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间串联层、叠层光伏器件及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
,特别是涉及一种叠层光伏器件的中间串联层、叠层光伏器件及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叠层光伏器件可以将太阳光分成多个波段,从正面到背面,依次采用带隙逐渐减小的电池单元吸收不同能量的太阳光,以拓宽对太阳光的光谱响应波段,减少能量损失,因此,叠层光伏器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叠层光伏器件中需要采用中间串联层,将各个电池单元串联。目前,在叠层光伏器件的中间串联层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金属、一种是透明导电薄膜,还有一种是隧道结。但是,上述中间串联层会导致叠层光伏器件的功率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叠层光伏器件的中间串联层、叠层光伏器件及生产方法,旨在解决中间串联层导致叠层光伏器件的功率损耗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叠层光伏器件的中间串联层,所述中间串联层具有透光性;所述中间串联层包括纵向导电层;所述纵向导电层由纵向生长的纳米导电柱构成;或,所述纵向导电层包括相互间隔分布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层光伏器件的中间串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串联层具有透光性;/n所述中间串联层包括纵向导电层;/n所述纵向导电层由纵向生长的纳米导电柱构成;/n或,/n所述纵向导电层包括相互间隔分布的纳米导电单元、以及位于相邻的纳米导电单元之间的绝缘阻隔体;所述绝缘阻隔体在横向上绝缘各个所述纳米导电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层光伏器件的中间串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串联层具有透光性;
所述中间串联层包括纵向导电层;
所述纵向导电层由纵向生长的纳米导电柱构成;
或,
所述纵向导电层包括相互间隔分布的纳米导电单元、以及位于相邻的纳米导电单元之间的绝缘阻隔体;所述绝缘阻隔体在横向上绝缘各个所述纳米导电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串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导电柱为柱状晶体、纳米柱、纳米棒、纳米管中的一种;
所述纳米导电柱的横向尺寸为0.5-500nm;
所述纳米导电柱的材料选自:氧化物半导体、硒化物半导体、碳化物、碳、导电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串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导电柱与纵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串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导电单元的形状为:线状、柱状、锥状或棒状中的一种;
所述纳米导电单元的横向尺寸为0.5-500nm;
所述纳米导电单元的材料选自: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硒化物、金属硫化物、碳、导电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绝缘阻隔体的材料选自:有机硅、无机硅、氧化物电介质、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间串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选自金、银、铂、铝、铜、锡、钛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金属氧化物选自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钛、氧化钼、氧化铜、氧化钒、氧化铊、氧化铪、氧化镍、氧化钨、氧化铟、氧化镓、掺铟氧化锡、掺氟氧化锡、掺铝氧化锌、掺镓氧化锌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串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导电单元与纵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串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串联层的向光面的平均粗糙度小于或等于100n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串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串联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纵向导电层的背光面上的修饰膜;
所述修饰膜的材料选自:具有催化作用的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硒化物,碳、碳化物,所述修饰膜作为所述纳米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兆,徐琛,李子峰,
申请(专利权)人: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