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温可变的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9204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色温可变的发光装置,第一发光组件包括第一激光器、支撑板和环形基底,环形基底围绕支撑板设置;环形基底包括至少两个扇环区,扇环区设置有荧光材料;扇环区设置有白色颗粒层;动力装置带动支撑板转动;环形基底远离转轴的一侧与转轴之间的距离为a,环形基底靠近转轴的一侧与转轴之间的距离为b,第一激光光轴与转轴之间的距离为c,a>c>b。白色颗粒层将出射的第一荧光进行散射反射,使得第一荧光会有部分返回荧光材料,第一荧光中的未被荧光材料转化的第一激光会再次激发荧光材料,使得荧光材料将这部分第一激光转化为了第一荧光,从而出射光中的第一激光比例降低,进而使得出射光的色温发生了改变。进而使得出射光的色温发生了改变。进而使得出射光的色温发生了改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色温可变的发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色温可变的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闪光灯是一种人造补光设备,在照相领域中,人们想要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拍出令人满意的画面,往往会用闪光灯进行补光处理。由于LED具有体积小、亮度高以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LED闪光灯已经渐渐代替了传统的卤素闪光灯、氙气闪光灯。
[0003]为了使得相机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拍出的画面较为清晰,闪光灯需要发出色温接近于自然光的白光。以蓝光LED芯片和黄色荧光材料为例,LED闪光灯的工作原理为LED芯片发出蓝色激发光,蓝色激发光激发黄色荧光材料,使得黄色荧光材料发出黄色荧光,未被转化的蓝色激发光与黄色荧光一同出射,形成色温接近于自然光的出射光。但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闪光灯发出光的色温是不能一成不变的。例如,在黑暗环境中,如果LED闪光灯发出色温较高的光,那么相机拍摄所得画面就会呈现出一种惨白的冷色调,这是由于LED闪光灯中的蓝光比例过高所引起的。又例如,在傍晚的不完全黑暗的环境下,此时如果LED闪光灯发出色温较低的光,那么相机拍摄所得画面则会呈现出一种朦胧的暗色调,导致整个画面无法显示细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色温可变的发光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色温可变的发光装置,包括第一发光组件,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包括第一激光器,所述第一激光器发出第一激光,所述第一发光组件还包括支撑板和透明导热的环形基底,所述环形基底围绕支撑板设置,所述支撑板至少部分与环形基底连接,所述环形基底的圆心位于支撑板上;所述环形基底包括至少两个扇环区,所述扇环区至少部分设置有荧光材料;至少一个所述扇环区设置有白色颗粒层,所述白色颗粒层位于荧光材料远离第一激光器的一侧;还包括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穿过环形基底的圆心,所述动力装置带动支撑板围绕转轴的轴线转动;所述第一激光到达扇环区并形成光斑,所述第一激光激发荧光材料,所述被激发的荧光材料发出第一荧光,所述环形基底远离转轴的一侧与转轴之间的距离为a,所述环形基底靠近转轴的一侧与转轴之间的距离为b,所述第一激光的光轴与转轴之间的距离为c,a>c>b。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荧光材料位于环形基底远离第一激光器的一侧,所述白色颗粒层位于荧光材料远离环形基底的一侧。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荧光材料与环形基底之间设置有透射第一激光反射第一荧光的反射膜。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环形基底还包括至少两个不透明的暗区,所
述暗区与扇环区交叉设置。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撑板为导热材料。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两个扇环区的荧光材料不同。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还包括与第一发光组件相邻的第二发光组件,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包括第二激光器,以及与第二激光器配合设置的荧光板,所述第二激光器与第一激光器相邻设置,所述第二激光器发出第二激光,所述第二激光的出射方向与第一激光的出射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激光激发荧光板,使得荧光板发出第二荧光。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还包括透射第二荧光反射第二激光的滤光片,所述滤光片位于荧光板远离第二激光器的一侧,所述滤光片紧贴荧光板设置。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围绕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设置,所述固定壳远离第一激光器的一端设置有出光口。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匀光透镜,所述匀光透镜覆盖出光口。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发光装置选用激光光源代替LED光源,使得出射光的亮度更高;白色颗粒层可以将出射的第一荧光进行散射反射,使得第一荧光会有部分返回荧光材料,第一荧光中的未被荧光材料转化的第一激光会再次激发荧光材料,使得荧光材料将这部分第一激光转化为了第一荧光,从而出射光中的第一激光比例降低,进而使得出射光的色温发生了改变;而第一激光被最大程度的转化为第一荧光出射,也使得出射光的亮度更高;动力装置与第一发光组件配合设置,则使得出射光的色温可以按照我们的需要进行调节。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第一发光组件的结构图。
[0018]图2是一种色温可变的发光装置的结构图。
[0019]图3是环形基底的俯视图。
[0020]图4是第一激光的光路图。
[0021]图5是另一种环形基底的俯视图。
[0022]图6是第一荧光的光路图。
[0023]图7是另一种色温可变的发光装置的结构图。
[0024]图8是第二发光组件的结构图。
[0025]图9是荧光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1:
[0027]为了使得闪光灯可以在不同光线环境中发出相匹配色温的光,本专利给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如图1

6所示,一种色温可变的发光装置,包括第一发光组件100,所述第一发光组件100包括第一激光器111,所述第一激光器111发出第一激光121,所述第一发光组件100还包括支撑板101和透明导热的环形基底102,所述环形基底102围绕支撑板101设置,所述支撑板101至少部分与环形基底102连接,所述环形基底102的圆心位于支撑板101上;
所述环形基底102包括至少两个扇环区112,所述扇环区112至少部分设置有荧光材料113;至少一个所述扇环区112设置有白色颗粒层114,所述白色颗粒层114位于荧光材料113远离第一激光器111的一侧;还包括动力装置103,所述动力装置103包括转轴104,所述转轴104穿过环形基底102的圆心,所述动力装置103带动支撑板101围绕转轴104的轴线转动;所述第一激光121到达扇环区112并形成光斑,所述环形基底102远离转轴104的一侧与转轴104之间的距离为a,所述环形基底102靠近转轴104的一侧与转轴104之间的距离为b,所述第一激光121的光轴与转轴104之间的距离为c,a>c>b。由于在同等功率下,激光光源与LED光源相比,激光在单位面积内的能量密度更高,其亮度也更高,因此选用激光光源作为本方案的光源使用。在本专利中,为了使得第一发光组件100能够发出不同色温的出射光,我们引入了环形基底102与支撑板101。环形基底102的形状可以是一个圆环,也可以是圆环的一部分。环形基底102围绕支撑板101设置,并且至少部分支撑板101与环形基底102连接,这里的支撑板101起到了对环形基底102支撑与固定的作用。其中环形基底102的圆心在支撑板101上,其目的是保证环形基底102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偏心。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色温可变的发光装置,包括第一发光组件,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包括第一激光器,所述第一激光器发出第一激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组件还包括支撑板和透明导热的环形基底,所述环形基底围绕支撑板设置,所述支撑板至少部分与环形基底连接,所述环形基底的圆心位于支撑板上;所述环形基底包括至少两个扇环区,所述扇环区至少部分设置有荧光材料;至少一个所述扇环区设置有白色颗粒层,所述白色颗粒层位于荧光材料远离第一激光器的一侧;还包括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穿过环形基底的圆心,所述动力装置带动支撑板围绕转轴的轴线转动;所述第一激光到达扇环区并形成光斑,所述第一激光激发荧光材料,被激发的荧光材料发出第一荧光,所述环形基底远离转轴的一侧与转轴之间的距离为a,所述环形基底靠近转轴的一侧与转轴之间的距离为b,所述第一激光的光轴与转轴之间的距离为c,a>c>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温可变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材料位于环形基底远离第一激光器的一侧,所述白色颗粒层位于荧光材料远离环形基底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色温可变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材料与环形基底之间设置有透射第一激光反射第一荧光的反射膜。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贺欣杨毅张又川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蓝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