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疏散楼梯通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109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铁疏散楼梯通道,包括楼梯间、送风机房和送风设备,其中,楼梯间用于连通地铁站站内与站外,楼梯间具有楼梯和顶部平台,顶部平台连接楼梯的顶部梯步,或与楼梯的顶部梯步的高度匹配,顶部平台上方的疏散高度内形成有剩余空间,送风机房设置于剩余空间内,以及送风设备至少部分设置在送风机房内,用于从楼梯间外对楼梯间内加压送风。通过送风机房设置于顶部平台上方的剩余空间,降低楼梯间高度,减少单独在地面设置送风机房时所用的占地面积,节约建设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铁疏散楼梯通道
本申请涉及消防
,具体地,涉及一种地铁疏散楼梯通道。
技术介绍
根据消防新规范《地铁设计防火标准》GB51298-2018及《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的要求(简称《火标》、《烟标》),加压风机应安装于独立的机房内。《火标》、《烟标》颁布前的地铁线路,加压风机常直接吊装于疏散楼梯间内部。由于《火标》、《烟标》对于加压风机安装于独立机房的要求,如图11和图12所示,常采用两种做法:将送风机房2设置于楼梯间1的顶部上方或在楼梯间1侧地面设置送风机房2。然而,这两种送风机房布置导致占地面积增大或楼梯间高度增加,增加建设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疏散楼梯通道,以降低地铁疏散楼梯通道的建设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铁疏散楼梯通道,包括:楼梯间,用于连通地铁站站内与站外,具有楼梯和顶部平台,所述顶部平台连接所述楼梯的顶部梯步,或与所述楼梯的顶部梯步的高度匹配,所述顶部平台上方的疏散高度内形成有剩余空间;送风机房,设置于所述剩余空间内;以及送风设备,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送风机房内,用于从所述楼梯间外对所述楼梯间内加压送风。进一步地,所述楼梯间为双跑楼梯间,所述顶部平台包括与所述楼梯的顶部梯步连接的第一平台和与所述第一平台并列连接的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连接所述楼梯的相反方向两梯段中的一个,所述第二平台位于所述楼梯的相反方向两梯段中的另一个上方,所述送风机房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台上。进一步地,所述楼梯间为单跑楼梯间,所述顶部平台设置在所述单跑楼梯间的尾部,与所述楼梯的顶部梯步的高度匹配,所述送风机房设置于所述顶部平台上。进一步地,所述送风机房包括防火玻璃,所述防火玻璃用于将位于所述送风机房内的所述送风设备与所述楼梯间分隔。进一步地,所述送风机房包括:检修门,设置于所述楼梯间靠近所述地铁站站外的一侧;和/或,百叶窗,设置于所述楼梯间靠近所述地铁站站外的一侧,用于所述送风设备从所述楼梯间外吸风。进一步地,所述楼梯间为双跑楼梯间时,所述检修门的开门方向朝向所述楼梯间外;所述楼梯间为单跑楼梯间时,所述检修门的开门方向朝向所述送风机房内。进一步地,所述送风设备包括:加压风机,吊装于所述送风机房内;以及送风组件,与所述加压风机连接,所述送风组件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楼梯间,以对所述楼梯间送风。进一步地,所述送风机房具有过管孔,所述送风组件包括:送风管,一端与所述加压风机连接,另一端穿设于所述过管孔并外露于所述楼梯间;以及控制阀,设置于所述送风管内,以控制所述送风管的开闭或控制所述送风管内的风向。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包括:止回阀,用于控制所述送风管内的风向从所述楼梯间外向所述楼梯间内单向送风;以及防火阀,位于所述止回阀远离所述加压风机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送风设备还包括防火堵材,所述防火堵材用于封堵所述送风组件穿设于所述过管孔之间的缝隙。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铁疏散楼梯通道,包括楼梯间、送风机房和送风设备,楼梯间具有楼梯和顶部平台,顶部平台上方的疏散高度内形成有剩余空间,送风机房设置于剩余空间内,送风设备至少部分设置在送风机房内,送风设备用于从楼梯间外对楼梯间内加压送风。通过将送风机房设置于楼梯间的顶部平台上方的剩余空间,降低了楼梯间高度,减少了单独在地面设置送风机房时所用的占地面积,节约了建设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铁疏散楼梯通道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楼梯间为双跑楼梯间;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铁疏散楼梯通道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楼梯间为单跑楼梯间;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铁疏散楼梯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楼梯间为双跑楼梯间;图4为图3中另一视角下的一种地铁疏散楼梯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一种地铁疏散楼梯通道的俯视图;图6为图3中一种地铁疏散楼梯通道的右视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铁疏散楼梯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楼梯间为单跑楼梯间;图8为图7中另一视角下的一种地铁疏散楼梯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中一种地铁疏散楼梯通道的俯视图;图10为图7中一种地铁疏散楼梯通道的右视图;图11为现有技术中的地铁疏散楼梯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送风机房位于楼梯间的顶部上方;以及图12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地铁疏散楼梯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送风机房位于楼梯间的侧地面下方。附图标记说明:1-楼梯间,1a-剩余空间,1c-地下部分,1d-墙体,1e-屋面,1f-疏散门,11-楼梯,11a-顶部梯步,11b-护栏,11c-休息平台,111-第一梯段,112-第二梯段,12-顶部平台,121-第一平台,122-第二平台;2-送风机房,2a-过管孔,21-防火玻璃,22-检修门,23-百叶窗;3-送风设备,31-加压风机,32-送风组件,321-送风管,322-控制阀,322a-止回阀,322b-防火阀,324-风机软接,325-天圆地方,33-防火堵材;m-室外地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铁疏散楼梯通道,包括楼梯间1、送风机房2和送风设备3。楼梯间1用于连通地铁站站内与站外,楼梯间1具有楼梯11和顶部平台12,顶部平台12连接楼梯11的顶部梯步11a(参见图1),顶部平台12或与楼梯11的顶部梯步11a的高度匹配(参见图2),顶部平台12上方的疏散高度内形成有剩余空间1a。送风机房2设置于剩余空间1a内。送风设备3至少部分设置在送风机房2内,送风设备3用于从楼梯间外对楼梯间内加压送风。具体地,楼梯间1具有顶部平台12和楼梯11,楼梯11包括顶部梯步11a、护栏11b和休息平台11c,休息平台11c和顶部平台12通过楼梯11的梯步连接,休息平台11c和顶部平台12用于人群停留休息,缓解疲劳。休息平台11c、顶部平台13均与楼梯11的梯步连接,形成疏散通道。顶部平台12设置于楼梯间1内,顶部平台12与楼梯11的顶部梯步11a连接。对人群进行疏散时,人群从楼梯11经休息平台11c到顶部平台12,经疏散门1f行走至站外。通过将送风机房2设置于楼梯间1的顶部平台12上方的剩余空间1a内,由于不用额外在楼梯间1的上方增加高度,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疏散楼梯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n楼梯间,用于连通地铁站站内与站外,具有楼梯和顶部平台,所述顶部平台连接所述楼梯的顶部梯步,或与所述楼梯的顶部梯步的高度匹配,所述顶部平台上方的疏散高度内形成有剩余空间;/n送风机房,设置于所述剩余空间内;以及/n送风设备,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送风机房内,用于从所述楼梯间外对所述楼梯间内加压送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疏散楼梯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楼梯间,用于连通地铁站站内与站外,具有楼梯和顶部平台,所述顶部平台连接所述楼梯的顶部梯步,或与所述楼梯的顶部梯步的高度匹配,所述顶部平台上方的疏散高度内形成有剩余空间;
送风机房,设置于所述剩余空间内;以及
送风设备,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送风机房内,用于从所述楼梯间外对所述楼梯间内加压送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疏散楼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间为双跑楼梯间,所述顶部平台包括与所述楼梯的顶部梯步连接的第一平台和与所述第一平台并列连接的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连接所述楼梯的相反方向两梯段中的一个,所述第二平台位于所述楼梯的相反方向两梯段中的另一个上方,所述送风机房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疏散楼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间为单跑楼梯间,所述顶部平台设置在所述单跑楼梯间的尾部,与所述楼梯的顶部梯步的高度匹配,所述送风机房设置于所述顶部平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疏散楼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房包括防火玻璃,所述防火玻璃用于将位于所述送风机房内的所述送风设备与所述楼梯间分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疏散楼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房包括:
检修门,设置于所述楼梯间靠近所述地铁站站外的一侧;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雄唐海峰吴脊杨公博俞伟敏苏力炜彭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