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串并混联式起落架的机尾坐立式垂直起降飞行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
,涉及一种机尾坐立式垂直起降飞行器,涉及一种采用串并混联式起落架的机尾坐立式垂直起降飞行器。
技术介绍
机尾坐立式飞行器的推力方向固定在机身纵轴上,采用机尾坐地式起飞,达到一定高度后转入平飞,降落时先爬升并机头向上,随后减小推力垂直降落。在实现推力换向时,推力和机身同步转动。机尾坐立式飞行器作为国内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研究领域的热门方向,随已有数十年的研究历史,截至目前仍有部分关键问题没有解决,尚未形成成熟的型号,机尾坐立式飞行器由于机身竖立,其起降稳定性较差,而目前已推出的试验机或民用机均采用的固定起落架,对于陆空两用的具备地面移动能力的起落架技术的开发更是较为空白,起降约束已经成为制约机尾坐立式飞行器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技术中,公开号CN109911182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尾坐式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可收放尾撑起落架,由尾坐式垂直起降飞行器、主起落架、尾撑、支撑杆、尾撑驱动机构、支撑杆驱动机构组成,尾撑支撑机构和支撑杆驱动机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串并混联式起落架的机尾坐立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机翼(2)、动力系统(3)、串联式二段起落架(4)和并联式二自由度起落架(5);/n所述串联式二段起落架(4)和并联式二自由度起落架(5)对称设置在机翼(2)的上下两侧,所述串联式二段起落架(4)和并联式二自由度起落架(5)均分为两个单组且对称安装在机身(1)左右两侧的机翼(2)上;/n所述串联式二段起落架(4)的单组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支撑杆控制系统(401)、第一支撑杆(402)、第一尾撑杆控制系统(403)和第一尾撑杆(404);所述第一支撑杆控制系统(401)安装在机翼(2)一侧,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串并混联式起落架的机尾坐立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机翼(2)、动力系统(3)、串联式二段起落架(4)和并联式二自由度起落架(5);
所述串联式二段起落架(4)和并联式二自由度起落架(5)对称设置在机翼(2)的上下两侧,所述串联式二段起落架(4)和并联式二自由度起落架(5)均分为两个单组且对称安装在机身(1)左右两侧的机翼(2)上;
所述串联式二段起落架(4)的单组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支撑杆控制系统(401)、第一支撑杆(402)、第一尾撑杆控制系统(403)和第一尾撑杆(404);所述第一支撑杆控制系统(401)安装在机翼(2)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杆控制系统(401)和第一尾撑杆控制系统(403)用于调整串联式二段起落架(4)与机身(1)之间的相对角度及形态;
所述并联式二自由度起落架(5)的单组包括第二支撑杆控制系统(501)、两个第二支撑杆(502)、两个第二尾撑杆控制系统(503)、两个第二尾撑杆(504)、一个尾撑垂直尾翼(505)和一个尾撑水平尾翼(506),所述第二支撑杆控制系统(501)安装在机翼(2)另一侧,所述两个第二支撑杆(502)的顶端通过第二支撑杆控制系统(501)与机翼(2)铰接、末端分别设有第二尾撑杆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小辉,齐浩,彭一明,聂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飞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