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保持阀的空气压力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9998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20:04
输出构件(7)以能够沿左右方向移动的方式插入壳体(5)内。在所述输出构件(7)的右侧形成有作为第一工作室的锁定室(20)。形成于所述壳体(5)的第一给排路(24)相对于所述锁定室(20)供给及排出压缩空气。设置在所述第一给排路(24)的中途部的第一保持阀(30)使该第一给排路(24)遮断及开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带保持阀的空气压力缸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保持阀的空气压力缸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这种具备保持阀的流体压力缸装置中存在专利文献1(日本·技术登记第2524688号公报)所记载的液压缸装置。其现有技术如下那样地构成。在壳体内形成有缸孔,活塞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插入于该缸孔。在该活塞的右侧形成有锁定室,在壳体内设置有相对于该锁定室供给及排出压力油的给排路。在该给排路的中途部安装有保持阀,利用该保持阀遮断和开放给排路。在上述的液压缸装置的锁定状态下,在由于某些原因而停止了向锁定室的压力油供给时,通过锁定室内的压力油的压力将保持阀关闭。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技术登记第252468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在上述液压缸中,在停止向工作室(锁定室)供给压力油的状态下,若长时间放置该液压缸装置,则与空气的压缩率相比,油的压缩率小,因此即使工作室内的压力油向外部微量漏出,压力也降低,夹紧力降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压力缸装置,其特征在于,/n该空气压力缸装置具备:/n输出构件(7),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插入壳体(5)内;/n第一工作室(20),形成于所述输出构件(7)的所述轴向的基端侧;/n第二工作室(21),形成于所述输出构件(7)的所述轴向的末端侧;/n第一给排路(24),形成于所述壳体(5),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工作室(20)供给及排出压缩空气;/n第二给排路(26),形成于所述壳体(5),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二工作室(21)供给及排出压缩空气;以及/n第一保持阀(30),设置于所述第一给排路(24)的中途部,且使该第一给排路(24)遮断及开放,/n所述第一保持阀(30)具备:/n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206 JP 2019-0198441.一种空气压力缸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空气压力缸装置具备:
输出构件(7),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插入壳体(5)内;
第一工作室(20),形成于所述输出构件(7)的所述轴向的基端侧;
第二工作室(21),形成于所述输出构件(7)的所述轴向的末端侧;
第一给排路(24),形成于所述壳体(5),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工作室(20)供给及排出压缩空气;
第二给排路(26),形成于所述壳体(5),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二工作室(21)供给及排出压缩空气;以及
第一保持阀(30),设置于所述第一给排路(24)的中途部,且使该第一给排路(24)遮断及开放,
所述第一保持阀(30)具备:
所述第一保持阀(30)的第一外壳(32),安装于形成于所述壳体(5)的第一安装孔(31);
第一阀孔(33),形成在所述第一外壳(32)内;
第一阀座(34),形成于所述第一阀孔(33)的内周壁;
第一阀构件(35),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插入所述第一阀孔(33),且被第一闭阀弹簧(38)朝向所述第一阀座(34)施力;
第一操作构件(39),以密封状且能够移动的方式插入隔着所述第一阀座(34)与所述第一阀构件(35)相反侧的所述第一阀孔(33),且以能够抵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阀构件(35)隔开规定的间隙地面对;
第一受压室(41),形成在同与所述第一阀构件(35)面对的所述第一操作构件(39)的端面相反的端面侧;以及
第一连通路(44),使所述第二工作室(21)与所述第一受压室(4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力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工作室(20)内且在所述输出构件(7)与所述壳体(5)的基端壁(5a)之间安装有保持弹簧(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压力缸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空气压力缸装置具备第二保持阀(50),该第二保持阀(50)设置于所述第二给排路(26)的中途部,且使该第二给排路(26)遮断及开放,
所述第二保持阀(50)具备:
所述第二保持阀(50)的第二外壳(52),安装于形成于所述壳体(5)的第二安装孔(51);
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泽庆多朗
申请(专利权)人:克斯美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