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分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975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提出一种光分束装置,包括发出第一光的光源,还包括光路转换器和反光杯,光路转换器位于反光杯的内部,部分第一光进入反光杯后到达光路转换器,第一光穿过光路转换器后形成若干子光束,由反光杯出射的若干子光束形成第二光;光路转换器包括若干透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光路转换器包括若干透镜,而每个透镜都会对接收到的第一光进行收束,从而可以将光源发出的第一光分为若干子光束出射,进而实现了本装置的分光效果;由于本方案中的反光杯是可以根据需要而进行更换的,因此出射的子光束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而控制在不同的分布范围内;而且光分束装置是一个整体,这避免了传统“魔灯”分体式设计带来的遮光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分束装置
本技术涉及照明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分束装置。
技术介绍
在酒吧、舞厅等地方,人们往往会使用“魔灯”来实现照明和装饰的效果。“魔灯”是由多个反射面组成的反射球体,其工作原理是光源朝向反射球体发出一束光,反射球体将接收到的光反射并形成一系列的子光束出射,进而“魔灯”在密闭空间中会形成一个星空的效果。然而“魔灯”存在有一定的缺陷:一是光源发出的光一旦被遮挡,反射球体就无法接收到光;二是出射的一系列子光束的范围是固定的,很难进行调整;三是整个装置体积较大,无法适用于卧室等私密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光分束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分束装置,包括发出第一光的光源,还包括光路转换器和反光杯,所述光路转换器位于反光杯的内部,部分所述第一光进入反光杯后到达光路转换器,到达光路转换器的第一光穿过光路转换器后形成若干子光束,若干所述子光束由反光杯出射,由反光杯出射的若干子光束形成第二光;所述光路转换器包括若干透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反光杯包括收光口和出光口,所述收光口的口径小于出光口的口径,所述第一光穿过收光口进入反光杯,若干所述子光束从出光口出射,从出光口出射的若干子光束形成第二光。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反光杯还包括反射面,部分所述第一光被反射面反射后形成反射光束,所述反射光束穿过出光口出射,穿过出光口出射的反射光束与穿过出光口出射的若干子光束一同形成第二光。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反射面为球面或椭球面或抛物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光源位于反射面的焦点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光路转换器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若干透镜一一对应设置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由固定装置靠近收光口的一端向远离收光口一端延伸,所述透镜覆盖固定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装置为不透明材料。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装置覆盖收光口,所述固定装置朝向收光口的一面为球面,所述球面设置有反射膜,所述光源位于球面的球心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透镜为凸透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光源包括荧光片和发出激光的激光二极管,所述荧光片位于收光口与激光二极管之间,所述激光激发荧光片,被激发的荧光片发出第一光。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光路转换器包括若干透镜,而每个透镜都会对接收到的第一光进行收束,从而可以将光源发出的第一光分为若干子光束出射,进而实现了本装置的分光效果;由于本方案中的反光杯是可以根据需要而进行更换的,因此出射的子光束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而控制在不同的分布范围内。本方案中的光分束装置是一个整体,这避免了传统“魔灯”分体式设计带来的遮光的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光分束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光路转换器的俯视图。图3是光路转换器的结构图。图4是光分束装置的结构图。图5是光路转换器的主视图。图6是第一光的部分光路图。图7是第一光的部分光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光分束装置,包括发出第一光121的光源111,还包括光路转换器101和反光杯102,所述光路转换器101位于反光杯102的内部,部分所述第一光121进入反光杯102后到达光路转换器101,到达光路转换器101的第一光121穿过光路转换器101后形成若干子光束123,若干所述子光束123由反光杯102出射,由反光杯102出射的若干子光束123形成第二光122;所述光路转换器101包括若干透镜103。在本装置中,为了实现对光源111发出的第一光121进行分束,这里引入了光路转换器101。光路转换器101包括若干透镜103,每个透镜103都会对接收到的第一光121进行分束。为了使得透镜103对光进行分束的效果更加明显,本方案中的透镜103优选为凸透镜。由光学知识可知,凸透镜可以对光的发散程度进行改变,可以将发散的光收束为准直光或聚焦的光。因此,利用凸透镜将光进行准直的特性,第一光121在经过若干透镜103的收束后,每个透镜103都会准直出射一个子光束123。由于每个透镜103接收不同角度的第一光121,为了将第一光121变为准直出射的子光束123,每个透镜103的曲率不同,即选用收束能力不同的凸透镜作为透镜103使用。这些子光束123都会有各自的光轴,这些子光束123的光轴的延伸方向可以是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但要保证每条子光束123都可以在出射后形成一个不与其他光斑连接的独立光斑。为了防止资源的浪费,每条子光束123只对应一个透镜103即可。如果一条子光束123对应多个透镜103,即在一条子光束123的出射光路上设置有多个透镜103时,准直出射的子光束123在经过多个透镜103收束后会聚焦出射,在越过其对应的聚焦点后,子光束123又会发散出射,这会导致子光束123形成的光斑面积增加,进而会与其他子光束123形成的光斑连成一片,而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因此,在子光束123出射的光路上不需要设置有额外的透镜103。上述部分所述第一光121进入反光杯102后到达光路转换器101,是指第一光121进入反光杯102后,一部分第一光121到达光路转换器101。虽然利用光路转换器101将第一光121分束为了若干子光束123,但我们还需要这些子光束123在我们所需要的范围内分布。因此,本方案引入了反光杯102,并将光路转换器101设置在反光杯102的内部。在本方案中,反光杯102有多个功能:一是收集出射的子光束123,然后将收集到的子光束123朝向我们需要的位置出射。二是将光路转换器101漏掉的第一光121收集并反射出射,避免光能的浪费。由于透镜103需用凸透镜,而凸透镜大多为圆形,这就使得透镜103在粘接排列时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缝隙,进而导致部分第一光121会从缝隙中穿过并出射。而从缝隙中穿过的第一光121其光路不可控,是被浪费掉的,因此需要反光杯102将这部分第一光121收集并重新利用。在本方案中,子光束123有若干条,为方便展示,在图中只选用一条子光束123进行演示。为了保证大多数子光束123能够从反光杯102出射,优选的,所述反光杯102包括收光口102a和出光口102b,所述收光口102a的口径小于出光口102b的口径,所述第一光121穿过收光口102a进入反光杯102,若干所述子光束123从出光口102b出射,从出光口102b出射的若干子光束123形成第二光122。假设收光口102a的口径大于出光口102b的口径,这会使得反光杯102在沿收光口102a到出光口102b的方向上,反光杯102垂直于第一光121光轴的横截面渐渐减小。而光路转换器101位于反光杯102中,即光路转换器101位于收光口102a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分束装置,包括发出第一光的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路转换器和反光杯,所述光路转换器位于反光杯的内部,部分所述第一光进入反光杯后到达光路转换器,到达光路转换器的第一光穿过光路转换器后形成若干子光束,若干所述子光束由反光杯出射,由反光杯出射的若干子光束形成第二光;所述光路转换器包括若干透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分束装置,包括发出第一光的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路转换器和反光杯,所述光路转换器位于反光杯的内部,部分所述第一光进入反光杯后到达光路转换器,到达光路转换器的第一光穿过光路转换器后形成若干子光束,若干所述子光束由反光杯出射,由反光杯出射的若干子光束形成第二光;所述光路转换器包括若干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包括收光口和出光口,所述收光口的口径小于出光口的口径,所述第一光穿过收光口进入反光杯,若干所述子光束从出光口出射,从出光口出射的若干子光束形成第二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还包括反射面,部分所述第一光被反射面反射后形成反射光束,所述反射光束穿过出光口出射,穿过出光口出射的反射光束与穿过出光口出射的若干子光束一同形成第二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为球面或椭球面或抛物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贺欣张又川杨毅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蓝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