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光源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34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于拆卸的光源模组,包括发出激发光的光源,还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筒状的固定壳,第一固定件覆盖固定壳的一端,第二固定件覆盖固定壳的另一端;第二固定件包括透光孔,透光孔由第二固定件靠近光源的一侧延伸至远离光源的一侧;还包括荧光片,荧光片覆盖透光孔,光源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件靠近第二固定件的一侧,激发光激发荧光片,被激发的荧光片发出受激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固定壳为分体式设计,而光源与第一固定件连接,荧光片与第二固定件连接,这使得光源或荧光片损坏时,不需要全部更换,而只是更换损坏的部件即可,方便了维修,减少了成本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卸的光源模组
本技术涉及照明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光源模组。
技术介绍
激光照明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其出射的光具有亮度高、照射距离远等优点,因此激光照明已渐渐在现有的照明领域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激光照明的核心是光源模组,其中光源模组是由激光光源和波长转换装置组成的,其工作原理为:激光光源发出激光,波长转换装置接收激光并将激光转换为受激光出射。为了保证整个光源模组的体积足够小,往往光源模组是一体化设计的,即激光光源与波长转换装置都固定在同一个固定装置上。虽然这样设计使得整体体积足够小,但这也导致了其他问题,即一旦波长转换装置或激光光源发生损坏,那整个光源模组需要全部拆卸更换,而且还难以维修,这极大的浪费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光源模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拆卸的光源模组,包括发出激发光的光源,还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筒状的固定壳,所述第一固定件覆盖固定壳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件覆盖固定壳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透光孔,所述透光孔由第二固定件靠近光源的一侧延伸至远离光源的一侧;还包括荧光片,所述荧光片覆盖透光孔,所述光源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件朝向第二固定件的一侧,所述激发光激发荧光片,被激发的荧光片发出受激光。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壳为圆筒,所述固定壳包括腔体,所述腔体的一端与第二固定件连接并与透光孔对齐,所述腔体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件连接,所述光源位于腔体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固定件为圆环,所述腔体的轴线穿过第二固定件的圆心。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荧光片位于第二固定件靠近光源的一侧,所述荧光片与第二固定件粘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至少一个带有螺纹的限位孔,所述固定壳包括与限位孔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设置有螺纹;还包括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同时与限位孔和第一固定孔螺纹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至少一个带有螺纹的定位孔,所述固定壳包括与定位孔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设置有螺纹;还包括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同时与定位孔和第二固定孔螺纹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还包括透明的防尘器,所述防尘器位于第二固定件远离光源的一侧,所述防尘器覆盖透光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防尘器为玻璃板或收束透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固定件靠近固定壳的一侧向远离固定壳的一侧凹陷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透光孔对齐,所述光源固定设置在第二凹槽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还包括散射片,所述散射片位于光源与荧光片之间。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固定壳为分体式设计,而光源与第一固定件连接,荧光片与第二固定件连接,这使得光源或荧光片损坏时,不需要全部更换,而只是更换损坏的部件即可,方便了维修,减少了成本的浪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可拆卸光源模组的剖视图。图2是可拆卸光源模组的结构图。图3是可拆卸光源模组的光路图。图4是可拆卸光源模组的另一种光路图。图5是可拆卸光源模组的另一种光路图。图6是可拆卸光源模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便于拆卸的光源模组,包括发出激发光121的光源111,还包括第一固定件101、第二固定件102以及筒状的固定壳103,所述第一固定件101覆盖固定壳103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件102覆盖固定壳103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固定件102包括透光孔102a,所述透光孔102a由第二固定件102靠近光源111的一侧延伸至远离光源111的一侧;还包括荧光片112,所述荧光片112覆盖透光孔102a,所述光源111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件101朝向第二固定件102的一侧,所述激发光121激发荧光片112,被激发的荧光片112发出受激光122。为方便光源111发出的激发光121到达荧光片112,光源111需要设置在第一固定件101靠近第二固定件102的一侧。而荧光片112可以与第二固定件102靠近光源111的一侧连接,也可以与第二固定件102远离光源111的一侧连接,但不管荧光片112位于哪一侧,第二固定件102都不能妨碍荧光片112接收或出射光。因此,第二固定件102需要包括透光孔102a,透光孔102a由第二固定件102靠近光源111的一侧延伸至远离光源111的一侧,荧光片112需要覆盖在透光孔102a上,使得荧光片112方便接收光或出射光。在本方案中,固定壳103的作用有多个:第一个作用是作为连接第一固定件101与第二固定件102的连接部件。第二个作用是固定壳103的长度可以决定激发光121在荧光片112上形成光斑的大小,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扩散,因此光的传播距离越远,其形成的光斑也就越大,而我们想要控制激发光121在荧光片112上形成光斑的大小,就需要我们对第一固定件101与第二固定件102之间的距离进行控制,因此我们可以人为的选择固定壳103的长度,来保证第一固定件101与第二固定件102之间的距离。第三是增大散热面积,光源111与荧光片112在工作时都会产生大量的热,为了避免热量堆积,我们需要将这些热量快速散去,而固定壳103具有较大的面积,因此第一固定件101、第二固定件102与固定壳103连接时,都可以将热量传递到固定壳103上,进而加快散热效率。第四个作用是密封的作用,当光源111暴露在空气中工作时,不可避免的会有空气中的悬浮颗粒落到光源111上,这就使得光源111容易烧毁。因此,固定壳103需要起到密封的作用,即固定壳103围绕光源111设置,将光源111包围起来,避免空气中的悬浮颗粒落到光源111上。为了保证本装置的体积足够小,我们需要保证激发光121能够以最短的路程到达荧光片112,也需要保证受激光122能够以最短的路程出射。因此,本方案中的荧光片112优选为透射式荧光片,这样使得激发光121能够直接照射到荧光片121,而受激光122也可以直接出射,从而避免增加光引导件,例如反射镜,进而减少了整体体积。想要避免悬浮颗粒进入到固定壳103内,就需要保证固定壳103做到严丝合缝,避免留有空隙。因此,所述固定壳103为圆筒,所述固定壳103包括腔体103a,所述腔体103a的一端与第二固定件102连接并与透光孔102a对齐,所述腔体103a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件101连接,所述光源111位于腔体103a中。在本方案中固定壳103的形状优选为圆筒,圆筒自带有空腔,即腔体103a。将光源111设置在腔体103a中,腔体103a的一端与第一固定件10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件102连接。为了避免激发光121无法到达荧光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卸的光源模组,包括发出激发光的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筒状的固定壳,所述第一固定件覆盖固定壳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件覆盖固定壳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透光孔,所述透光孔由第二固定件靠近光源的一侧延伸至远离光源的一侧;还包括荧光片,所述荧光片覆盖透光孔,所述光源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件靠近第二固定件的一侧,所述激发光激发荧光片,被激发的荧光片发出受激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的光源模组,包括发出激发光的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筒状的固定壳,所述第一固定件覆盖固定壳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件覆盖固定壳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透光孔,所述透光孔由第二固定件靠近光源的一侧延伸至远离光源的一侧;还包括荧光片,所述荧光片覆盖透光孔,所述光源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件靠近第二固定件的一侧,所述激发光激发荧光片,被激发的荧光片发出受激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为圆筒,所述固定壳包括腔体,所述腔体的一端与第二固定件连接并与透光孔对齐,所述腔体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件连接,所述光源位于腔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为圆环,所述腔体的轴线穿过第二固定件的圆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片位于第二固定件靠近光源的一侧,所述荧光片与第二固定件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至少一个带有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贺欣张又川杨毅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蓝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