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上下楼梯助力缓冲辅助楼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749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上下楼梯助力缓冲辅助楼梯装置,包括底部支撑结构,在底部支撑结构的左右两侧各自设有下行台阶结构和上行台阶结构;底部支撑结构具有若干水平的长条形结构的且整体呈阶梯形结构设置的支撑面;所述上行台阶结构包括各自对应设置在支撑面上方的上踏板,上踏板上表面与上一个支撑面位于同一水平方向;在上踏板与支撑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结构;相邻两上踏板之间设有拉杆结构,且使得上踏板受力压缩对应第一弹簧结构至一定量后,拉杆结构能够对上方的上踏板施加向下的拉力以使得该上踏板压缩其下方的第一弹簧结构并向下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能够针对性的对上下楼梯进行助力和缓冲,且助力缓冲效果更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上下楼梯助力缓冲辅助楼梯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楼梯
,具体涉及新型上下楼梯助力缓冲辅助楼梯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关系国计民生的吃、穿、住、行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之后也正朝着舒适化方向迈进。以人们生活中的投资大、使用时间长的住房为例,以前的城市住宅主要是多层住宅为主,近十年来朝着高层住宅方向发展。多层住宅(5层~8层)和高层住宅是各有千秋:多层住宅相对安静、阳光充足,但是每天需要爬楼梯,尤其对于病人或年级大的老人非常吃力、上下楼梯非常不方便;高层住宅虽然人员密集、日照时间短、车位较少,但高层住宅的电梯上下非常方便、省去了爬楼的麻烦,尤其对于病人、老人、小孩或行动不便的人更是解决了一大难题。并且现有高层住宅中,有许多设计为跃层的,每一户跃层都会使用到楼梯。现目前,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超过60岁的老年人口占比超过25%。每天都需要上下楼梯,老年人上下楼梯困难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老年人在爬楼梯时,楼梯没有相应的助力装置使得老年人爬楼梯费事费力。老年人在下楼梯时,楼梯没有相应的缓冲,会使得老年人下楼梯时,骨骼和关节容易疲劳受损。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206751149U)公开了一种直线移动滑台式楼梯助力装置;中国专利申请(CN109205437A)公开了一种智能上楼梯助力装置;中国专利申请(CN109969910A)公开了一种太空步楼梯助力装置;中国专利申请(CN112607558A)公开了一种用于上下楼梯的助力装置;中国专利(CN210260781U)公开了一种带升降助力板的楼梯但是上述专利结构中,上楼梯部分和下楼梯部分采用相同的结构,不能够各自针对性的对上楼梯和下楼梯进行助力和缓冲。其次,上述结构中,对上楼梯的助力效果差,上楼梯时,楼梯台阶高度不变,不方便老年人上楼梯,并且助力效果不明显。对下楼梯的缓冲效果差,下楼梯时,楼梯台阶高度不变,下楼缓冲差。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针对性的对上下楼梯进行助力和缓冲,且助力缓冲效果更好,更加方便使用的新型上下楼梯助力缓冲辅助楼梯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针对性的对上下楼梯进行助力和缓冲,且助力缓冲效果更好,更加方便使用的新型上下楼梯助力缓冲辅助楼梯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新型上下楼梯助力缓冲辅助楼梯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底部支撑结构,在底部支撑结构的左右两侧各自设有下行台阶结构和上行台阶结构;底部支撑结构具有若干水平的长条形结构的且整体呈阶梯形结构设置的支撑面;所述上行台阶结构包括各自对应设置在支撑面上方的上踏板,上踏板上表面与上一个支撑面位于同一水平方向;在上踏板与支撑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结构;相邻两上踏板之间设有拉杆结构,且使得上踏板受力压缩对应第一弹簧结构至一定量后,拉杆结构能够对上方的上踏板施加向下的拉力以使得该上踏板压缩其下方的第一弹簧结构并向下运动;所述下行台阶结构包括各自对应设置在支撑面上方的下踏板,且下踏板上表面与上一个支撑面位于同一水平方向;在下踏板与支撑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结构;在下踏板下方设有水平向外的限位杆,在下踏板外侧设有长条形结构的且呈倾斜设置的限位板,限位板上对应限位杆设有卡接限位口,使得下踏板受力压缩对应第二弹簧机构至一定量后,该下踏板对应的限位杆能够对应的勾接在卡接限位口内以克服第二弹簧机的弹力限制下踏板向上移动;并且在限位板与底部支撑结构之间设有限位板倾斜移动控制机构,以使得限位板能够倾斜向下移动并使得对应限位杆脱离卡接限位口,使得对应下踏板向上运动并复位。这样,上述装置中,通过各自设计下行台阶结构和上行台阶结构,能够更具针对性的对下楼和上楼各自进行缓冲和助力。并且行人在上楼时,上踏板受到行人踩踏时的重力,上踏板受力压缩对应第一弹簧结构至一定量后,拉杆结构能够对上方的一个上踏板施加向下的拉力并使得该上踏板压缩其下方的第一弹簧结构并向下运动,这样被踩踏的上踏板与上一个上踏板之间的高度降低,然后迈步至上一上踏板时,后一上踏板受到的重力开始减小,第一弹簧结构能够使得该上踏板恢复至原来高度并对行人起到助力的作用。行人在下楼梯时,下踏板受到行人踩踏时的重力,下踏板压缩下方的第二弹簧结构并对行人起到缓冲作用,并且在对行人起到缓冲作用的同时,下踏板竖向向下移动,下踏板受力压缩对应第二弹簧机构至一定量后,该下踏板对应的限位杆能够对应的勾接在卡接限位口内以克服第二弹簧机的弹力限制下踏板向上移动,这就使得该下踏板与其下方的一个下踏板之间的高度减小,更加方便行人完成下楼梯操作。并且设置的限位板倾斜移动控制机构,使得限位板能够倾斜向下移动并使得对应限位杆脱离卡接限位口,使得对应下踏板向上运动并复位。更加方便使用。上述结构中,无论是下行台阶结构和上行台阶结构都能够更好地适合老年人使用,能够完成缓冲和助力并且还使得上下楼梯的阶梯高度降低,以更好地适合老人。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能够针对性的对上下楼梯进行助力和缓冲,且助力缓冲效果更好。作为优化,所述上踏板和下踏板均为矩形板结构,且上踏板和下踏板的长度方向均沿对应支撑面长度方向布置,且使得同一支撑面上方的上踏板和下踏板相对的端部呈间隔设置。这样,结构更加简单,布局更加合理。作为优化,所述第一弹簧结构包括各自相贴连接在支撑面和上踏板下表面上的第一垫板,在两第一垫板相对表面的四个转角位置各自连接有第一下法兰盘和第一上法兰盘;第一下法兰盘和第一上法兰盘中部各自向内凸出形成第一下对接筒和第一上对接筒,在第一下对接筒和第一上对接筒之间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一对接杆,在第一下对接筒内设有竖向的第一对接管,第一对接杆两端各自可滑动的插入到第一对接管和第一上对接筒内,并且在第一对接杆上套设有第一螺旋弹簧,第一螺旋弹簧下端能够抵接支撑在第一对接管上端面上,且第一螺旋弹簧上端能够伸入并抵接在第一上对接筒底部;并使得第一下法兰盘和第一上法兰盘具有相互背离的运动趋势。这样,第一弹簧结构设计更加合理,能够使得对上踏板的缓冲助力更加均匀,使得上踏板受力后,能够更加平稳,并且重力解除后,能够更好地向上移动以完成助力。作为优化,所述第二弹簧机构包括各自相贴连接在支撑面和下踏板下表面上的第二垫板,在两第二垫板相对表面的四个转角位置各自连接有第二下法兰盘和第二上法兰盘;第二下法兰盘和第二上法兰盘中部各自向内凸出形成第二下对接筒和第二上对接筒,在第二下对接筒和第二上对接筒之间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二对接杆,在第二下对接筒内设有竖向的第二对接管,第二对接杆两端各自可滑动的插入到第二对接管和第二上对接筒内,并且在第二对接杆上套设有第二螺旋弹簧,第二螺旋弹簧下端能够抵接支撑在第二对接管上端面上,且第二螺旋弹簧上端能够伸入并抵接在第二上对接筒底部;并使得第二下法兰盘和第二上法兰盘具有相互背离的运动趋势。这样,第二弹簧机构设计更加合理,下踏板受力后,其能够更好地完成缓冲。作为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新型上下楼梯助力缓冲辅助楼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撑结构,在底部支撑结构的左右两侧各自设有下行台阶结构和上行台阶结构;底部支撑结构具有若干水平的长条形结构的且整体呈阶梯形结构设置的支撑面;所述上行台阶结构包括各自对应设置在支撑面上方的上踏板,上踏板上表面与上一个支撑面位于同一水平方向;在上踏板与支撑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结构;相邻两上踏板之间设有拉杆结构,且使得上踏板受力压缩对应第一弹簧结构至一定量后,拉杆结构能够对上方的上踏板施加向下的拉力以使得该上踏板压缩其下方的第一弹簧结构并向下运动;所述下行台阶结构包括各自对应设置在支撑面上方的下踏板,且下踏板上表面与上一个支撑面位于同一水平方向;在下踏板与支撑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结构;在下踏板下方设有水平向外的限位杆,在下踏板外侧设有长条形结构的且呈倾斜设置的限位板,限位板上对应限位杆设有卡接限位口,使得下踏板受力压缩对应第二弹簧机构至一定量后,该下踏板对应的限位杆能够对应的勾接在卡接限位口内以克服第二弹簧机的弹力限制下踏板向上移动;并且在限位板与底部支撑结构之间设有限位板倾斜移动控制机构,以使得限位板能够倾斜向下移动并使得对应限位杆脱离卡接限位口,使得对应下踏板向上运动并复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上下楼梯助力缓冲辅助楼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撑结构,在底部支撑结构的左右两侧各自设有下行台阶结构和上行台阶结构;底部支撑结构具有若干水平的长条形结构的且整体呈阶梯形结构设置的支撑面;所述上行台阶结构包括各自对应设置在支撑面上方的上踏板,上踏板上表面与上一个支撑面位于同一水平方向;在上踏板与支撑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结构;相邻两上踏板之间设有拉杆结构,且使得上踏板受力压缩对应第一弹簧结构至一定量后,拉杆结构能够对上方的上踏板施加向下的拉力以使得该上踏板压缩其下方的第一弹簧结构并向下运动;所述下行台阶结构包括各自对应设置在支撑面上方的下踏板,且下踏板上表面与上一个支撑面位于同一水平方向;在下踏板与支撑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结构;在下踏板下方设有水平向外的限位杆,在下踏板外侧设有长条形结构的且呈倾斜设置的限位板,限位板上对应限位杆设有卡接限位口,使得下踏板受力压缩对应第二弹簧机构至一定量后,该下踏板对应的限位杆能够对应的勾接在卡接限位口内以克服第二弹簧机的弹力限制下踏板向上移动;并且在限位板与底部支撑结构之间设有限位板倾斜移动控制机构,以使得限位板能够倾斜向下移动并使得对应限位杆脱离卡接限位口,使得对应下踏板向上运动并复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上下楼梯助力缓冲辅助楼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踏板和下踏板均为矩形板结构,且上踏板和下踏板的长度方向均沿对应支撑面长度方向布置,且使得同一支撑面上方的上踏板和下踏板相对的端部呈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上下楼梯助力缓冲辅助楼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结构包括各自相贴连接在支撑面和上踏板下表面上的第一垫板,在两第一垫板相对表面的四个转角位置各自连接有第一下法兰盘和第一上法兰盘;第一下法兰盘和第一上法兰盘中部各自向内凸出形成第一下对接筒和第一上对接筒,在第一下对接筒和第一上对接筒之间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一对接杆,在第一下对接筒内设有竖向的第一对接管,第一对接杆两端各自可滑动的插入到第一对接管和第一上对接筒内,并且在第一对接杆上套设有第一螺旋弹簧,第一螺旋弹簧下端能够抵接支撑在第一对接管上端面上,且第一螺旋弹簧上端能够伸入并抵接在第一上对接筒底部;并使得第一下法兰盘和第一上法兰盘具有相互背离的运动趋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上下楼梯助力缓冲辅助楼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机构包括各自相贴连接在支撑面和下踏板下表面上的第二垫板,在两第二垫板相对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鹏周桂苇许晨晨殷露容王义蒋建勇卿华程波黎于英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