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别墅的蝴蝶状楼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865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别墅的蝴蝶状楼梯,其包括直梯1中间平台2,直梯1包括第一直梯11、第二直梯12、第三直梯13和第四直梯14;第一直梯11和第二直梯12从较低楼层向上延伸,第一直梯11和第二直梯12在同一水平高度下的相对距离随着高度的增高而减小,并且当其达到中间平台2的水平高度时,第一直梯11和第二直梯12停止延伸;第三直梯13和直梯部分14从中间平台2向上延伸,第三直梯13和第四直梯14在同一水平高度下的相对距离随着高度的增高而增大,并且当其达到较高楼层的水平高度时,第三直梯13和第四直梯14停止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别墅的蝴蝶状楼梯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特别是它的楼梯。
技术介绍
楼梯是连通建筑物上下层的垂直交通设施。楼梯应满足人们正常情况下的垂直交通、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等要求,其数量、位置、平面形式都有不同的区分,并在不同建筑物的整体空间中发挥出不同的效果。楼梯的布置及具体结构是提高日常行动便利性和提升居住者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建筑物中的楼梯可以有各种类型,根据楼梯的平面形式,可将其分为单跑直楼梯、双跑直楼梯、双跑平行楼梯、交叉楼梯、剪刀楼梯和螺旋楼梯等。楼梯形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其所处的位置、楼梯间的平面形状与大小、楼层的高低与层数和人流多少与缓急等因素。目前在用于居住的多层建筑物中,通常以直楼梯或转角楼梯的形式来布置楼梯,对于用于居住的占地面积较大的建筑,例如别墅,通常在楼层的左右两侧布置两个或多个直楼梯,但多个直楼梯的布置使得楼层的剩余可规划面积减小,且分散式的直楼梯布置将增加楼层中房间布局设计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布置在居住的多层建筑物中的蝴蝶状楼梯,其提供较低楼层至较高楼层的多向通行通道,集中式的布置为低楼层和较高楼层中的房间布局设计留有更多空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别墅的蝴蝶状楼梯,其包括:直梯,所述直梯包括第一直梯、第二直梯、第三直梯和第四直梯;中间平台;第一直梯和第二直梯从较低楼层向上延伸,第一直梯和第二直梯在同一水平高度下的相对距离随着高度的增高而减小,并且当其达到中间平台的水平高度时,第一直梯和第二直梯停止延伸;第三直梯和第四直梯从中间平台向上延伸,第三直梯和第四直梯在同一水平高度下的相对距离随着高度的增高而增大,并且当其达到较高楼层的水平高度时,第三直梯和第四直梯停止延伸。所述中间平台的高度可以是较低楼层至较高楼层的高度距离的30%-70%。所述中间平台的高度可以是较低楼层至较高楼层的高度距离的50%。第一直梯、第二直梯、第三直梯和第四直梯均包含梯节,且其各自含有的梯节的数量可以不相同,以利于老人和小孩的通行。将第一直梯、第二直梯、第三直梯和第四直梯与中间平台浇筑为一体或拼接式地组装。这种布局使得蝴蝶状楼梯在满足较高楼层中住户的通行需要外,还节省空间、利于楼层房间的规划,为同时双向行进提供便利。此外,楼层中央布置的蝴蝶状楼梯还为住户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感。附图说明本技术将在图中示例性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更详细的讨论,其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蝴蝶状楼梯的侧视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蝴蝶状楼梯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平面图。附图标记100蝴蝶状楼梯;1直梯;2中间平台;11第一直梯;12第二直梯;13第三直梯;14第四直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如图1所示,蝴蝶状楼梯是连通建筑物中相邻楼层的结构,本申请的蝴蝶状楼梯100包括直梯1、中间平台2和楼梯扶手(未示出),其中直梯1包括第一直梯11、第二直梯12、第三直梯13和第四直梯14。第一直梯11和第二直梯12从较低楼层向上延伸,第一直梯11和第二直梯12在同一水平高度下的相对距离随着高度的增高而减小,并且当其达到中间平台2的水平高度时,第一直梯11和第二直梯12停止延伸。第三直梯13和第四直梯14从中间平台2向上延伸,第三直梯13和第四直梯14在同一水平高度下的相对距离随着高度的增高而增大,并且当其达到较高楼层的水平高度时,第三直梯13和第四直梯14停止延伸。第一直梯11、第二直梯12、第三直梯13和第四直梯14均包含梯节,梯节一般由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组成,供人行走时踏脚的水平面称为踏面,其宽度为梯节宽。梯节的垂直面称为踢面,其数量称为级数,高度称为梯节高。在常规设计中,梯节的级数一般在3-18之间,过多的梯节级数会导致行人疲劳,而过少级数的梯节则不宜为行人所察觉,从而容易摔倒。每个直梯含有的梯节数量可以不相同,例如位于左侧的第一直梯11和13的梯节数量可以增大,这意味着梯节的高度是减小的,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这是极其适合的方案。楼梯的宽度是决定用户通行效率的重要因素。宽度越大则通行越便利,但相应地会占用房屋的使用面积,从而导致整体布局受限。宽度过小则不利于通行,这在楼层之间的家具电器移动时显得尤为不便。楼梯的宽度也跟楼梯所在位置有关,当楼梯一侧临空或两侧临空时,实施例中的楼梯宽度应大于1.1m,而当楼梯两侧均紧靠墙体时,楼梯宽度应不小于0.9m。根据图2示出的实施例,本申请中的第一直梯、第二直梯、第三直梯和第四直梯的宽度相同,其很好地满足了别墅中住户的双向通行需要和其它通行需要。楼体平台是与直梯部分相邻接的水平连接部分。根据位置的不同分为中间平台和楼层平台。中间平台的主要作用是楼梯转换方向和缓解人们上楼梯的坯料,故也常称为休息平台。楼层平台与楼层地面标高平齐,除起着中间平台的作用外,还用来分配从楼梯到达各层的人流,解决楼梯段转折的问题。在一个实施例中,楼层平台即较高楼层的水平地面,而中间平台即连接第一直梯、第二直梯、第三直梯和第四直梯的中间平台2。为使蝴蝶状楼梯整体美观,中间平台2的宽度应与第一直梯、第二直梯、第三直梯和第四直梯的宽度相等。中间平台2的水平高度可以调整,该水平高度可以是较低楼层至较高楼层的高度距离的30%-70%,在本实施例中,其是50%。在其它实施例中,中间平台2的水平高度可以是楼层之间高度距离的40%或30%,如家中有学步的幼童时。中间平台2的水平长度受到其宽度和水平高度的限制,当中间平台2的宽度和水平高度确定时,其水平长度也相应地确定。在某些实施例中,直梯11、12、13和14可以与中间平台2浇筑为一体,这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整体性好,刚度大,能适应各种楼梯间平面和楼梯形式,并充分发挥钢筋混凝土的可塑性。在其它实施例中,直梯11、12、13和14还可以与中间平台2拼接式地组装,其具有受气候影响小、质量易保证的优点。楼梯扶手是设置在梯节及平台边缘的安全保护构件,当梯段宽度不大时,可只在梯段临空面设置,当梯段宽度较大时,非临空面也应加设靠墙扶手。楼梯扶手包括栏杆和扶手,栏杆用于防止行人从楼梯跌落,扶手用于行人通行时抓握以提供支撑。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由于蝴蝶状楼梯可以配置为两侧临空,从而需要在直梯的左右两侧各布置上楼梯扶手,楼梯扶手的整体高度应大于0.9m。栏杆应由坚固耐久的材料制成,如钢筋外浇筑水泥的整体式结构,栏杆表面还可以雕饰或配置各类图案以实现更好的房间装饰效果。扶手应选用坚固、耐磨、光滑和美观的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实木、铜或者合金等。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别墅的蝴蝶状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包括:/n直梯(1),所述直梯(1)包括第一直梯(11)、第二直梯(12)、第三直梯(13)和第四直梯(14);和/n中间平台(2),/n其中,第一直梯(11)和第二直梯(12)从较低楼层向上延伸,第一直梯(11)和第二直梯(12)在同一水平高度下的相对距离随着高度的增高而减小,并且当其达到中间平台(2)的水平高度时,第一直梯(11)和第二直梯(12)停止延伸;/n其中,第三直梯(13)和第四直梯(14)从中间平台(2)向上延伸,第三直梯(13)和第四直梯(14)在同一水平高度下的相对距离随着高度的增高而增大,并且当其达到较高楼层的水平高度时,第三直梯(13)和第四直梯(14)停止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别墅的蝴蝶状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包括:
直梯(1),所述直梯(1)包括第一直梯(11)、第二直梯(12)、第三直梯(13)和第四直梯(14);和
中间平台(2),
其中,第一直梯(11)和第二直梯(12)从较低楼层向上延伸,第一直梯(11)和第二直梯(12)在同一水平高度下的相对距离随着高度的增高而减小,并且当其达到中间平台(2)的水平高度时,第一直梯(11)和第二直梯(12)停止延伸;
其中,第三直梯(13)和第四直梯(14)从中间平台(2)向上延伸,第三直梯(13)和第四直梯(14)在同一水平高度下的相对距离随着高度的增高而增大,并且当其达到较高楼层的水平高度时,第三直梯(13)和第四直梯(14)停止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蝴蝶状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平台(2)的高度是较低楼层至较高楼层的高度距离的30%-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蝴蝶状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平台(2)的宽度与直梯(1)的宽度相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宝家乡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