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排湿装置的换热组件、排湿装置、干衣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839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排湿装置的换热组件,换热件本体设有冷却部;冷却部包括容腔、若干隔板;相邻两隔板分别交错连接于容腔两相对的内侧壁;若干隔板分别垂直于所述容腔一侧内壁;若干隔板与容腔内轮廓共同形成冷却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排湿装置及干衣机。冷却部通过若干隔板设置于冷却部的容腔内,若干隔板与容腔内轮廓共同形成冷却通道,增加冷却通道用以容纳冷却介质的空间,进而增加冷却介质与冷却通道的接触面积,提高与湿热空气的换热效果,且控制冷却通道占用换热件本体的空间,有利于冷却部的小型化设计。若干隔板均垂直于容腔一侧轮廓,相邻两隔板形成的通道任意横截面相同,以使冷却介质在冷却通道内流动平缓,降低噪音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排湿装置的换热组件、排湿装置、干衣机
本技术涉及家电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排湿装置的换热组件、排湿装置、干衣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干衣机的要求不仅仅是清洗,由于天气因素,如梅雨季节,衣物清洗后晾干时间较长,部分用户还需要能将衣物烘干的干衣机。目前市场上的干衣机通过加热器加热形成热空气,通过风机将热空气通入干衣筒里,热空气可带走潮湿衣物表面或内部的水分,进而达到干燥潮湿衣物,而形成的湿热空气从内筒出气口排出,若直接将内筒排出的湿热空气排至干衣机外,会对干衣机所处环境湿度、温度影响较大。现有干衣机,会对湿热空气进行去湿降温处理,通常会采用冷却水对湿热空气进行冷却,常用的容纳冷却水的冷却通道为了保持一定的冷却效果,冷却通道设计为弯道结构,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排湿装置的换热组件,增大冷却通道空间的同时降低冷却通道占用冷却部的空间,有利于冷却部的小型化设计。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排湿装置的换热组件,包括设置于排湿装置本体内的换热件本体,所述换热件本体设有用以容纳冷却介质的冷却部,以吸收接触所述冷却部的湿热空气的热量;所述冷却部包括容腔、若干隔板;其中,若干所述隔板分别位于所述容腔内;相邻两所述隔板分别交错连接于所述容腔两相对的内侧壁;若干所述隔板分别垂直于所述容腔一侧内壁;若干所述隔板与所述容腔内轮廓共同形成用以供冷却介质通过的冷却通道。优选地,相邻两所述隔板末端沿垂直于所述隔板的方向相交错。优选地,若干所述隔板末端分别与所述容腔位置相对应的侧轮廓之间的间距相等。优选地,若干隔板等间距排布。优选地,相邻两隔板之间的间距沿朝向冷却介质出口方向逐渐增加。优选地,所述冷却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弯曲状的冷却通道。优选地,所述冷却部开口的外轮廓抵靠于所述排湿装置本体的壳体内壁,以形成封闭的冷却通道。优选地,所述隔板高度小于所述容腔周侧轮廓的高度。优选地,所述换热件包括若干空气通道,用以容纳湿热空气。优选地,所述隔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空气通道所在平面相交。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湿装置,包括设置于干衣机本体内的排湿装置本体,用于冷凝除湿,所述排湿装置本体包括:壳体,设有用以容纳换热件本体的空腔;如上所述的换热件本体;干衣机本体的干衣筒产生的湿热空气进入所述空腔内并接触所述换热件本体,所述冷却通道内的冷却介质吸收湿热空气的热量,湿热空气经冷却后冷凝进行除湿,经除湿后的空气自排湿装置本体的出气口排出至干衣机本体外。优选地,所述排湿装置本体设有用以将所述空腔分隔成两个区域的分隔件;所述冷却部、湿热空气分别位于所述分隔件两侧。优选地,所述冷却部朝向湿热空气的第一壁周侧与所述空腔轮廓相抵靠,以形成所述分隔件。优选地,所述冷却部位于所述换热件本体的空气通道上方。本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干衣机,包括用以执行烘干的干衣机本体,所述干衣机本体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排湿装置的排湿装置本体。优选地,所述干衣机本体包括冷凝器;所述排湿装置本体的排水口与所述冷凝器连通,以导入所述冷凝器内作为冷却介质。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排湿装置的换热组件,换热件本体的冷却部通过若干隔板设置于冷却部的容腔内,若干隔板与容腔内轮廓共同形成冷却通道,增加冷却通道用以容纳冷却介质的空间,进而增加冷却介质与冷却通道的接触面积,提高与湿热空气的换热效果,且控制冷却通道占用换热件本体的空间,有利于冷却部的小型化设计。若干隔板均垂直于容腔一侧轮廓,相邻两隔板形成的通道任意横截面相同,以使冷却介质在冷却通道内流动平缓,降低噪音的产生。进一步地,若干隔板等间距排布,以使冷却介质在冷却通道内流动时,从一个通道拐弯后进入下一个通道内时,不会因相邻两通道大小不一样而造成紊流,进而降低噪音的产生。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排湿装置,排湿装置本体将干衣筒产生的湿热空气冷却,降低湿热空气温度的同时使得湿热空气内的水分冷凝成冷凝水而除去,经冷却除湿后空气排出至干衣机本体外部环境内,避免直接将干衣筒产生的温度、湿度较高的湿热空气直接排入干衣机本体外部环境内,而导致环境的温度及湿度的增加,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将干衣筒产生的湿热空气经过冷却除湿后排出干衣机本体外,除湿后的空气无需再内循环使用,加快烘干程序。进一步地,排湿装置本体可与冷凝器共同配合以对干衣筒产生的湿热空气进程降温除湿处理。本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换热件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排湿装置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排湿装置本体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排湿装置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排湿装置本体;10、壳体;11、空腔;111、安装部;12、进气口;13、出气口;14、冷却介质入口;15、排水口;16、第一壳体;17、第二壳体;20、换热件;21、冷却部;211、隔板;212、冷却通道;214、第一壁;2141、安装孔;22、空气通道;23、翅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排湿装置的换热组件,如图1、图2所示,包括设置于排湿装置本体1内的换热件本体20,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排湿装置的换热组件,包括设置于排湿装置本体(1)内的换热件本体(2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本体(20)设有用以容纳冷却介质的冷却部(21),以吸收接触所述冷却部(21)的湿热空气的热量;所述冷却部(21)包括容腔、若干隔板(211);其中,若干所述隔板(211)分别位于所述容腔内;/n相邻两所述隔板(211)分别交错连接于所述容腔两相对的内侧壁;若干所述隔板(211)分别垂直于所述容腔一侧内壁;/n若干所述隔板(211)与所述容腔内轮廓共同形成用以供冷却介质通过的冷却通道(2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排湿装置的换热组件,包括设置于排湿装置本体(1)内的换热件本体(2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本体(20)设有用以容纳冷却介质的冷却部(21),以吸收接触所述冷却部(21)的湿热空气的热量;所述冷却部(21)包括容腔、若干隔板(211);其中,若干所述隔板(211)分别位于所述容腔内;
相邻两所述隔板(211)分别交错连接于所述容腔两相对的内侧壁;若干所述隔板(211)分别垂直于所述容腔一侧内壁;
若干所述隔板(211)与所述容腔内轮廓共同形成用以供冷却介质通过的冷却通道(2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湿装置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隔板(211)末端沿垂直于所述隔板(211)的方向相交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湿装置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隔板(211)末端分别与所述容腔位置相对应的侧轮廓之间的间距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湿装置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若干隔板(211)等间距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湿装置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隔板(211)之间的间距沿朝向冷却介质出口(213)方向逐渐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湿装置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21)设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弯曲状的冷却通道(2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湿装置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21)开口的外轮廓抵靠于所述排湿装置本体(1)的壳体(10)内壁,以形成封闭的冷却通道(2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湿装置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11)高度小于所述容腔周侧轮廓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李宁宁杨骏崔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