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应用于弹道发射的尾座式无人飞行平台及发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弹道发射的尾座式无人飞行平台及发射方法,属于航空
技术介绍
尾坐式无人机的推力方向固定在机身纵轴上,采用机尾坐地式起飞,达到一定高度后转入平飞,降落时先爬升并机头向上,随后减小推力垂直降落。在实现推力换向时,推力和机身同步转动。弹道发射无人机作为目前的热点军事技术之一,有一定数量成熟的弹道发射无人机已经投入使用,但多为采用固定翼和旋翼类型的巡飞弹,导致类似构型的无人机均具有一定的功能局限性。现有技术中,公开号CN110040256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组合式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平台,由加油机、任务机、连接机构、输油管组成。连接机构两端分别与加油机和任务机的机身或机翼连接,可以传递力、力矩,使得加油机和任务机相对位置、姿态保持不变。输油管从连接机构中穿过,两端分别连接加油机和任务机的油箱,用于传输燃油。加油机和任务机均为尾坐式垂直起降飞机,组合垂直起飞,然后协同转入平飞,加油机通过输油管把燃油输送给任务机,完成加油任务后,加油机与任务机分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应用于弹道发射的尾座式无人飞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护送机,在护送机四周对称环设至少四架任务机,且任务机的架数为偶数,每架任务机通过连接机构与护送机连接形成飞行平台本体;/n每个所述任务机包括任务机机身本体,任务机机身本体上对称安装机翼,在任务机机身本体的顶端安装动力系统, 每个机翼相对护送机的一侧均铰接支撑杆,机翼的另一侧铰接尾撑杆的一端,每根尾撑杆的另一端均固定尾撑垂直尾翼,两个尾撑垂直尾翼之间固定尾撑水平尾翼;机翼靠近尾撑水平尾翼的位置安装任务机升降舵;/n所述的护送机包括护送机机身本体,其呈十字结构布设,在护送机机身本体的顶端安装动力装置,在十字结构的每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应用于弹道发射的尾座式无人飞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护送机,在护送机四周对称环设至少四架任务机,且任务机的架数为偶数,每架任务机通过连接机构与护送机连接形成飞行平台本体;
每个所述任务机包括任务机机身本体,任务机机身本体上对称安装机翼,在任务机机身本体的顶端安装动力系统,每个机翼相对护送机的一侧均铰接支撑杆,机翼的另一侧铰接尾撑杆的一端,每根尾撑杆的另一端均固定尾撑垂直尾翼,两个尾撑垂直尾翼之间固定尾撑水平尾翼;机翼靠近尾撑水平尾翼的位置安装任务机升降舵;
所述的护送机包括护送机机身本体,其呈十字结构布设,在护送机机身本体的顶端安装动力装置,在十字结构的每个径向部分均安装方向舵以及升降舵,十字结构内部为连通的镂空部分,镂空部分形成物资存放处;护送机机身本体与连接机构的传输端口连接实现传输功能;
还包括发射装置,飞行平台本体在发射前布设在发射装置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应用于弹道发射的尾座式无人飞行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机翼上安装尾撑杆驱动装置和支撑杆驱动装置,尾撑杆驱动装置匹配尾撑杆,支撑杆驱动装置匹配支撑杆;
当飞行平台本体由发射装置处分离,尾撑杆驱动装置驱动尾撑杆,支撑杆驱动装置驱动支撑杆,以使尾撑杆、支撑杆向机翼方向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应用于弹道发射的尾座式无人飞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撑杆以及支撑杆均包括连接部分和铰接部分,尾撑杆的连接部分用于连接匹配的尾撑水平尾翼,尾撑杆的铰接部分用于铰接机翼;
支撑杆的连接部分用于将任务机支撑于地面,支撑杆的铰接部分与机翼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应用于弹道发射的尾座式无人飞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装置包括发射筒,其靠近筒口位置安装发射筒前支架连接支耳,发射筒前支架的一端与发射筒前支架连接支耳铰接,发射筒前支架的另一端与发射筒前固定座铰接;
在发射筒的底部固定发射筒后支架的一端,发射筒后支架的另一端与发射筒后固定座铰接;
发射筒前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一明,齐浩,朱瑜清,彭佳淇,魏小辉,聂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飞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