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水踏专利>正文

一种捻线绕纱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101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捻线绕纱机器人,其结构包括:捻线针架、绕纱轴推筒架、夹轴电机箱、工控面板、把手提拉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运用捻线针架与绕纱轴推筒架相配合,通过捻线针帽杆在工字斜面筒的斜导线端形成压纱轴柱帽轴动性内撑架和轴压操作效果,保障排线均衡且避免缠绕打结,形成通过捻线针帽杆由外向内引入筛选捻线操作效果,提升工字斜面筒的绕纱频率和机动性,保障灵活调整纱线缠绕的厚薄程度,也避免绕线卡壳现象,提升一体化机器人设备工作的流畅度和提速操作效果,高效养护纱线提升存放和收纳整齐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捻线绕纱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捻线绕纱机器人,属于机器人领域。
技术介绍
捻线绕纱的机器人设备是根据喂纱机架和针架形成输送纱线持续绕阻叠厚纱线的操作效果,从而保障机器人梳理绕纱的稳固性和高效性,保障自动化防止生产承接绕纱与送纱的稳定性,目前技术公用的待优化的缺点有:捻线针架配合绕纱线筒会由于牵引的线纱交替缠绕形成牵引线端内移绕阻和向外延展的操作现象,致使后续线端打结和绕纱卡壳情况,影响送纱喂纱的进度也滞缓工作周期,需要梳理缠绕打结的纱线,也因为绕纱机器人的操作频率过快,从而致使劳动力二次消耗整理,让半自动化绕纱操作缓慢且混线频率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捻线绕纱机器人,以解决捻线针架配合绕纱线筒会由于牵引的线纱交替缠绕形成牵引线端内移绕阻和向外延展的操作现象,致使后续线端打结和绕纱卡壳情况,影响送纱喂纱的进度也滞缓工作周期,需要梳理缠绕打结的纱线,也因为绕纱机器人的操作频率过快,从而致使劳动力二次消耗整理,让半自动化绕纱操作缓慢且混线频率过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捻线绕纱机器人,其结构包括:捻线针架、绕纱轴推筒架、夹轴电机箱、工控面板、把手提拉杆,所述绕纱轴推筒架与夹轴电机箱机械连接,所述捻线针架安装于绕纱轴推筒架的左上角并且相互平行,所述工控面板紧贴于夹轴电机箱的顶面上并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把手提拉杆与夹轴电机箱插嵌在一起并且相互垂直,所述绕纱轴推筒架安设在夹轴电机箱的前侧并且轴心共线,所述绕纱轴推筒架设有压纱轴柱帽、工字斜面筒、轴杆体,所述压纱轴柱帽安装于工字斜面筒的底部下并且轴心共线,所述压纱轴柱帽与工字斜面筒嵌套成一体,所述轴杆体插嵌在工字斜面筒的顶部上并且处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工字斜面筒与夹轴电机箱机械连接。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纱轴柱帽由球囊帽块、压扣轴块组成,所述球囊帽块安装于压扣轴块的顶部上,所述球囊帽块与压扣轴块嵌套在一起并且轴心共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囊帽块由推杆扁囊帽、凹型槽块组成,所述推杆扁囊帽安装于凹型槽块的顶部上,所述推杆扁囊帽与凹型槽块扣合在一起并且轴心共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字斜面筒由夹套内筒槽、斜面转筒组成,所述夹套内筒槽安装于斜面转筒的内部,所述夹套内筒槽与斜面转筒嵌套成一体并且轴心共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套内筒槽由撑架柱块、翅片板内筒组成,所述撑架柱块安装于翅片板内筒的内部,所述撑架柱块与翅片板内筒采用过盈配合并且相互垂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捻线针架由夹架针管、捻线针帽杆组成,所述夹架针管安装于捻线针帽杆的顶部上,所述夹架针管与捻线针帽杆插嵌在一起并且轴心共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架针管由窄夹板架、插针管座组成,所述窄夹板架安装于插针管座的内部,所述窄夹板架与插针管座嵌套成一体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轴电机箱由夹轴束套筒、电机机箱组成,所述夹轴束套筒安装于电机机箱的内部,所述夹轴束套筒通过电机与电机机箱机械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轴束套筒由夹轴瓣座块、束套筒组成,所述夹轴瓣座块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安装于束套筒的左右两侧,所述夹轴瓣座块与束套筒插嵌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杆扁囊帽为双推杆插接扁平椭球囊的复合帽槽结构,方便上下顶压适配延展绕纱形成内压收束规整纱线的操作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撑架柱块为左右宽中间窄呈通道型的柱块结构,方便横撑垫护形成中隔绕纱防挤压的操作效果,提升绕纱均质受压垫护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窄夹板架为左右带柱板短距离适配窄端垫块的夹架座结构,方便穿针加固高效适配捻线形成牵开线端检测串绕连续性的操作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轴瓣座块为柱板带弧瓣座中隔罩槽的复合夹轴座结构,方便对夹轴动防脱扣适配回转插接电机自主机械绕纱高效操作。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捻线绕纱机器人,工作人员将纱线架护在捻线针架的夹架针管与捻线针帽杆端,通过窄夹板架与插针管座水平架线稳定适配绕纱轴推筒架的轴杆体插接夹轴电机箱配合工控面板操作回转,让设备对接压纱轴柱帽的压扣轴块牵引球囊帽块的推杆扁囊帽与凹型槽块压线回转防顶压积线缠绕,再通过工字斜面筒的夹套内筒槽在斜面转筒内适配绕线收束通过撑架柱块与翅片板内筒形成抗压弹性卸荷绕阻的操作效果,保障捻线绕纱机器人的自主一体化收卷纱线物料防缠绕均衡操作效果。本专利技术操作后可达到的优点有:运用捻线针架与绕纱轴推筒架相配合,通过捻线针帽杆在工字斜面筒的斜导线端形成压纱轴柱帽轴动性内撑架和轴压操作效果,保障排线均衡且避免缠绕打结,形成通过捻线针帽杆由外向内引入筛选捻线操作效果,提升工字斜面筒的绕纱频率和机动性,保障灵活调整纱线缠绕的厚薄程度,也避免绕线卡壳现象,提升一体化机器人设备工作的流畅度和提速操作效果,高效养护纱线提升存放和收纳整齐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的附图作详细地介绍,以此让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捻线绕纱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捻线针架与绕纱轴推筒架详细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绕纱轴推筒架与夹轴电机箱详细的俯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绕纱轴推筒架、压纱轴柱帽、工字斜面筒详细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夹架针管工作状态的俯视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夹轴束套筒工作状态的俯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球囊帽块工作状态的俯视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夹套内筒槽工作状态的俯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捻线针架-1、绕纱轴推筒架-2、夹轴电机箱-3、工控面板-4、把手提拉杆-5、压纱轴柱帽-2A、工字斜面筒-2B、轴杆体-2C、球囊帽块-2A1、压扣轴块-2A2、推杆扁囊帽-2A11、凹型槽块-2A12、夹套内筒槽-2B1、斜面转筒-2B2、撑架柱块-2B11、翅片板内筒-2B12、夹架针管-11、捻线针帽杆-12、窄夹板架-111、插针管座-112、夹轴束套筒-31、电机机箱-32、夹轴瓣座块-311、束套筒-31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捻线绕纱机器人,其结构包括:捻线针架1、绕纱轴推筒架2、夹轴电机箱3、工控面板4、把手提拉杆5,所述绕纱轴推筒架2与夹轴电机箱3机械连接,所述捻线针架1安装于绕纱轴推筒架2的左上角并且相互平行,所述工控面板4紧贴于夹轴电机箱3的顶面上并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把手提拉杆5与夹轴电机箱3插嵌在一起并且相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捻线绕纱机器人,其结构包括:捻线针架(1)、绕纱轴推筒架(2)、夹轴电机箱(3)、工控面板(4)、把手提拉杆(5),其特征在于:/n所述绕纱轴推筒架(2)与夹轴电机箱(3)机械连接,所述捻线针架(1)安装于绕纱轴推筒架(2)的左上角,所述工控面板(4)紧贴于夹轴电机箱(3)的顶面上,所述把手提拉杆(5)与夹轴电机箱(3)插嵌在一起,所述绕纱轴推筒架(2)安设在夹轴电机箱(3)的前侧;/n所述绕纱轴推筒架(2)设有压纱轴柱帽(2A)、工字斜面筒(2B)、轴杆体(2C);/n所述压纱轴柱帽(2A)安装于工字斜面筒(2B)的底部下,所述压纱轴柱帽(2A)与工字斜面筒(2B)嵌套成一体,所述轴杆体(2C)插嵌在工字斜面筒(2B)的顶部上,所述工字斜面筒(2B)与夹轴电机箱(3)机械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捻线绕纱机器人,其结构包括:捻线针架(1)、绕纱轴推筒架(2)、夹轴电机箱(3)、工控面板(4)、把手提拉杆(5),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纱轴推筒架(2)与夹轴电机箱(3)机械连接,所述捻线针架(1)安装于绕纱轴推筒架(2)的左上角,所述工控面板(4)紧贴于夹轴电机箱(3)的顶面上,所述把手提拉杆(5)与夹轴电机箱(3)插嵌在一起,所述绕纱轴推筒架(2)安设在夹轴电机箱(3)的前侧;
所述绕纱轴推筒架(2)设有压纱轴柱帽(2A)、工字斜面筒(2B)、轴杆体(2C);
所述压纱轴柱帽(2A)安装于工字斜面筒(2B)的底部下,所述压纱轴柱帽(2A)与工字斜面筒(2B)嵌套成一体,所述轴杆体(2C)插嵌在工字斜面筒(2B)的顶部上,所述工字斜面筒(2B)与夹轴电机箱(3)机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捻线绕纱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纱轴柱帽(2A)由球囊帽块(2A1)、压扣轴块(2A2)组成,所述球囊帽块(2A1)安装于压扣轴块(2A2)的顶部上,所述球囊帽块(2A1)与压扣轴块(2A2)嵌套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捻线绕纱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帽块(2A1)由推杆扁囊帽(2A11)、凹型槽块(2A12)组成,所述推杆扁囊帽(2A11)安装于凹型槽块(2A12)的顶部上,所述推杆扁囊帽(2A11)与凹型槽块(2A12)扣合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捻线绕纱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斜面筒(2B)由夹套内筒槽(2B1)、斜面转筒(2B2)组成,所述夹套内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水踏
申请(专利权)人:陈水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