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8379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布匹染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流道,包括底板和调节板,底板和调节板上下对应设置,底板和调节板沿纵向方向开设有多个折叠槽,底板固定在下壳体上,调节板固定在上壳体上,调节板在上壳体的下方,在实际使用时,通过控制带动布匹进入流道的流体流速和带动布匹从流道流出的流体流速,能够使布匹堆叠在底板和调节板之间,而布匹在堆叠的过程中布匹之间会进行摩擦,布匹之间进行摩擦可以将布匹中缠绕在一起的纤维分开,使布匹柔顺;另外通过将底板和调节板设置为凹凸形状,可以增加布料在中间流道的流动长度,不用将底板和调节板的长度设置过大,降低整机的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道
本技术涉及布匹染整
,具体涉及一种流道。
技术介绍
在布匹染整
,为了使布匹垂顺和蓬松,常使用滚筒式的砂洗机对布匹进行砂洗。而滚筒式的砂洗机由于是小匹量砂洗、效率低、砂洗过程中布与布之间的摩檫力不均匀和砂洗后的布匹一致性较差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如果使用平幅式砂洗机对布匹砂洗,需要解决以下问题:由于布匹在平幅式砂洗机内沿布匹的宽度方向是需要铺开的,而目前缺少一种流道能够使布匹在运动时沿宽度方向是铺开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是提供了一种流道,当该流道应用在平幅式砂洗机时能够使布匹沿其宽度方向为铺开状态。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道,包括底板和调节板,底板和调节板上下对应设置,底板和调节板在布料输送方向的截面为凹凸形状。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底板固定在下壳体上,调节板固定在上壳体上,调节板在上壳体的下方。更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包括至少一个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的固定端安装在上壳体上,伸缩装置的伸缩端与调节板连接。通过伸缩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底板与调节板之间的距离。其中,伸缩装置包括升降轴、升降螺母、紧固螺母、密封垫、密封盖和旋转把手,升降轴的底部与调节板连接,升降轴从下往上分别与升降螺母和紧固螺母螺接,升降螺母固定在上壳体上,密封垫位于升降螺母和上壳体之间,密封盖套在升降螺母上,旋转把手安装在升降螺母上。更进一步地,上壳体顶部安装有左开门和右开门。当底板与调节板之间的距离调整完毕,通过左开门或者右开门可以防止外界异物落入到上壳体上。更进一步地,下壳体在布匹的进口处和出口处分别设有左接口板和右接口板,左接口板和右接口板分别与流道接头连接,流道接头上开设有穿布孔。更进一步地,下壳体安装在底座上,底座外围设有底罩壳。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底板和调节板的前端以及底板和调节板的后端分别安装有滑轮。通过滑轮可以避免底板和调节板因为接触或者碰撞而产生尖刺,进而防止布匹在输送时因为尖刺而刮坏,另外通过滑轮方便调节板挪移。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底板和调节板的前端分别与前接口板连接,底板和调节板的后端分别与后接口板连接,前接口板背离底板的一面和后接口板背离底板的一面分别连接有罩壳,罩壳背离底板的一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出水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流体带动布匹在底板和调节板之间穿过时,部分流体会先从流道接头流向两个罩壳,再从罩壳上的出水管流出,而这个过程中,流出的流体相当于给布匹施加一个横向张力,能够使布匹更好地张开。更进一步地,罩壳的底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出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分别与出水管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当本技术应用在平幅式砂洗机上时,通过控制带动布匹进入流道的流体流速和带动布匹从流道流出的流体流速,能够使布匹堆叠在底板和调节板之间,而布匹在堆叠的过程中布匹之间会进行摩擦,布匹之间进行摩擦可以将布匹中缠绕在一起的纤维分开,使布匹柔顺;另外通过将底板和调节板设置为凹凸形状,可以增加布料在流道内的流动长度,不用将底板和调节板的长度设置过大,进而降低整机的安装空间;另外通过在底板和调节板的前端安装罩壳并在罩壳上开设出水口,当流体带动布匹从底板和调节板之间通过时,部分流体会从两罩壳上的出水口流出,这个过程中流出的流体相当于给布匹施加了一个横向张力,能够使布匹在底板和调节板之间沿布匹的宽度方向始终是张开的;最后通过在调节板和底板上安装滑轮,不仅便于挪移安装,还能防止安装过程中底板和调节板因为接触或者碰撞而产生尖刺,进而避免布匹在输送时因为尖刺而刮坏。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的下壳体、底板、前接口板和后接口板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的底板、调节板、上壳体、下壳体、左接口板、右接口板和流道接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下壳体与底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底座与底罩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下壳体上设置前接口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前接口板与罩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罩壳底面连接的第三出水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中的流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中的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调节板,3、下壳体,4、上壳体,5、伸缩装置,6、左接口板,7、右接口板,8、流道接头,9、穿布孔,10、前接口板,11、后接口板,12、底座,13、底罩壳,14、罩壳,15、第一出水管,16、第二出水管,17、第三出水管,18、第四出水管,19、气动球阀,20、左开门,21、右开门,22、滑轮,23、折叠槽,50、密封盖,51、螺钉,52、升降轴,53、升降螺母,54、紧固螺母,55、旋转把手,56、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9所示,一种流道,包括底板1和调节板2,底板1和调节板2上下对应设置,底板1和调节板2沿纵向方向开设有多个折叠槽23。其中折叠槽23沿布匹输送方向即横向方向的截面可以是三角形、矩形、或者其余多边形,所有折叠槽23在底板1和调节板2上可以平行等间隔的设置,也可根据实际需求分布。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底板1固定在下壳体3上,调节板2固定在上壳体4上,调节板2在上壳体4的下方。为便于布匹从底板1和调节板2之间通过,下壳体3在布匹的进口处和出口处分别设有左接口板6和右接口板7,左接口板6和右接口板7分别与流道接头8连接,流道接头8上开设有穿布孔9。在实际使用时布匹分别从两穿布孔9进入和进出。为了根据布匹厚度和尺寸大下调节底板1和调节板2之间的距离,上壳体4上安装有至少一个伸缩装置5,伸缩装置5的固定端安装在上壳体4上,伸缩装置5的伸缩端与调节板2连接。参照图2和图9,本实施例中,上壳体4上安装有九个伸缩装置5,伸缩装置5包括升降轴52、升降螺母53、紧固螺母54、密封垫56、密封盖50和旋转把手55,升降轴52的底部通过螺钉51与调节板2连接,升降轴52从下往上分别与升降螺母53和紧固螺母54螺接,升降螺母53固定在上壳体4上,密封垫56位于升降螺母56和上壳体4之间,密封盖50套在升降螺母53上,旋转把手55安装在升降螺母53上。在实际使用时,松开紧固螺母54,通过旋转把手55可以调节升降螺母53与调节板2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调节板2与底板1之间的距离,调节完成后再使用紧固螺母54紧固。可选的,伸缩装置5也可采用气缸,或者使用电机和丝杆,通过电机的转动或者气缸的伸缩来带动调节板2上升或者下降。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下壳体3的底部固定在底座12上,参照图4,底座12的外围设有底罩壳13。另外为了防止实际安装时底板1和调节板2因为接触或者碰撞产生的摩擦损伤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调节板(2),所述底板(1)和调节板(2)上下对应设置,所述底板(1)和调节板(2)沿布料运动方向的截面为凹凸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调节板(2),所述底板(1)和调节板(2)上下对应设置,所述底板(1)和调节板(2)沿布料运动方向的截面为凹凸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固定在下壳体(3)上,所述调节板(2)固定在上壳体(4)上,所述调节板(2)在所述上壳体(4)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伸缩装置(5),所述伸缩装置(5)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上壳体(4)上,所述伸缩装置(5)的伸缩端与所述调节板(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5)包括升降轴(52)、升降螺母(53)、紧固螺母(54)、密封垫(56)、密封盖(50)和旋转把手(55),所述升降轴(52)的底部与所述调节板(2)连接,所述升降轴(52)从下往上分别与所述升降螺母(53)和紧固螺母(54)螺接,所述升降螺母(53)固定在所述上壳体(4)上,所述密封垫(56)位于升降螺母(53)和上壳体(4)之间,所述密封盖(50)套在所述升降螺母(53)上,所述旋转把手(55)安装在所述升降螺母(53)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科俭金立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