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固态树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0538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溶解固态树脂的方法,包括:将用于溶解固态树脂的溶剂的一部分加入溶解釜内;对溶解釜内的溶剂进行搅动,使得溶剂在溶解釜内旋转翻滚并在溶解釜的加料口下方形成相对负压;形成相对负压后,将固态树脂经加料口加入溶解釜内,并对溶解釜内的溶剂和固态树脂进行稳速搅动;稳速搅动的同时,将溶剂的另一部分经加料口加入溶解釜内;然后对溶解釜内的溶剂和固态树脂进行高速搅动;对溶解釜内的溶剂和固态树脂进行高速搅动以使固态树脂完全溶解,然后停止搅动并将溶解釜内的树脂溶液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在溶解固态树脂的过程中安全、可靠,溶解时间短,溶解过程中不会出现树脂结团现象,树脂溶液的浓度不会发生变化,保证后续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溶解固态树脂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碳制品
,特别涉及一种电碳制品行业中作为粘接剂材料的固态树脂溶解的方法。
技术介绍
固态树脂是利用有机单体工业合成的有机物,通过添加填充物浓缩的方式获得固态有机材料;因其性能稳定,便于长途运输,长时间储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电工用电碳制品行业便是其中之一。在电碳制品行业里,固态树脂作为材料制作中粘接剂使用的一种功能材料,其本体固态条件下容易结团成块,在直接加入到生产中,则出现分散不均,造成批量产品报废事故;为了让这些固态树脂均匀地分散到材料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树脂由固态转变为液体形式。固态树脂作为高浓缩聚合物需要具有强大溶解能力的有机溶剂才能将其溶解开,但这些具有强大溶解能力的有机溶剂都具有高挥发性、有毒、易燃、易爆等特点。如何安全使用这些溶剂是困扰电碳制品行业的一个难题。目前,国内电碳制品行业通用溶解固态树脂的方法是:在人工辅助搅动的情况下进行静态溶解的处理工艺。该工艺明显的缺陷是:安全性低,对长时间接触的人员身体伤害大;溶解时间长,至少需要24小时以上,甚至达到72小时(如温度低的冬天)才能基本溶解完全。因溶解时间长,导致树脂浓度变化大,对后续产品质量影响也很大;此外,这种工艺经常出现树脂结团后难于处理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溶解固态树脂的方法,溶解过程安全、可靠,溶解时间短,且不会出现树脂结团现象。溶解过程中树脂溶液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保证了后续产品质量不受树脂影响。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溶解固态树脂的方法,其包括:将用于溶解固态树脂的溶剂的一部分先加入到溶解釜内;对溶解釜内的溶剂进行搅动,使得溶剂在溶解釜内旋转翻滚并在溶解釜的加料口下方形成相对负压;在溶解釜的加料口下方形成相对负压后,将固态树脂经加料口加入溶解釜内,并对溶解釜内的溶剂和固态树脂进行稳速搅动;对溶解釜内的溶剂和固态树脂进行稳速搅动的同时,将溶剂的另一部分经加料口加入溶解釜内。闭盖后对溶解釜内的溶剂和固态树脂进行高速搅动;对溶解釜内的溶剂和固态树脂进行高速搅动以使固态树脂快速完全溶解,然后停止搅动并将溶解釜内的树脂溶液排出。其中,对溶解釜内的物质进行搅动是通过防爆搅拌装置的搅刀进行。其中,溶剂在溶解釜内旋转翻滚并在溶解釜的加料口下方形成相对负压,包括将搅刀偏心安置在溶解釜内的步骤。其中,对溶解釜内的溶剂和固态树脂进行高速搅动时,将加料口盖盖在溶解釜加料口处。优选的,通过加料口盖是否盖在溶解釜加料口处,控制溶解釜内物质被搅刀搅动的速度。其中,若检测元件检测到加料口盖盖在溶解釜加料口处,则溶解釜内物质被搅刀高速搅动。其中,若检测元件检测到加料口盖未盖在溶解釜加料口处,则溶解釜内物质被搅刀低速搅动。其中,溶剂在溶解釜内旋转翻滚并在溶解釜的加料口下方形成相对负压,还包括通过将挡块安置在溶解釜内壁以配合旋转的搅刀使加料口处形成相对负压的步骤。其中,所述溶解釜内的设置多个挡块。优选的,所述多个挡块设置在所述溶解釜内的远离搅刀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溶解固态树脂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溶解固态树脂的方法,溶解固态树脂的过程中安全、可靠;固态树脂溶解时间短;在溶解过程中固态树脂不会出现结团现象,减少对工具的损坏;因溶解时间短,树脂溶液的浓度基本稳定,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由树脂溶液作为粘接剂所制成的电碳制品的质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溶解固态树脂方法中采用的设备的总体装配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溶解固态树脂设备除去支撑架后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防爆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搅刀、挡块在溶解釜内相对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搅刀的主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搅刀的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固液分离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固液分离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9是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溶解固态树脂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溶解固态树脂时的流程图,由图9可知,该方法包括:将用于溶解固态树脂的溶剂的一部分先加入溶解釜内;对溶解釜内的溶剂进行搅动,使得溶剂在溶解釜内旋转翻滚并在溶解釜的加料口下方形成相对负压;在溶解釜的加料口下方形成相对负压后,将固态树脂经加料口加入溶解釜内,并对溶解釜内的溶剂和固态树脂进行稳速搅动;对溶解釜内的溶剂和固态树脂进行稳速搅动的同时,将溶剂的另一部分经加料口加入溶解釜内,然后盖上加料口盖,对溶解釜内的溶剂和固态树脂进行高速搅动;对溶解釜内的溶剂和固态树脂进行高速搅动以使在短时间内将固态树脂完全溶解,然后停止搅动并将溶解釜内的树脂溶液排出。本专利技术的溶解固态树脂的加料过程分为先加入一部分溶剂、再加入固态树脂、最后再加入另一部分溶剂的加料方式。溶解过程采用分段式控制搅拌烈度模式来实现固态树脂的溶解。即整个溶解过程分为搅刀的低速搅拌烈度和高速搅拌烈度两段:低速搅拌烈度模式(也称为低速搅动模式)用在固态树脂及剩余溶剂加入时段、闭盖(闭盖即为加料口盖扣合在溶解釜加料口上的状态)溶解过程中中途开盖(开盖即为打开加料口盖状态)观察时段、固态树脂溶解完成后的闭盖、开盖时段四种情况,无时间限定;而高速搅拌烈度模式(也称为高速搅动模式)只用在闭盖溶解过程阶段,有时间限定。其中,根据固态树脂溶解工艺要求,本专利技术低速搅动模式要求:搅刀转动速度值为在搅刀搅动溶液时,使溶液旋转,轻微翻腾,无液滴飞溅,目的是让员工能够安全加入固态树脂和剩余溶剂,安全观察搅动情况,节约电能;而高速搅动模式要求:搅刀转动速度值为溶液在搅刀带动下高速旋转,翻腾,并与溶解釜内壁固定的挡块发生激烈碰撞产生液滴飞溅,但液滴不溅出加料口。高、低搅动模式的转换通过感应加料口盖的有无闭合信号,设备自动切换搅动模式,而不需要人工调节。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溶解固态树脂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S01、将用于溶解固态树脂的溶剂的一部分加先入到溶解釜内;首先,根据每次产品投料需要的固态树脂重量,以及固态树脂溶解后形成的树脂溶液在加入到材料中所表现出的材料润湿度的情况,确定每次溶解固态树脂用的有机溶剂的重量,以此确定形成的该种树脂溶液中,固态树脂和有机溶剂的重量比关系。在确定固态树脂和有机溶剂的重量比关系后,根据正常生产时每次使用树脂溶液的总重量,计算出采用的有机溶剂的总体积(有机溶剂比重可按0.8g/cm3计算,该有机溶剂可采用现有技术用于溶解固态树脂的溶剂),并由此选择出具有合适容积溶解釜及相适配防爆搅拌装置的固态树脂溶解设备。其中,本专利技术可采用如图1、图2所示的固态树脂溶解的设备,该溶解固态树脂的设备包括:具有便于操作的平台的支撑架10;安装在支撑架10上的用于盛装固态树脂及溶解固态树脂的溶剂的溶解釜2,其上部具有加料口、下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溶解固态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用于溶解固态树脂的溶剂的一部分加入溶解釜内;/n对溶解釜内的溶剂进行搅动,使得溶剂在溶解釜内旋转翻滚并在溶解釜的加料口下方形成相对负压;/n在溶解釜的加料口下方形成相对负压后,将固态树脂经加料口加入溶解釜内,并对溶解釜内的溶剂和固态树脂进行稳速搅动;/n对溶解釜内的溶剂和固态树脂进行稳速搅动的同时,将溶剂的另一部分经加料口加入溶解釜内,然后对溶解釜内的溶剂和固态树脂进行高速搅动;/n对溶解釜内的溶剂和固态树脂进行高速搅动以使固态树脂完全溶解,然后停止搅动并将溶解釜内的树脂溶液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解固态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用于溶解固态树脂的溶剂的一部分加入溶解釜内;
对溶解釜内的溶剂进行搅动,使得溶剂在溶解釜内旋转翻滚并在溶解釜的加料口下方形成相对负压;
在溶解釜的加料口下方形成相对负压后,将固态树脂经加料口加入溶解釜内,并对溶解釜内的溶剂和固态树脂进行稳速搅动;
对溶解釜内的溶剂和固态树脂进行稳速搅动的同时,将溶剂的另一部分经加料口加入溶解釜内,然后对溶解釜内的溶剂和固态树脂进行高速搅动;
对溶解釜内的溶剂和固态树脂进行高速搅动以使固态树脂完全溶解,然后停止搅动并将溶解釜内的树脂溶液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溶解釜内的物质进行搅动是通过防爆搅拌装置的搅刀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溶剂在溶解釜内旋转翻滚并在溶解釜的加料口下方形成相对负压,包括将搅刀偏心安置在溶解釜内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相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东南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