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智能卡钱包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9966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卡钱包操作方法,开始操作前,先对卡内主钱包数据块和备份钱包数据块的数据进行检查,并对某些数据错误情况进行自动恢复。操作过程中,每次钱包数据改写后,都会对新数据进行检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自动修复某些卡内钱包数据的损坏。并可以有效的防止由于操作环境恶劣、机具性能问题或使用不当,造成在加款、扣款操作时,非接触式智能卡内电子钱包数据在改写过程中发生损坏的情况,在保证操作成功率的同时,保障了每次执行加款或扣款操作后,非接触式智能卡内的电子钱包数据的正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非接触式智能卡进行电子钱包操作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对电子钱包内钱包数据进行加款、扣款操作时,保障钱包数据安全性的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卡技术的不断推广,同时由于很多厂商生产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内的通用数据块都可以被配置成具有一定格式的专用于存放钱包数据的电子钱包块,非接触式智能卡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公交、出租车、加油、水表、电表等需要进行电子付费的应用中。随着应用场合、应用环境的不断扩展,由于操作环境恶劣、机具性能问题或使用不当,造成在加款、扣款操作时,非接触式智能卡内电子钱包数据在改写过程中发生损坏而无法恢复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如果卡内的电子钱包数据发生损坏且无法立即自动恢复,该非接触式智能卡将暂时不能继续使用。因此,针对加款、扣款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钱包数据损坏情况,为了更好的保障钱包数据的安全性,需要提出一种具有高数据安全性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它具有一定的钱包数据自动修复功能,并可以更好的保障钱包数据的安全性,防止加款、扣款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钱包数据损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在非接触式智能卡内的主钱包数据块以外,另外选择一个通用数据块作为主电子钱包数据的备份,称为备份钱包数据块;操作开始时,先对卡内原有的主钱包数据块和备份钱包数据块的数据进行检查,并对出现的错误情况进行自动恢复;在整个卡的操作过程中,每次对主钱包数据块和备份钱包数据块进行改写操作后,都通过比较所述两个数据块的数据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要求,来判断修改后的钱包数据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继续进行操作,如果错误则从主钱包数据块或备份钱包数据块恢复出原始的钱包数据,并重新执行所要求的操作,从而在保证操作成功率的同时,保障卡内钱包数据的安全性。由于采用上述方法,本专利技术中开始操作钱包数据前和每次修改完主钱包数据块或备份钱包数据块的数据后,都进行数据正确性的判别;可以自动修复某些卡内钱包数据的损坏,并可以有效的防止由于操作环境恶劣、机具性能问题或使用不当造成在加款、扣款操作中,非接触式智能卡内电子钱包数据在改写过程中发生损坏的情况。从而在保证操作成功率的同时,保障了每次执行加款或扣款操作后,非接触式智能卡内的主钱包数据块和备份钱包数据块的数据都是正确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非接触式智能卡中钱包数据块的标准操作流程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主钱包数据块和备份钱包数据块的位置和相互关系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加款操作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扣款操作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在对非接触式智能卡内电子钱包数据进行加款、扣款、恢复操作之前,必须先对卡片进行询卡、防冲突、选卡、认证等操作步骤。在执行完加款、扣款、恢复操作后,必须使用传输操作把操作完成后的电子钱包数值保存到主钱包数据块或备份钱包数据块中。恢复操作是从钱包数据块读取钱包数据的操作。只有传输操作才会改写钱包数据块中的数值。如图2所示,以容量为1K字节的符合ISO14443A型标准非接触式智能卡为例,在不可使用的制造商块和各个扇区的密钥数据块以外(如图2中的制造商块Block 0,密钥数据块Block 3),可以选择一个通用数据块作为主钱包数据块(如图2中的主钱包数据块Block 1),并选择位于同一个扇区(如图2中的Sector n)的另一个通用数据块作为备份钱包数据块(如图2中的备份钱包数据块Block 2)。正常情况下,每次操作开始前和结束后,备份钱包数据块Block 2中的数据都应保持完全和主钱包数据块Block 1一致。参见图3、图4,本专利技术是,在每次执行加款、扣款操作前,对电子钱包的数据格式是否合法进行检查,只有主钱包数据块Block 1、备份钱包数据块Block 2的数据格式都合法且数值相同才继续执行操作。当发现主钱包数据块Block 1的数据格式不合法,备份钱包数据块Block 2的数据格式合法,可以从备份钱包数据块Block2中把钱包数值恢复出来,并重新传输到主钱包数据块Block 1中;当发现备份钱包块Block 2的数据格式不合法,主钱包数据块Block 1的数据格式合法时,可以从主钱包数据块Block 1中把钱包数值恢复出来,并重新传输到备份钱包数据块Block 2中;当发现主钱包数据块Block 1、备份钱包数据块Block 2的数据格式都合法,但数值不同时,以主钱包数据块Block 1的数据为准,可以从主钱包数据块Block 1把钱包数值恢复出来,并重新传输到备份钱包数据块Block 2中。这样就可以实现一定的自动数据修复的功能。数据恢复后将重新执行检查,确保恢复后数据的正确性。只有当主钱包数据块Block 1和备份钱包数据块Block 2的数据格式都不合法时,卡内电子钱包数据已经无法恢复,才认为卡内数据已彻底损坏,无法进行自动恢复。当主钱包数据块Block 1完成加款、扣款等操作后,会将新数值与备份钱包数据块Block 2进行比较,如果所述两个数据块中的数据之间的关系符合要求(即两者的差值等于需要加上或减去的数值),则继续进行操作。如果发现两个数据之间的关系不符合要求(即两者的差值等于需要加上或减去的数值),则从备份钱包数据块Block 2中重新恢复出执行加款、扣款操作前的原始钱包数据,并传输到主钱包数据块Block 1中,然后重新进行数据检查和加款、扣款操作。主钱包数据块Block 1操作正确结束后,还需把主钱包数据块Block1中新的数据传输到备份钱包数据块Block 2作为备份数据保存,并在传输完成后,判断备份钱包数据块Block 2和主钱包数据块Block 1中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停止卡片工作,操作正确结束。如果不一致,则需再次从主钱包数据块Block 1中恢复出钱包数据,重新传输到备份钱包数据块Block 2中,并进行检查。综上所述,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开始时,会先对非接触式智能卡内原有的主钱包数据块Block 1和备份钱包数据块Block 2进行检查,并对某些错误情况进行自动恢复。整个非接触式智能卡的操作过程中,每次对主钱包数据块Block 1和备份钱包数据块Block 2进行改写(传输)操作,都会对新数据进行检查,保障了钱包数据的高安全性。图3、图4中参数定义主钱包数据块Block1;备份钱包数据块Block2;主钱包数据Data0;备份钱包数据Data1;需要加上或减去的数值Data2;完成加款或扣款后的主钱包数据Data0’;完成加款或扣款后的备份钱包数据Data1’。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在非接触式智能卡内的主钱包数据块以外,另外选择一个通用数据块作为主电子钱包数据的备份,称为备份钱包数据块;操作开始时,先对卡内原有的主钱包数据块和备份钱包数据块的数据进行检查,并对出现的错误情况进行自动恢复;在整个卡的操作过程中,每次对主钱包数据块和备份钱包数据块进行改写操作后,都通过比较所述两个数据块的数据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要求,来判断修改后的钱包数据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继续进行操作,如果错误则从主钱包数据块或备份钱包数据块恢复出原始的钱包数据,并重新执行所要求的操作,从而在保证操作成功率的同时,保障卡内钱包数据的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卡钱包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非接触式智能卡内的主钱包数据块以外,另外选择一个通用数据块作为主电子钱包数据的备份,称为备份钱包数据块;操作开始时,先对卡内原有的主钱包数据块和备份钱包数据块的数据进行检查,并对出现的错误情况进行自动恢复;在整个卡的操作过程中,每次对主钱包数据块和备份钱包数据块进行改写操作后,都通过比较所述两个数据块的数据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要求,来判断修改后的钱包数据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继续进行操作,如果错误则从主钱包数据块或备份钱包数据块恢复出原始的钱包数据,并重新执行所要求的操作,从而在保证操作成功率的同时,保障卡内钱包数据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国泰卢友顺钱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