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下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79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下料设备,包括下机架,第一流水线,其安装于下机架上方,第一流水线的进料端设置有扫码组件;第二流水线,其与第一流水线相接;动力缓存线,其设置于下机架内部,动力缓存线包括若干第三流水线,第三流水线由流线固定座拼接成组;搬运机构,其安装于动力缓存线的进料端,搬运机构与任一条第三流水线对接;上料机构,其支撑于第一流水线出料端上方,上料机构连接第一流水线与第二流水线和搬运机构;无动力料车,其与动力缓存线对接,无动力料车包括安装有车轮的车架以及设置在车架内的无动力流水线,无动力流水线与第三流水线一一对应且通过对接组件连接驱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实现自动下料,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下料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
,尤其是指一种检测下料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成本的增加以及自动化行业的兴起,自动化设备的广泛使用已成为无可替代的趋势。对于载具流转过程中的,由于产品的组装完毕后,需要对载具进行下料,通过人工逐次的拿取,浪费时间,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危险程度,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需要利用自动化设备进行完成此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人工对载具下料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检测下料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下料设备,包括下机架,以及第一流水线,其安装于所述下机架上方,所述第一流水线的进料端设置有扫码组件;第二流水线,其与所述第一流水线相接;动力缓存线,其设置于所述下机架内部,所述动力缓存线包括若干第三流水线,所述第三流水线由流线固定座拼接成组;搬运机构,其安装于所述动力缓存线的进料端,所述搬运机构与任一条所述第三流水线对接;上料机构,其支撑于所述第一流水线出料端上方,所述上料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流水线与第二流水线和搬运机构;无动力料车,其与所述动力缓存线对接,所述无动力料车包括安装有车轮的车架以及设置在车架内的无动力流水线,所述无动力流水线与所述第三流水线一一对应且通过对接组件连接驱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水线垂直于所述第三流水线的输送方向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流水线与所述第一流水线并排设置且输送方向相反,所述上料机构支撑于所述第一流水线和第二流水线上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架对接所述动力缓存线的一侧面下方设置有定位环,所述下机架内对应位置设置有插入所述定位环的销钉,所述车架下部两侧设置有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滚轮固定块,导向滚轮通过安装轴安装于所述滚轮固定块下方,所述下机架内两侧相对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滚轮配合的导向钣金。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接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三流水线连接的动力机构及与所述无动力流水线连接的从动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三流水线侧边的滑轨固定板,对接气缸设置于所述滑轨固定板一端,所述对接气缸连接有电机连接板,所述滑轨固定板另一端安装有导向滑轨,所述电机连接板与所述导向滑轨相连,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电机连接板连接驱动齿轮,所述从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无动力流水线的转轴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对接气缸推动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流水线出料端两侧设置有阻挡组件,所述阻挡组件包括挡料杆和挡料气缸,所述挡料气缸推动所述挡料杆相对插入所述第三流水线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料气缸垂直于所述第三流水线的输送平面设置,所述挡料气缸连接有楔形阻挡块,所述挡料杆端部设置有与所述阻挡块配合的阻挡头,所述第三流水线侧边安装有导向块,所述挡料杆另一端插入所述导向块的导向孔内,所述阻挡头与导向块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搬运机构包括沿所述第三流水线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X轴平移模组、沿所述搬运机构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Z轴平移模组,以及沿所述搬运机构输送方向设置的第一过渡流线,所述第一过渡流线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组立板,所述立板顶部向端部延伸有过渡支架,所述立板顶部至过渡支架上设置有一排转动轮,所述转动轮由第一过渡电机驱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包括龙门支架、第二Y轴平移模组、第二Z轴平移模组和夹爪组件,所述第二Y轴平移模组安装于所述龙门支架上,所述第二Z轴平移模组与所述第二Y轴平移模组相连,所述夹爪组件通过旋转平台与所述第二Z轴平移模组相连。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爪组件包括与所述旋转平台相连的气缸安装板、固定在所述气缸安装板上的夹紧气缸以及与所述夹紧气缸相连的夹板,两所述夹板之间设置有拨正销安装板,所述拨正销安装板两端与所述气缸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拨正销安装板上对应物料端部的位置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拨正销安装板下表面设置有与物料外形匹配的拨正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爪组件并排设置有两个,两所述气缸安装板与拨正销安装板均为一体化设置,所述拨正销安装板中部通过加强柱与所述气缸安装板相连。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下料设备结构紧凑,能够对物料进行转运,实现物料的自动化下料。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无动力料车与动力缓存线对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对接组件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阻挡组件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搬运机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夹爪组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检测下料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下料设备包括下机架10,以及第一流水线20,其安装于所述下机架10上方,所述第一流水线20的进料端设置有扫码组件21;物料转送至第一流水线20,通过扫码组件21扫码判断物料类型,决定物料的转运。第二流水线30,其与所述第一流水线20相接;将第一流水线20上的不合格产品输出。为节约空间,且方便物料的转运,本实施例中的动力缓存线40,其设置于所述下机架10内部,所述动力缓存线40包括若干第三流水线41,所述第三流水线41由流线固定座42拼接成货架;从而动力缓存线40能够缓存大量物料,第一流水线20上的合格产品被送入动力缓存线40聚集、缓存,物料聚集在下机架10内部,形成对物料的保护。由于第三流水线41设置有多排多列,因此本实施例中设置搬运机构50,其安装于所述动力缓存线40的进料端,所述搬运机构50与任一条所述第三流水线41对接;通过与第三流水线41的对接,搬运机构50将加工完成的单个物料送至动力缓存线40存储,实现将散装物料聚集。为实现物料的多向转运,本实施例设置上料机构60,其支撑于所述第一流水线20出料端上方,所述上料机构60连接所述第一流水线20与第二流水线30和搬运机构50。当动力缓存线40内装满物料后,需要将物料送走的转移机构,由于转移机构持续移动,不便连接电力驱动,因此本实施例中设置无动力料车70,其与所述动力缓存线40对接,所述无动力料车70包括安装有车轮的车架72以及设置在车架72内的无动力流水线71,所述无动力流水线71与所述第三流水线41一一对应且通过对接组件连接、驱动。由于动力缓存线40设置于下机架10内,高度低,因此方便与无动力料车70配合。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物料进入第一流水线20,扫码组件21扫描物料上的标签,将获取的物料分类告知上料机构60。上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机架,以及/n第一流水线,其安装于所述下机架上方,所述第一流水线的进料端设置有扫码组件;/n第二流水线,其与所述第一流水线相接;/n动力缓存线,其设置于所述下机架内部,所述动力缓存线包括若干第三流水线,所述第三流水线由流线固定座拼接成组;/n搬运机构,其安装于所述动力缓存线的进料端,所述搬运机构与任一条所述第三流水线对接;/n上料机构,其支撑于所述第一流水线出料端上方,所述上料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流水线与第二流水线和搬运机构;/n无动力料车,其与所述动力缓存线对接,所述无动力料车包括安装有车轮的车架以及设置在车架内的无动力流水线,所述无动力流水线与所述第三流水线一一对应且通过对接组件连接驱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机架,以及
第一流水线,其安装于所述下机架上方,所述第一流水线的进料端设置有扫码组件;
第二流水线,其与所述第一流水线相接;
动力缓存线,其设置于所述下机架内部,所述动力缓存线包括若干第三流水线,所述第三流水线由流线固定座拼接成组;
搬运机构,其安装于所述动力缓存线的进料端,所述搬运机构与任一条所述第三流水线对接;
上料机构,其支撑于所述第一流水线出料端上方,所述上料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流水线与第二流水线和搬运机构;
无动力料车,其与所述动力缓存线对接,所述无动力料车包括安装有车轮的车架以及设置在车架内的无动力流水线,所述无动力流水线与所述第三流水线一一对应且通过对接组件连接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水线垂直于所述第三流水线的输送方向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流水线与所述第一流水线并排设置且输送方向相反,所述上料机构支撑于所述第一流水线和第二流水线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对接所述动力缓存线的一侧面下方设置有定位环,所述下机架内对应位置设置有插入所述定位环的销钉,所述车架下部两侧设置有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滚轮固定块,导向滚轮通过安装轴安装于所述滚轮固定块下方,所述下机架内两侧相对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滚轮配合的导向钣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三流水线连接的动力机构及与所述无动力流水线连接的从动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三流水线侧边的滑轨固定板,对接气缸设置于所述滑轨固定板一端,所述对接气缸连接有电机连接板,所述滑轨固定板另一端安装有导向滑轨,所述电机连接板与所述导向滑轨相连,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电机连接板连接驱动齿轮,所述从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无动力流水线的转轴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对接气缸推动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祥哲刘治渊陆宏偲武强金林根凌子冯
申请(专利权)人: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