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卓然专利>正文

一种节能环保的智能小型建筑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1092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的智能小型建筑物,涉及建筑物技术领域,包括房屋,所述房屋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块导雨板,该节能环保的智能小型建筑物,通过设置有收集箱、通水管与滤板,本建筑物可以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以供人员进行使用,从而使得水资源的消耗减少,同时通过设置有清理辊、传动杆与导板,使得水流推动传动杆移动,从而使得传动杆带动清理辊转动,使得传动杆上的刷毛清理滤板上的堵塞物,清理辊转动带动传动杆将堵塞物通过导块移动至进入槽内部,然后通过导板移动至垃圾箱内部储存,从而防止跟随雨水进入过滤箱内部的杂物进入雨水收集机构内部,将雨水收集机构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的智能小型建筑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
,具体为一种节能环保的智能小型建筑物。
技术介绍
智能建筑是智能建筑技术和新兴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智能楼宇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与建筑艺术有机的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功能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现有的建筑物用雨水收集机构在收集雨水时,容易被随着雨水进入的杂质堵塞雨水收集机构,使得雨水收集机构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的智能小型建筑物,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种节能环保的智能小型建筑物,包括房屋,所述房屋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块导雨板,所述房屋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垃圾箱,所述过滤箱内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收集箱通过进水口与过滤箱内部连通,所述进水管内腔且位于进水口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清理辊,所述清理辊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远离清理辊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刷毛,所述过滤箱内腔且位于进水管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滤板,所述滤板顶部且位于清理辊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块,所述导块的一端与进水管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板,所述进水管的两侧且位于导板的上方均开设有进入槽,所述过滤箱的两侧均开设有输入槽,所述输入槽的一端均延伸至垃圾箱内部,所述导板的一端均穿过输入槽并延伸至垃圾箱内部,所述过滤箱的底部开设有下漏槽,所述过滤箱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通水管,所述固定箱内腔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通水管的一端均延伸至固定箱内部并与储水箱内部连通,所述固定箱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且第一水泵位于储水箱的下方,所述第一水泵的吸液端与储水箱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液端固定连接有三通,所述三通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房屋内部。可选的,所述固定箱内腔且位于第一水泵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化粪箱,所述固定箱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泵,所述第一气泵的吸气端与化粪箱内部连通。可选的,所述房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水管,所述下水管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箱内部并与化粪箱内部连通,所述固定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焚烧炉,所述第一气泵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焚烧炉内部连通,所述固定箱内部且位于焚烧炉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气泵,所述第二气泵的吸气端与焚烧炉内部连通,所述第二气泵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箱,所述进气箱内腔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进气箱的下方并固定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固定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工作端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可选的,所述进气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二输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加热套,所述三通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通阀,所述连通阀的一端与加热套内部连通。可选的,所述房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检测柱,所述检测柱的一端延伸至房屋内部,所述检测柱内部开设有两个检测槽,其中一个所述检测槽位于房屋内部,另一个所述检测槽位于房屋的外部,所述检测槽内腔均滑动连接有检测板,所述检测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移动柱,所述检测槽内腔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均与检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检测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轻触开关,所述轻触开关位于房屋的外侧。可选的,所述固定箱内腔且位于三通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吸水端与加热套内部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液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穿过固定箱并延伸至房屋的内部,所述房屋内部固定连接有暖气片,所述排水管的一端并与暖气片内部连通。可选的,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净化设备,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箱的上方并与净化设备内部连通。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的智能小型建筑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节能环保的智能小型建筑物,通过设置有收集箱、通水管与滤板,本建筑物可以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以供人员进行使用,从而使得水资源的消耗减少,同时通过设置有清理辊、传动杆与导板,使得水流推动传动杆移动,从而使得传动杆带动清理辊转动,使得传动杆上的刷毛清理滤板上的堵塞物,清理辊转动带动传动杆将堵塞物通过导块移动至进入槽内部,然后通过导板移动至垃圾箱内部储存,从而防止跟随雨水进入过滤箱内部的杂物进入雨水收集机构内部,将雨水收集机构堵塞。2、该节能环保的智能小型建筑物,通过设置有轻触开关、加热套与出气管,检测板的一侧与轻触开关的检测端相接触,此时连通阀打开,此时输水管内的水通过连通阀流入加热套内部,通过出气管输送的高温废气对加热套内部的水进行加热,然后第二水泵的吸液端将加热套内的热水吸入,然后第二水泵的出液端将热水排入排水管内部,然后输入至暖气片内部对房屋内部升温,从而使得本建筑物能够自动在天气较冷的情况下,将热水输入至暖气片内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加热套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检测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过滤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房屋侧视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3的A处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3的B处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图3的C处放大图。图中:1、房屋;2、固定箱;3、收集箱;4、过滤箱;5、进水口;6、进水管;7、清理辊;8、传动杆;9、导块;10、进入槽;11、滤板;12、输入槽;13、导板;14、垃圾箱;15、下漏槽;16、通水管;17、储水箱;18、第一水泵;19、输水管;20、三通;21、出水管;22、下水管;23、化粪箱;24、第一气泵;25、连通管;26、焚烧炉;27、第二气泵;28、第一输气管;29、进气箱;30、转动杆;31、扇叶;32、主动齿轮;33、发电机;34、从动齿轮;35、第二输气管;36、出气管;37、加热套;38、连通阀;39、第二水泵;40、排水管;41、净化设备;42、暖气片;43、导雨板;44、检测柱;45、检测槽;46、复位弹簧;47、检测板;48、移动柱;49、轻触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的智能小型建筑物,包括房屋1,房屋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2,固定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块导雨板43,房屋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收集箱3,收集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箱4,过滤箱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环保的智能小型建筑物,包括房屋(1),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2),所述固定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块导雨板(43),所述房屋(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收集箱(3),所述收集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箱(4),所述过滤箱(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垃圾箱(14),所述过滤箱(4)内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6),所述过滤箱(4)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5),所述收集箱(3)通过进水口(5)与过滤箱(4)内部连通,所述进水管(6)内腔且位于进水口(5)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清理辊(7),所述清理辊(7)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杆(8),所述传动杆(8)远离清理辊(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刷毛,所述过滤箱(4)内腔且位于进水管(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滤板(11),所述滤板(11)顶部且位于清理辊(7)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块(9),所述导块(9)的一端与进水管(6)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板(13),所述进水管(6)的两侧且位于导板(13)的上方均开设有进入槽(10),所述过滤箱(4)的两侧均开设有输入槽(12),所述输入槽(12)的一端均延伸至垃圾箱(14)内部,所述导板(13)的一端均穿过输入槽(12)并延伸至垃圾箱(14)内部,所述过滤箱(4)的底部开设有下漏槽(15),所述过滤箱(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通水管(16),所述固定箱(2)内腔固定连接有储水箱(17),所述通水管(16)的一端均延伸至固定箱(2)内部并与储水箱(17)内部连通,所述固定箱(2)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18),且第一水泵(18)位于储水箱(17)的下方,所述第一水泵(18)的吸液端与储水箱(17)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水泵(18)的出液端固定连接有三通(20),所述三通(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21),所述出水管(21)的一端延伸至房屋(1)内部;/n所述固定箱(2)内腔且位于第一水泵(18)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化粪箱(23),所述固定箱(2)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泵(24),所述第一气泵(24)的吸气端与化粪箱(23)内部连通;所述房屋(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水管(22),所述下水管(22)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箱(2)内部并与化粪箱(23)内部连通,所述固定箱(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焚烧炉(26),所述第一气泵(24)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连通管(25),所述连通管(25)与焚烧炉(26)内部连通,所述固定箱(2)内部且位于焚烧炉(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气泵(27),所述第二气泵(27)的吸气端与焚烧炉(26)内部连通,所述第二气泵(27)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气管(28),所述第一输气管(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箱(29),所述进气箱(29)内腔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0),所述转动杆(3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叶(31),所述转动杆(30)的一端延伸至进气箱(29)的下方并固定套接有主动齿轮(32),所述固定箱(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发电机(33),所述发电机(33)的工作端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34),所述主动齿轮(32)与从动齿轮(34)啮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的智能小型建筑物,包括房屋(1),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2),所述固定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块导雨板(43),所述房屋(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收集箱(3),所述收集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箱(4),所述过滤箱(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垃圾箱(14),所述过滤箱(4)内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6),所述过滤箱(4)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5),所述收集箱(3)通过进水口(5)与过滤箱(4)内部连通,所述进水管(6)内腔且位于进水口(5)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清理辊(7),所述清理辊(7)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杆(8),所述传动杆(8)远离清理辊(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刷毛,所述过滤箱(4)内腔且位于进水管(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滤板(11),所述滤板(11)顶部且位于清理辊(7)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块(9),所述导块(9)的一端与进水管(6)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板(13),所述进水管(6)的两侧且位于导板(13)的上方均开设有进入槽(10),所述过滤箱(4)的两侧均开设有输入槽(12),所述输入槽(12)的一端均延伸至垃圾箱(14)内部,所述导板(13)的一端均穿过输入槽(12)并延伸至垃圾箱(14)内部,所述过滤箱(4)的底部开设有下漏槽(15),所述过滤箱(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通水管(16),所述固定箱(2)内腔固定连接有储水箱(17),所述通水管(16)的一端均延伸至固定箱(2)内部并与储水箱(17)内部连通,所述固定箱(2)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18),且第一水泵(18)位于储水箱(17)的下方,所述第一水泵(18)的吸液端与储水箱(17)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水泵(18)的出液端固定连接有三通(20),所述三通(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21),所述出水管(21)的一端延伸至房屋(1)内部;
所述固定箱(2)内腔且位于第一水泵(18)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化粪箱(23),所述固定箱(2)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泵(24),所述第一气泵(24)的吸气端与化粪箱(23)内部连通;所述房屋(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水管(22),所述下水管(22)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箱(2)内部并与化粪箱(23)内部连通,所述固定箱(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焚烧炉(26),所述第一气泵(24)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连通管(25),所述连通管(25)与焚烧炉(26)内部连通,所述固定箱(2)内部且位于焚烧炉(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气泵(27),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协全蔡明
申请(专利权)人:陈卓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