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109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9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收集箱和集雨板,收集箱设置在建筑屋顶上,集雨板包括固定板、调节板和防水布,固定板设置在收集箱的箱口处,固定板朝向背离收集箱竖直中心线方向向上倾斜,防水布的一端连接固定板,另一端连接调节板,固定板上连接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丝杠、导向杆、螺母块和调节杆,丝杠转动连接于固定板上,螺母块螺纹连接在丝杠上,导向杆设置在固定板上并贯穿螺母块,调节杆的一端连接螺母块,另一端连接调节板。本申请改善了无法对雨水进行收集再利用,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本申请涉及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理念是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城市住宅建设过程中,为了合理利用空间,通常会在建筑屋顶种植绿植,这种种植有绿植的屋顶被称为绿植屋顶,而屋顶绿植的浇灌通常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人们利用自来水进行浇灌,另一种是下雨时雨水浇灌。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下雨时,雨水只能在下雨的时间段内浇灌绿植,无法对雨水进行收集,再利用收集的雨水浇灌绿植,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无法对雨水进行收集再利用,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收集箱和集雨板,收集箱设置在建筑屋顶上,集雨板包括固定板、调节板和防水布,固定板设置在收集箱的箱口处,固定板朝向背离收集箱竖直中心线方向向上倾斜,防水布的一端连接固定板,另一端连接调节板,固定板上连接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丝杠、导向杆、螺母块和调节杆,丝杠转动连接于固定板上,螺母块螺纹连接在丝杠上,导向杆设置在固定板上并贯穿螺母块,调节杆的一端连接螺母块,另一端连接调节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前,转动丝杠,丝杠带动螺母块移动,螺母块通过调节杆带动调节板移动,从而改变调节板与固定板之间的距离,防水布被拉直,从而扩大雨水的收集范围,下雨时,部分雨水通过收集箱箱口直接进入到收集箱内被收集,还会有部分雨水掉落到集雨板上,再通过集雨板流入到收集箱内,完成对雨水的收集,在需要浇灌屋顶绿植时,将收集箱内的雨水取出对屋顶绿植进行浇灌,完成雨水的再利用,从而实现了对雨水进行收集再利用的目的,节约水资源。可选的,所述收集箱内侧壁靠近收集箱箱口的位置处连接有固定座,固定板与固定座铰接,所述收集箱外设有用于支撑固定板的支撑杆,固定板与调节板抵触时,固定板靠近固定座的侧壁与调节板远离固定板一侧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收集箱的宽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固定板与设置在收集箱内的固定座连接,在下雨时,掉落在固定板上的雨水能够直接流入到雨水收集箱内,避免固定板上的雨水流入到收集箱外,影响雨水的收集效果;另一方面,调节固定板与调节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固定板与调节板抵触,再转动集雨板,将集雨板转动至收集箱内,从而节省空间,为运输、储存和实用带来方便,若需要使用集雨板收集雨水,翻转集雨板,将集雨板从收集箱内翻转出来并向外倾斜,支撑杆抵触固定板,从而对固定板进行支撑,提高固定板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收集箱的四个内侧壁上,收集箱四个内侧壁上的固定座的位置高度不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能够使收集箱的四个侧壁上都连接集雨板,提高雨水的收集效率,另一方面,固定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不同,为收集箱四个侧壁上的集雨板放入到收集箱内带来方便。可选的,所述收集箱内还设有用于支撑集雨板的顶紧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紧杆的设置能够对转动至收集箱内的集雨板进行支撑,提高支撑板的稳定性。可选的,还包括浇灌装置,浇灌装置包括抽水管、出水管和水泵,抽水管的一端连接收集箱内部,另一端连接水泵,出水管的一端连接水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浇灌绿植时,启动水泵,水泵通过抽水管将收集箱内的雨水抽取至出水管内,再通过出水喷出,从而实现浇灌绿植的目的,与通过人工将雨水取出浇灌相比,节省人力、浇灌效率高。可选的,所述收集箱内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位于位置高度最低的固定座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能够对雨水进行过滤,减小了水泵被堵塞的可能性。可选的,建筑屋顶上连接有喷淋架,喷淋架上连接有喷淋管,出水管与喷淋管连接,喷淋管上设有若干个喷头,喷头的喷水方向朝向屋顶绿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通过若干个喷头喷出,能够增大浇灌范围,提高对雨水的利用率。可选的,所述喷淋管设置为两个,两个喷淋管之间通过第一软管连接,出水管为软管,出水管连接一个喷淋管,喷淋管与喷淋架滑动配合,喷淋架上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气缸、驱动带、驱动轮和弹簧,两个喷淋管上连接有连接条,驱动带的两端连接连接条,喷淋架上连接有安装板,驱动轮转动连接在安装板上,驱动带绕过驱动轮,弹簧的一端连接安装板,另一端连接靠近安装板的喷淋管上的连接条,气缸设置在喷淋架上,气缸的活塞杆连接远离安装板的喷淋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缩回时,气缸的活塞杆带动与其连接的喷淋管移动,喷淋管在移动时通过驱动带带动另一个喷淋管移动,两个喷淋管朝向相互背离方向移动,弹簧被压缩,当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时,连接弹簧的喷淋管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发生移动,连接气缸的喷淋管在气缸的推动下移动,两个喷淋管朝向相互靠近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喷淋管的往复移动,在喷淋管往复移动过程中,出水管内的雨水进入到两个喷淋管内,再通过喷淋管上的喷头喷出,实现大面积浇灌屋顶绿植的目的,浇灌范围更加广泛,对雨水的利用率更高。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下雨前,转动丝杠,丝杠带动螺母块移动,螺母块通过调节杆带动调节板移动,从而改变调节板与固定板之间的距离,防水布被拉直,从而扩大雨水的收集范围,下雨时,部分雨水通过收集箱箱口直接进入到收集箱内被收集,还会有部分雨水掉落到集雨板上,再通过集雨板流入到收集箱内,完成对雨水的收集,在需要浇灌屋顶绿植时,将收集箱内的雨水取出对屋顶绿植进行浇灌,完成雨水的再利用,从而实现了对雨水进行收集再利用的目的,节约水资源;2.固定板与设置在收集箱内的固定座连接,在下雨时,掉落在固定板上的雨水能够直接流入到雨水收集箱内,避免固定板上的雨水流入到收集箱外,影响雨水的收集效果;3.雨水通过若干个喷头喷出,能够增大浇灌范围,提高对雨水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浇灌装置与收集箱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固定座之间位置高度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集雨板与收集箱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集雨板收纳在收集箱内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集雨板与过滤网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喷头与屋顶绿植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喷淋管与喷淋架之间滑动关系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收集箱;2、种植箱;3、种植土;4、固定板;5、调节板;6、防水布;7、固定座;8、丝杠;9、导向杆;10、螺母块;11、调节杆;12、调节架;13、手轮;14、支撑杆;15、顶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箱(1)和集雨板,收集箱(1)设置在建筑屋顶(35)上,集雨板包括固定板(4)、调节板(5)和防水布(6),固定板(4)设置在收集箱(1)的箱口处,固定板(4)朝向背离收集箱(1)竖直中心线方向向上倾斜,防水布(6)的一端连接固定板(4),另一端连接调节板(5),固定板(4)上连接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丝杠(8)、导向杆(9)、螺母块(10)和调节杆(11),丝杠(8)转动连接于固定板(4)上,螺母块(10)螺纹连接在丝杠(8)上,导向杆(9)设置在固定板(4)上并贯穿螺母块(10),调节杆(11)的一端连接螺母块(10),另一端连接调节板(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箱(1)和集雨板,收集箱(1)设置在建筑屋顶(35)上,集雨板包括固定板(4)、调节板(5)和防水布(6),固定板(4)设置在收集箱(1)的箱口处,固定板(4)朝向背离收集箱(1)竖直中心线方向向上倾斜,防水布(6)的一端连接固定板(4),另一端连接调节板(5),固定板(4)上连接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丝杠(8)、导向杆(9)、螺母块(10)和调节杆(11),丝杠(8)转动连接于固定板(4)上,螺母块(10)螺纹连接在丝杠(8)上,导向杆(9)设置在固定板(4)上并贯穿螺母块(10),调节杆(11)的一端连接螺母块(10),另一端连接调节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1)内侧壁靠近收集箱(1)箱口的位置处连接有固定座(7),固定板(4)与固定座(7)铰接,所述收集箱(1)外设有用于支撑固定板(4)的支撑杆(14),固定板(4)与调节板(5)抵触时,固定板(4)靠近固定座(7)的侧壁与调节板(5)远离固定板(4)一侧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收集箱(1)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7)设置在收集箱(1)的四个内侧壁上,收集箱(1)四个内侧壁上的固定座(7)的位置高度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1)内还设有用于支撑集雨板的顶紧杆(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卫星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港城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