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润滑挖掘机动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853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润滑挖掘机动臂,包括底板、侧板、顶板、前支座、后支座以及油缸座,所述侧板安装在底板上方前后两端,所述顶板安装在侧板上方,所述前支座安装在侧板左侧,所述后支座安装在侧板右侧,所述油缸座固定安装在顶板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挖掘机动臂技术领域,本案设计内部结构简单,通过设有的润滑打油结构,将各个注油口进行连接在一起,从而通过一个导油管进行导油,然后同时进行对多个注油口进行注油,从而使得注油更加的方便,提高注油效果,且通过在内部设有加强板和加强筋,可以对动臂进行加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润滑挖掘机动臂
本技术涉及挖掘机动臂
,具体为一种自润滑挖掘机动臂。
技术介绍
挖掘机动臂是挖掘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因此,挖掘机动臂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挖掘机能否正常工作,挖掘机动臂包括动臂臂身、前叉以及尾座,其中,前叉和尾座都采用铸件整体铸造而成,然后再与动臂臂身焊接在一起,前叉用于将动臂臂身与挖掘机斗杆连接在一起,后座用于将动臂臂身与挖掘机机身连接在一起,但是在挖掘机动臂进行使用的时候,需要进行对其内部进行润滑处理,向其注入黄油,但是由于动臂上的注油口有多个,需要一个一个的进行注入,十分的缓慢,不方便,为此我们设计一种自润滑挖掘机动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润滑挖掘机动臂,解决了现有的不足之处,在挖掘机动臂进行使用的时候,需要进行对其内部进行润滑处理,向其注入黄油,但是由于动臂上的注油口有多个,需要一个一个的进行注入,十分的缓慢,不方便。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润滑挖掘机动臂,包括底板、侧板、顶板、前支座、后支座以及油缸座,所述侧板安装在底板上方前后两端,所述顶板安装在侧板上方,所述前支座安装在侧板左侧,所述后支座安装在侧板右侧,所述油缸座固定安装在顶板上方,所述前支座、后支座以及油缸座上设有注油口,所述注油口上设有润滑打油结构;所述润滑打油结构,包括:第一注油管、第二注油管、第三注油管、四通、导油管以及连接口;所述第一注油管与前支座上的注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注油管贯穿侧板左侧,所述第二注油管与后支座上的注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注油管贯穿侧板右侧,所述第三注油管与油缸座上的注油口连通,所述四通的三个口分别与第一注油管、第二注油管以及第三注油管连通,所述导油管与四通的另一个口连通,所述导油管贯穿顶板,所述连接口安装在导油管端部。优选的,所述第一注油管、第二注油管以及第三注油管上均设有固定架。优选的,所述侧板内部左侧设有一对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加强筋。优选的,所述侧板内部右侧设有一对第二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强筋。优选的,所述四通为一端大、三端小。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与侧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润滑挖掘机动臂。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案设计内部结构简单,通过设有的润滑打油结构,将各个注油口进行连接在一起,从而通过一个导油管进行导油,然后同时进行对多个注油口进行注油,从而使得注油更加的方便,提高注油效果,且通过在内部设有加强板和加强筋,可以对动臂进行加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自润滑挖掘机动臂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自润滑挖掘机动臂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一种自润滑挖掘机动臂的局部放大示意图A。图中:1-底板;2-侧板;3-顶板;4-前支座;5-后支座;6-油缸座;7-注油口;8-第一注油管;9-第二注油管;10-第三注油管;11-四通;12-导油管;13-连接口;14-固定架;15-第一加强板;16-第一加强筋;17-第二加强板;18-第二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的零部件依次进行连接,具体连接以及操作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润滑挖掘机动臂,包括底板1、侧板2、顶板3、前支座4、后支座5以及油缸座6,侧板2安装在底板1上方前后两端,顶板3安装在侧板2上方,前支座4安装在侧板2左侧,后支座5安装在侧板2右侧,油缸座6固定安装在顶板3上方,前支座4、后支座5以及油缸座6上设有注油口7,注油口7上设有润滑打油结构;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底板1、侧板2以及顶板3相互连接固定,从而形成动臂箱体,前支座4用于进行与斗杆进行连接,后支座5用于进行与机架进行连接,油缸座6用于进行固定连接液压油缸,注油口7用于进行注入润滑油,从而增强润滑效果,注油口7上设有润滑打油结构,润滑打油结构用于进行向注油口7内注入润滑油,使得润滑油注入更加方便。润滑打油结构,包括:第一注油管8、第二注油管9、第三注油管10、四通11、导油管12以及连接口13;第一注油管8与前支座4上的注油口7连通,第一注油管8贯穿侧板2左侧,第二注油管9与后支座5上的注油口7连通,第二注油管9贯穿侧板2右侧,第三注油管10与油缸座6上的注油口7连通,四通11的三个口分别与第一注油管8、第二注油管9以及第三注油管10连通,导油管12与四通11的另一个口连通,导油管12贯穿顶板3,连接口13安装在导油管12端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注油管8、第二注油管9、第三注油管10用于进行输送润滑油,四通11用于进行连接第一注油管8、第二注油管9、第三注油管10和导油管12,导油管12用于润滑油的注入,连接口13用于进行与自动打黄油机进行连接,从而向导油管12内注入润滑油。具体实施方式为,首先,通过连接口13将其与动打黄油机进行连接,然后通过导油管12进行输送,然后由四通11分别将润滑油输送到第一注油管8、第二注油管9以及第三注油管10从而进行对动臂进行润滑,可以大大的方便润滑油的注入,提高注入的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的,第一注油管8、第二注油管9以及第三注油管10上均设有固定架14,固定架14用于进行对第一注油管8、第二注油管9以及第三注油管10进行固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的,侧板2内部左侧设有一对第一加强板15,第一加强板15之间连接有第一加强筋16,通过设有的第一加强板15和第一加强筋16用于进行对动臂进行加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的,侧板2内部右侧设有一对第二加强板17,第二加强板17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强筋18,通过设有的第二加强板17和第二加强筋18可以进行对动臂进行加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的,四通11为一端大、三端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的,第一加强板15和第二加强板17与侧板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润滑挖掘机动臂,包括底板(1)、侧板(2)、顶板(3)、前支座(4)、后支座(5)以及油缸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安装在底板(1)上方前后两端,所述顶板(3)安装在侧板(2)上方,所述前支座(4)安装在侧板(2)左侧,所述后支座(5)安装在侧板(2)右侧,所述油缸座(6)固定安装在顶板(3)上方,所述前支座(4)、后支座(5)以及油缸座(6)上设有注油口(7),所述注油口(7)上设有润滑打油结构;/n所述润滑打油结构,包括:第一注油管(8)、第二注油管(9)、第三注油管(10)、四通(11)、导油管(12)以及连接口(13);/n所述第一注油管(8)与前支座(4)上的注油口(7)连通,所述第一注油管(8)贯穿侧板(2)左侧,所述第二注油管(9)与后支座(5)上的注油口(7)连通,所述第二注油管(9)贯穿侧板(2)右侧,所述第三注油管(10)与油缸座(6)上的注油口(7)连通,所述四通(11)的三个口分别与第一注油管(8)、第二注油管(9)以及第三注油管(10)连通,所述导油管(12)与四通(11)的另一个口连通,所述导油管(12)贯穿顶板(3),所述连接口(13)安装在导油管(12)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润滑挖掘机动臂,包括底板(1)、侧板(2)、顶板(3)、前支座(4)、后支座(5)以及油缸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安装在底板(1)上方前后两端,所述顶板(3)安装在侧板(2)上方,所述前支座(4)安装在侧板(2)左侧,所述后支座(5)安装在侧板(2)右侧,所述油缸座(6)固定安装在顶板(3)上方,所述前支座(4)、后支座(5)以及油缸座(6)上设有注油口(7),所述注油口(7)上设有润滑打油结构;
所述润滑打油结构,包括:第一注油管(8)、第二注油管(9)、第三注油管(10)、四通(11)、导油管(12)以及连接口(13);
所述第一注油管(8)与前支座(4)上的注油口(7)连通,所述第一注油管(8)贯穿侧板(2)左侧,所述第二注油管(9)与后支座(5)上的注油口(7)连通,所述第二注油管(9)贯穿侧板(2)右侧,所述第三注油管(10)与油缸座(6)上的注油口(7)连通,所述四通(11)的三个口分别与第一注油管(8)、第二注油管(9)以及第三注油管(10)连通,所述导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尚李亚琪冯志浩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博斯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