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855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4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其包括包括水平设置的引水槽、设置于所述引水槽上的水泵、固定于所述水泵上的抽水管和引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引水槽槽边的过渡槽、设置于所述引水槽内侧壁之间的过滤组件、固定于所述过渡槽上的垃圾处理箱、设置于所述过渡槽内的用于将垃圾清入所述垃圾处理箱的清理组件、驱动所述清理组件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用于将所述引水槽内垃圾导入所述过渡槽的第一过滤板,所述清理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过渡槽内的清理板。本申请具有方便垃圾的清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
本申请涉及水利水电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
技术介绍
城市取水一般采用引水渠,可将高山及丘陵附近的水源引到城内,但是由于采用地表水,河道水流在流经林区、村落或城镇等区域后不可避免的会夹带枯枝树叶、生活垃圾、工业污染物等漂浮物,在漂浮物较多的河道溪流上布置各类引水口,解决拦污、排污工作。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21169021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包括水渠,所述水渠的两侧之间设置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相邻水渠的一侧沿自身长度方向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上端面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若干个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背离连接梁的一侧连接有伸入水面的L形条,所有所述L形条背离固定条的一侧共同连接有过滤网。移动各个滑动块,从而带动L形条将过滤网张开,过滤网伸入水面,过滤网一端位于水面上、另一端位于水面下,水流从过滤网处经过,水面上漂浮的杂物被过滤网过滤。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垃圾虽然被过滤网阻隔,但是垃圾的清除需要操作人员将固定条和过滤网一起提出水面,当垃圾清理完还需要将固定条和过滤网重新安装,此过程操作繁琐且浪费大量时间,存在有垃圾清理不便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方便垃圾的清理,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引水槽、设置于所述引水槽上的水泵、固定于所述水泵上的抽水管和引水管,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引水槽槽边的过渡槽、设置于所述引水槽内侧壁之间的过滤组件、固定于所述过渡槽上的垃圾处理箱、设置于所述过渡槽内的用于将垃圾清入所述垃圾处理箱的清理组件、驱动所述清理组件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用于将所述引水槽内垃圾导入所述过渡槽的第一过滤板,所述清理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过渡槽内的清理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泵将水从抽水管吸入,水从引水管排出到引水槽内,第一过滤板阻隔水中漂浮的垃圾,且第一过滤板使得引水槽内漂浮的垃圾进入过渡槽内,当操作人员启动驱动组件时,驱动组件驱动清理板转动,过滤槽内的垃圾会附着在清理板表面上,清理板转动将带动清理板表面上的垃圾进入垃圾处理箱内,从而方便操作人员清理垃圾。优选的,所述引水槽两侧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燕尾槽、第二燕尾槽,所述第一燕尾槽、第二燕尾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引水槽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燕尾槽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燕尾槽滑移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燕尾槽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燕尾槽滑移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过滤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插接配合,所述驱动组件还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过滤板做往复运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燕尾槽与第一滑块的滑移配合,第二燕尾槽与第二滑块滑移配合,使得位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之间的第一过滤板沿引水槽长度方向移动,驱动组件驱动第一过滤板做往复运动,有利于第一过滤板将引水槽内的垃圾全部导入过渡槽内,防止垃圾在第一过滤板上堆积。且第一过滤板与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可拆卸连接,当第一过滤板出现损坏时,方便操作人员对第一过滤板进行更换。优选的,所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过渡槽上的电机、固定于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转动杆、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杆上的第一锥齿轮、穿设于所述引水槽上的第二转动杆、套设于所述第二转动杆上的第二锥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二转动杆上的转盘、铰接于所述转盘上的第一连接条、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条上的第二连接条,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连接条未铰接的一端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启动电机,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转动杆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一锥齿轮转动使得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第二转动杆转动带动转盘转动,转盘转动使得第一连接条转动,第一连接条转动使得第二连接条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燕尾槽内做往复运动。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条上开设有滑移槽,所述引水槽的内侧壁上固定有滑移柱,所述滑移柱穿设于所述滑移槽内,所述滑移槽与所述滑移柱滑移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柱与滑移槽滑移配合,滑移柱使得第二连接条转动更加稳定,且滑移柱与滑移槽配合限定了第一滑块的往复运动的位移路径。优选的,所述清理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杆上的固定套筒、固定于所述过滤套筒上的定位条,所述定位条与所述清理板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使得固定套筒转动,固定套筒转动使得清理板转动,当清理板旋转出水面时,垃圾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进入垃圾处理箱内,完成对过渡槽内的垃圾清理。优选的,所述过渡槽靠近所述垃圾处理箱的内底面为圆弧形,所述过渡槽圆弧形内底面与所述清理板远离第一转动杆的侧面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清理板从水中转出时,由于清理板远离第一转动杆的侧面与过渡槽圆弧形内底面贴合,减少了清理板和过渡槽内底面之间的空隙,使得清理板可以将过滤槽内的垃圾清理干净。优选的,所述引水槽内设置有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引水槽内的铰接柱、铰接于所述铰接柱的转动板、固定于所述引水槽内侧壁上的用于限制所述转动板转动方向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铰接柱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板垂直于所述引水槽的内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从引水管排出沿引水槽流动时,水流冲击转动板,转动板绕铰接柱发生转动,水流从转动板和引水槽之间的间隙通过,当水流逆流时,固定板阻止转动板发生转动,转动板与引水槽之间没有空隙,从而有利于阻止水流逆流。优选的,所述垃圾处理箱靠近所述过渡槽的一端开设有引导口,所述引导口内底面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倾斜设置,所述垃圾处理箱远离所述过渡槽的一端设置有清理口,所述垃圾处理箱的内底面朝向所述清理口方向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垃圾从清理组件上掉落时,挡板使得落在引导口内侧壁上的垃圾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垃圾处理箱的箱底移动,垃圾处理箱的内底面倾斜设置,防止垃圾在一侧堆积,有利于垃圾朝清理口移动,方便操作人员清理垃圾。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第一过滤板使得引水槽内漂浮的垃圾进入过渡槽内,驱动组件再驱动清理板转动,清理板使得过渡槽中的垃圾进入垃圾处理箱内,从而方便操作人员清理垃圾;当操作人员启动电机,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转动杆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一锥齿轮转动使得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第二转动杆转动带动转盘转动,转盘转动使得第一连接条转动,第一连接条转动使得第二连接条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燕尾槽内做往复运动;当垃圾从清理组件上掉落时,挡板使得落在引导口内侧壁上的垃圾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垃圾处理箱的箱底移动,垃圾处理箱的内底面倾斜设置,防止垃圾在一侧堆积,有利于垃圾朝清理口移动,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引水槽(1)、设置于所述引水槽(1)上的水泵(2)、固定于所述水泵(2)上的抽水管(21)和引水管(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引水槽(1)槽边的过渡槽(3)、设置于所述引水槽(1)内侧壁之间的过滤组件(4)、固定于所述过渡槽(3)上的垃圾处理箱(6)、设置于所述过渡槽(3)内的用于将垃圾清入所述垃圾处理箱(6)的清理组件(5)、驱动所述清理组件(5)转动的驱动组件(7);所述过滤组件(4)包括倾斜设置的用于将所述引水槽(1)内垃圾导入所述过渡槽(3)的第一过滤板(41),所述清理组件(5)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过渡槽(3)内的清理板(5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引水槽(1)、设置于所述引水槽(1)上的水泵(2)、固定于所述水泵(2)上的抽水管(21)和引水管(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引水槽(1)槽边的过渡槽(3)、设置于所述引水槽(1)内侧壁之间的过滤组件(4)、固定于所述过渡槽(3)上的垃圾处理箱(6)、设置于所述过渡槽(3)内的用于将垃圾清入所述垃圾处理箱(6)的清理组件(5)、驱动所述清理组件(5)转动的驱动组件(7);所述过滤组件(4)包括倾斜设置的用于将所述引水槽(1)内垃圾导入所述过渡槽(3)的第一过滤板(41),所述清理组件(5)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过渡槽(3)内的清理板(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槽(1)两侧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燕尾槽(12)、第二燕尾槽(13),所述第一燕尾槽(12)、第二燕尾槽(1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引水槽(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燕尾槽(12)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燕尾槽(12)滑移配合的第一滑块(14),所述第二燕尾槽(13)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燕尾槽(13)滑移配合的第二滑块(15),所述第一过滤板(41)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14)、第二滑块(15)插接配合,所述驱动组件(7)还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过滤板(41)做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固定于所述过渡槽(3)上的电机(71)、固定于所述电机(71)输出轴上的第一转动杆(72)、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杆(72)上的第一锥齿轮(73)、穿设于所述引水槽(1)上的第二转动杆(75)、套设于所述第二转动杆(75)上的第二锥齿轮(74)、固定于所述第二转动杆(75)上的转盘(76)、铰接于所述转盘(76)上的第一连接条(77)、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条(77)上的第二连接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寅杨培培胡亚兰曹卫林汪文兵臧学东张强李迅刘关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万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