形成弧形翘起,所述限位结构的后端设有顶部与所述传动杆齐平的凸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按压弹片的中部两侧均设有卡块,所述卡钩向上弯曲成不封闭的圆环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推拉杆还包括与所述限位结构一体成型的传动杆和推拉把手,所述限位结构设于所述传动杆的前端,所述传动杆的顶部中央设有长条形的强化条,所述推拉把手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后端,所述推拉把手两侧均设有内弯的弧形凹位,所述限位结构、所述推拉把手和所述传动杆的底面齐平于同一水平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限位块整体形状呈“T”字形,所述限位块包括限位柱和设于限位柱上方一体成型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宽度尺寸不小于所述推拉杆的宽度尺寸,所述限位柱的高度小于所述凸起的高度,所述限位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活动槽的宽度尺寸,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活动槽内,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凸起的前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尾套的前端套设有套管,所述尾套的后端插设有所述线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金属材质的金属纤维束管,所述金属纤维束管的前后端均设有卡接结构,所述套管的前端通过所述卡接结构套设于所述金属纤维束管的后端,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与所述金属纤维束管前端的所述卡接结构对应的限位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外壳的前端设有与所述金属插接装置后端内部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侧设有朝外的卡合凸起,所述连接管的整体形状成外方内圆的柱体形状,所述外壳的表面两侧中央均设有设有定位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管的前端插设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延伸至所述金属插接装置内,所述延伸管的前端插设于金属止挡件的下端部,所述延伸管的外表面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半径尺寸与所述金属纤维束管的半径尺寸一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金属插接装置的中空管道从前端到后端依次包括插针管道、金属止挡件容腔和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与所述连接管道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连接管道的两侧还设有与所述卡合凸起对应的卡合孔,所述插针管道内插设有保护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金属止挡件由前端的球面中空凸起、中间的中空四棱柱和后端的中空圆柱三大结构组成,所述金属止挡件的前端插设有插针,所述金属止挡件容腔的轮廓与所述金属止挡件的外轮廓一致,且所述金属止挡件设于所述金属止挡件容腔内。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推拉杆连接所述按压弹片和外壳,能够轻易地实现在高度密集的安装环境中自由准确的拔插,同时组件之间连接关系紧密,一体性强,有效提高使用寿命,而且组装方式简单方便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截面透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金属插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金属插接装置的立体截面透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外壳的立体截面透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推拉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接头1、线缆11、尾套2、套管201、外壳3、限位块301、限位柱302、限位板303、限位槽304、连接管305、卡合凸起306、定位块307、金属插接装置4、按压弹片401、卡钩402、插针管道403、金属止挡件容腔404、连接管道405、卡合孔406、保护帽407、卡块408、推拉杆5、传动杆501、限位结构502、推拉把手503、活动槽504、弧形翘起505、凸起506、强化条507、弧形凹位508、金属纤维束管6、卡接结构601、延伸管7、金属止挡件701、弹簧702、插针70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相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相关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说明本专利技术本身而举的优选实施例,而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如下的实施例中,并且本专利技术涉及本
的相关必要部件,应当视为本
内的公知技术,是本
所属的技术人员所能知道并掌握的。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使子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至8图所示,一种高密连接器,包括接头1和与接头1连接的线缆11,所述接头1包括依次通过卡插方式连接的中空的尾套2、中空的外壳3和中空的金属插接装置4,所述接头1连通的中空管道中设有若干组件,所述外壳3的顶部设有限位块301,所述金属插接装置4的横截面形状为“回”字形,所述金属插接装置4的顶部设有一体成型的按压弹片401,所述按压弹片401的末端设有卡钩402,所述卡钩402与所述限位块301之间通过推拉杆5的限位结构502连接,所述限位结构502设有中空的活动槽504,所述限位结构502的前端向上弯曲形成弧形翘起505,所述限位结构502的后端设有顶部与所述传动杆501齐平的凸起5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按压弹片401的中部两侧均设有卡块408,所述卡钩402向上弯曲成不封闭的圆环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推拉杆5还包括与所述限位结构502一体成型的传动杆501和推拉把手503,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密连接器,包括接头(1)和与接头(1)连接的线缆(1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1)包括依次通过卡插方式连接的中空的尾套(2)、中空的外壳(3)和中空的金属插接装置(4),所述接头(1)连通的中空管道中设有若干组件,所述外壳(3)的顶部设有限位块(301),所述金属插接装置(4)的横截面形状为“回”字形,所述金属插接装置(4)的顶部设有一体成型的按压弹片(401),所述按压弹片(401)的末端设有卡钩(402),所述卡钩(402)与所述限位块(301)之间通过推拉杆(5)的限位结构(502)连接,所述限位结构(502)设有中空的活动槽(504),所述限位结构(502)的前端向上弯曲形成弧形翘起(505),所述限位结构(502)的后端设有顶部与所述传动杆(501)齐平的凸起(50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连接器,包括接头(1)和与接头(1)连接的线缆(1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1)包括依次通过卡插方式连接的中空的尾套(2)、中空的外壳(3)和中空的金属插接装置(4),所述接头(1)连通的中空管道中设有若干组件,所述外壳(3)的顶部设有限位块(301),所述金属插接装置(4)的横截面形状为“回”字形,所述金属插接装置(4)的顶部设有一体成型的按压弹片(401),所述按压弹片(401)的末端设有卡钩(402),所述卡钩(402)与所述限位块(301)之间通过推拉杆(5)的限位结构(502)连接,所述限位结构(502)设有中空的活动槽(504),所述限位结构(502)的前端向上弯曲形成弧形翘起(505),所述限位结构(502)的后端设有顶部与所述传动杆(501)齐平的凸起(5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弹片(401)的中部两侧均设有卡块(408),所述卡钩(402)向上弯曲成不封闭的圆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5)还包括与所述限位结构(502)一体成型的传动杆(501)和推拉把手(503),所述限位结构(502)设于所述传动杆(501)的前端,所述传动杆(501)的顶部中央设有长条形的强化条(507),所述推拉把手(503)连接所述传动杆(501)的后端,所述推拉把手(503)两侧均设有内弯的弧形凹位(508),所述限位结构(502)、所述推拉把手(503)和所述传动杆(501)的底面齐平于同一水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301)整体形状呈“T”字形,所述限位块(301)包括限位柱(302)和设于限位柱(302)上方一体成型的限位板(303),所述限位板(303)的宽度尺寸不小于所述推拉杆(5)的宽度尺寸,所述限位柱(302)的高度小于所述凸起(506)的高度,所述限位板(303)的宽度大于所述活动槽(504)的宽度尺寸,所述限位柱(302)位于所述活动槽(504)内,所述限位板(303)位于所述凸起(506)的前侧。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尧乐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飞博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