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水源点的无坝自净化取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4227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外水源点的无坝自净化取水装置,包括野外水源点和设置在野外水源点内的水池,水池包括池底、两个连接侧壁、一个上游侧壁和一个下游侧壁,池底通过锚钉锚接在野外水源点的底部,连接侧壁上设置有排沙管、排沙阀、排沙泵、取水管、取水阀和取水泵,在两个连接侧壁朝向野外水源点上游的一侧各自向外延伸有一个导流墙,连接侧壁和相应导流墙上端的外侧设置有凸起的导流条,水池的敞口端为倾斜结构,水池的上端设置有筛板,筛板上沿野外水源点的水流方向加工有多排漏水孔。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筑坝截水,维护成本低,保持水源的清洁稳定,能长期正常的对野外水源点进行无坝自净化取水,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外水源点的无坝自净化取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野外取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野外水源点的无坝自净化取水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绝大多数水资源都集中在山区,加强山区水资源开发,对山区农业、电力、旅游业等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山区的水资源除地下水之外,野外的水源点多以湖泊、山沟溪流、河流等方式存在,目前,对于这些野外水源点的取水方式主要是通过建设拦河坝,并设置进水直栅滤网、沉淀池等,但由于受到野外气候及自然条件的限制,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随着季节的变化,尤其是在秋冬季节,树木会产生大量的落叶和枯枝,加之碎石、泥污等杂物繁多,难以保证水源的清洁稳定的同时,又往往会对滤网造成堵塞,影响取水的正常进行;二是我国气候变化较大,尤其是到了雨季,由于水量的急剧增加,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洪水,拦河坝存在被洪水冲垮的危险;三是拦河坝、滤网、沉淀池等取水设施的结构复杂,施工的工程量较大,为了保证取水作业的长期顺畅进行,还必须对这些取水设施进行维护,取水成本较高。因此,研制开发一种水源清洁稳定,维护成本较低,能长期正常取水的野外水源点的无坝自净化取水装置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源清洁稳定,维护成本较低,能长期正常取水的野外水源点的无坝自净化取水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野外水源点和设置在野外水源点内的水池,水池的上端为敞口端,水池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水池包括池底和四个侧壁,四个侧壁沿池底的边缘呈合围结构,四个侧壁包括两个连接侧壁、一个上游侧壁和一个下游侧壁,连接侧壁平行于野外水源点的水流方向,上游侧壁位于野外水源点的上游位置,下游侧壁位于野外水源点的下游位置,池底通过锚钉锚接在野外水源点的底部,其中一个连接侧壁的下部设置有排沙管,排沙管上依次设置有排沙阀和排沙泵,其中一个连接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取水管,取水管上依次设置有取水阀和取水泵,在两个连接侧壁朝向野外水源点上游的一侧各自向外延伸有一个导流墙,连接侧壁和相应导流墙上表面的外侧设置有凸起的导流条,水池的敞口端为倾斜结构,上游侧壁的高度大于下游侧壁的高度,水池的上端设置有筛板,筛板上沿野外水源点的水流方向加工有多排漏水孔。水池的敞口端加工有矩形下沉槽,矩形下沉槽内嵌装有筛架,筛架包括矩形框和等间距设置在矩形框内的多条加强横档,矩形框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螺杆,筛板活动穿装在螺杆上后通过螺母紧固连接。进一步的,水箱和导流墙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进一步的,锚钉为L形或T形。进一步的,水池敞口端的倾斜角度为30~60°。进一步的,导流墙的截面形状为弧形。进一步的,多排漏水孔依次交错布置。进一步的,漏水孔的孔径为5~15mm。本技术适用于山沟、河渠等野外水源点的净化取水,根据山沟、河渠等野外水源点的宽窄、正常来水的大小等实际情况,将本技术设置在野外水源点的中央、一侧或是分流口等处,实施点沿水流方向3米应有大于0.5米的落差为宜,本技术的净化取水过程是:导流墙和导流条对野外水源点上游的水流进行引导和汇聚,改变水流方向使其流到筛板上,水流因水的粘滞性附着在筛板的上表面上流动,流经漏水孔时,水和细沙粒在重力的作用下漏至筛板下方的水池内,其中较大的砂石因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不能从漏水孔漏下,且由于筛板是倾斜设置的,在水流冲击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这些较大的砂石就会沿筛板上表面加速滑落到野外水源点的下游,而落叶枯枝等杂物则会在水流冲击的作用下向野外水源点的下游排出,在上述过程中,过滤得到的水储存在水池内,并在水池内进行沉淀净化,沉淀的细沙粒落于水池的底部,这时开启取水阀和取水泵,即可将净化后的水排出使用,而当水池底部沉淀的细沙粒高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开启排沙阀和排沙阀,将积沙排出。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无需筑坝截水,消除了拦河坝被洪水冲垮的危险,可大幅降低取水的维护成本,在取水时,可自动对水中的砂石、落叶、枯枝等杂物进行过滤净化,保持水源的清洁稳定,能长期正常的对野外水源点进行无坝自净化取水,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水池和导流墙13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筛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筛架和筛板14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野外水源点,2-池底,3-连接侧壁,4-上游侧壁,5-下游侧壁,6-锚钉,7-排沙管,8-排沙阀,9-排沙泵,10-取水管,11-取水阀,12-取水泵,13-导流墙,14-筛板,15-漏水孔,16-矩形下沉槽,17-矩形框,18-加强横档,19-螺杆,20-螺母,21-导流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包括野外水源点1和设置在野外水源点1内的水池,水池的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水池的上端为敞口端,水池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水池包括池底2和四个侧壁,四个侧壁沿池底2的边缘呈合围结构,四个侧壁包括两个连接侧壁3、一个上游侧壁4和一个下游侧壁5,连接侧壁3平行于野外水源点1的水流方向,上游侧壁4位于野外水源点1的上游位置,下游侧壁5位于野外水源点1的下游位置,池底2通过锚钉6锚接在野外水源点1的底部,其中一个连接侧壁3的下部设置有排沙管7,排沙管7上依次设置有排沙阀8和排沙泵9,其中一个连接侧壁3的上部设置有取水管10,取水管10上依次设置有取水阀11和取水泵12,在两个连接侧壁3朝向野外水源点1上游的一侧各自向外延伸有一个导流墙13,连接侧壁3和相应导流墙13上表面的外侧设置有凸起的导流条21,一般导流条21的宽度为100mm,高150mm即可,水池的敞口端为倾斜结构,上游侧壁4的高度大于下游侧壁5的高度,水池的上端设置有筛板14,筛板14上沿野外水源点1的水流方向加工有多排漏水孔15。本技术适用于山沟、河渠等野外水源点1的净化取水,根据山沟、河渠等野外水源点1的宽窄、正常来水的大小等实际情况,将本技术设置在野外水源点1的中央、一侧或是分流口等处,实施点沿水流方向3米有大于0.5米的落差为宜,本技术的净化取水过程是:导流墙13和导流条21对野外水源点1上游的水流进行引导和汇聚,改变水流方向使其流到筛板14上,水流因水的粘滞性附着在筛板14的上表面上流动,流经漏水孔15时,水和细沙粒在重力的作用下漏至筛板14下方的水池内,其中较大的砂石因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不能从漏水孔15漏下,且由于筛板14是倾斜设置的,在水流冲击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这些较大的砂石就会沿筛板14上表面加速滑落到野外水源点1的下游,而落叶枯枝等杂物由于质量较轻,会在水流冲击的作用下向野外水源点1的下游排出,在上述过程中,过滤得到的水储存在水池内,并在水池内进行沉淀净化,沉淀的细沙粒落于水池的底部,这时开启取水阀11和取水泵12,即可将净化后的水排出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外水源点的无坝自净化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野外水源点(1)和设置在野外水源点(1)内的水池,所述水池的上端为敞口端,水池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水池包括池底(2)和四个侧壁,四个侧壁沿池底(2)的边缘呈合围结构,四个侧壁包括两个连接侧壁(3)、一个上游侧壁(4)和一个下游侧壁(5),所述连接侧壁(3)平行于野外水源点(1)的水流方向,上游侧壁(4)位于野外水源点(1)的上游位置,下游侧壁(5)位于野外水源点(1)的下游位置,所述池底(2)通过锚钉(6)锚接在野外水源点(1)的底部,其中一个连接侧壁(3)的下部设置有排沙管(7),排沙管(7)上依次设置有排沙阀(8)和排沙泵(9),其中一个连接侧壁(3)的上部设置有取水管(10),取水管(10)上依次设置有取水阀(11)和取水泵(12),在两个连接侧壁(3)朝向野外水源点(1)上游的一侧各自向外延伸有一个导流墙(13),所述连接侧壁(3)和相应导流墙(13)上表面的外侧设置有凸起的导流条(21),所述水池的敞口端为倾斜结构,上游侧壁(4)的高度大于下游侧壁(5)的高度,所述水池的上端设置有筛板(14),所述筛板(14)上沿野外水源点(1)的水流方向加工有多排漏水孔(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水源点的无坝自净化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野外水源点(1)和设置在野外水源点(1)内的水池,所述水池的上端为敞口端,水池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水池包括池底(2)和四个侧壁,四个侧壁沿池底(2)的边缘呈合围结构,四个侧壁包括两个连接侧壁(3)、一个上游侧壁(4)和一个下游侧壁(5),所述连接侧壁(3)平行于野外水源点(1)的水流方向,上游侧壁(4)位于野外水源点(1)的上游位置,下游侧壁(5)位于野外水源点(1)的下游位置,所述池底(2)通过锚钉(6)锚接在野外水源点(1)的底部,其中一个连接侧壁(3)的下部设置有排沙管(7),排沙管(7)上依次设置有排沙阀(8)和排沙泵(9),其中一个连接侧壁(3)的上部设置有取水管(10),取水管(10)上依次设置有取水阀(11)和取水泵(12),在两个连接侧壁(3)朝向野外水源点(1)上游的一侧各自向外延伸有一个导流墙(13),所述连接侧壁(3)和相应导流墙(13)上表面的外侧设置有凸起的导流条(21),所述水池的敞口端为倾斜结构,上游侧壁(4)的高度大于下游侧壁(5)的高度,所述水池的上端设置有筛板(14),所述筛板(14)上沿野外水源点(1)的水流方向加工有多排漏水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水源点的无坝自净化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鲁布革水力发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