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离合器结合速度的试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795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离合器结合速度的辅助工具,辅助工具包括进油管、三通管头一、分液管一、分液管二、三通管头二、出油管;所述进油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油管连接头,进油管的另外一端通过三通管头一分别连接有分液管一和分液管二的一端;分液管一和分液管二远离三通管头一的一端通过三通管头二连接有出油管;出油管远离三通管头二的一端连接有出油管连接头;分液管一上设置有单向阀,且单向阀从进液管向出液管的方向导通;分液管二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单向阀只允许助力油从进油管方向流至出油管,而分液管二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通过调节流量调节阀,能够调节助力油回流时的流量,以此来控制离合器的结合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离合器结合速度的试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检测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控制离合器结合速度的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离合器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汽车起步平稳、运行过程中换挡、防止传动系统过载以及降低振动冲击。在汽车动力性能测试过程中,需要对传动轴可靠性进行试验,过程中需要多次控制离合器开启和结合,但是这个操作目前的主要做法是通过驾驶员的操作来进行的。在试验过程中,驾驶员通过自己的经验,踩踏和放开离合器踏板,这样的做法虽然能够进行试验,但是每一次操作无法保证一致性,对驾驶员的操作的熟练度要求非常高,很难保证试验的质量。现有的技术中,CN203584588U公开了一种手动挡车辆起步辅助装置,其通过电磁开关控制伸缩柱体来控制离合器踏板的回弹速度,以此来控制离合器的结合速度,但是离合器总泵和离合器分离泵内的助力油的回流速度还是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在不同车况的情况下,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同时这种结构和无法定量化的调节助力油的回流速度,不适用于动力性能试验。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离合器结合速度的试验方法,通过在离合器总泵和离合器分泵之间设置分液管一和分液管二,分液管一上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只允许助力油从进油管方向流至出油管,而分液管二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通过调节流量调节阀,能够调节助力油回流时的流量,以此来控制离合器的结合速度。(二)技术方案一种控制离合器结合速度的辅助工具,辅助工具包括进油管、三通管头一、分液管一、分液管二、三通管头二、出油管;所述进油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油管连接头,进油管的另外一端通过三通管头一分别连接有分液管一和分液管二的一端;分液管一和分液管二远离三通管头一的一端通过三通管头二连接有出油管;出油管远离三通管头二的一端连接有出油管连接头;分液管一上设置有单向阀,且单向阀从进液管向出液管的方向导通;分液管二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通过流量调节阀能够调节经过分液管二的流量。单向阀为电磁单向阀,单向阀外接有电磁控制器;电磁单向阀控制单向阀开闭。所述进液管连接头与离合器总泵连接;所述出液管连接头与离合器分泵连接。流量调节阀采用旋钮调节或者气压调节。一种控制离合器结合速度的方法,采用权利要求-任意一项所述的辅助工具,其步骤包括:S1:准备辅助工具1,将进油管11接在离合器总泵2上,将出油管16接在离合器分泵3上,开启单向阀13;S2:驾驶员踩踏离合器踏板,执行离合器分离动作,启动车辆;S3:通过调节流量调节阀141,控制助力油的回流量和回流速度,从而控制离合器的结合速度;S4:待发动机转速达到发动机转速的要求为3000-4000rpm后,松开离合器踏板,因分液管一13上为单向阀131,助力油从分液管二14回流。(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离合器结合速度的试验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分液管一和分液管二,分液管一上设置单向阀,分液管二上设置流量调节阀,单向阀只允许助力油从进油管方向流至出油管,通过调节流量调节阀,能够调节助力油回流时的流量,以此来控制离合器的结合速度,此方法能够适用于不同工况、不同要求的离合器结合速度的调节,适用范围更宽;2、设置流量调节阀,能够调整助力油的回流速度,且流量调节阀还能够让助力油的会有更加平稳,不会因为车况导致助力油的回流出现过大波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辅助工具;11、进油管;111、进油管连接头;12、三通管头一;13、分液管一;131、单向阀;132、电磁控制器;14、分液管二;141、流量调节阀;15、三通管头二;16、出油管;161、出油管连接头;2、离合器总泵;3、离合器分泵。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控制离合器结合速度的辅助工具,辅助工具1包括进油管11、三通管头一12、分液管一13、分液管二14、三通管头二15、出油管16;所述进油管11的一端设置有进油管连接头111,进油管11的另外一端通过三通管头一12分别连接有分液管一13和分液管二14的一端;分液管一13和分液管二14远离三通管头一12的一端通过三通管头二15连接有出油管16;出油管16远离三通管头二15的一端连接有出油管连接头161;分液管一13上设置有单向阀131,且单向阀131从进液管11向出液管16的方向导通;分液管二14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141,通过流量调节阀141能够调节经过分液管二14的流量。通过设置分液管一13和分液管二14,分液管一13上设置单向阀131,分液管二14上设置流量调节阀141,单向阀131只允许助力油从进油管11方向流至出油管16,通过调节流量调节阀141,能够调节助力油回流时的流量,以此来控制离合器的结合速度,此方法能够适用于不同工况、不同要求的离合器结合速度的调节。单向阀131为电磁单向阀,单向阀131外接有电磁控制器132;电磁单向阀132控制单向阀131开闭。通过电磁单向阀,采用电磁控制器132能够控制单向阀131的开闭,这样当辅助工具1装配在机舱内后,能够通过导线将电磁控制器132引入驾驶室,能够方便作业人操作。所述进液管连接头111与离合器总泵2连接;所述出液管连接头161与离合器分泵3连接。当驾驶员执行离合器分离动作时,助力油从离合器总泵2通过辅助工具1流向离合器分泵3,执行离合器分离动作;而待驾驶员稳定好发动机转速要求后,快速松开离合器踏板,助力油在离合器压盘反作用力下,会从离合器分泵3通过辅助工具1回流至离合器总泵2.流量调节阀141采用旋钮调节或者气压调节。采用旋钮式调节阀时,需要在安装辅助工具时调整好调节阀的通量,而采用气压式调节阀,能够将流量调节阀141的气压调节装置通过导管引入驾驶室,能够方便作业人员的操作,提升了调节的便利。一种控制离合器结合速度的方法,其步骤包括:S1:准备辅助工具1,将进油管11接在离合器总泵2上,将出油管16接在离合器分泵3上,开启单向阀13;S2:驾驶员踩踏离合器踏板,执行离合器分离动作,启动车辆;S3:通过调节流量调节阀141,控制助力油的回流量和回流速度,从而控制离合器的结合速度;S4:待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离合器结合速度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n辅助工具(1)包括进油管(11)、三通管头一(12)、分液管一(13)、分液管二(14)、三通管头二(15)、出油管(16);/n所述进油管(11)的一端设置有进油管连接头(111),进油管(11)的另外一端通过三通管头一(12)分别连接有分液管一(13)和分液管二(14)的一端;/n分液管一(13)和分液管二(14)远离三通管头一(12)的一端通过三通管头二(15)连接有出油管(16);/n出油管(16)远离三通管头二(15)的一端连接有出油管连接头(161);/n分液管一(13)上设置有单向阀(131),且单向阀(131)从进液管(11)向出液管(16)的方向导通;/n分液管二(14)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141),通过流量调节阀(141)能够调节经过分液管二(14)的流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离合器结合速度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
辅助工具(1)包括进油管(11)、三通管头一(12)、分液管一(13)、分液管二(14)、三通管头二(15)、出油管(16);
所述进油管(11)的一端设置有进油管连接头(111),进油管(11)的另外一端通过三通管头一(12)分别连接有分液管一(13)和分液管二(14)的一端;
分液管一(13)和分液管二(14)远离三通管头一(12)的一端通过三通管头二(15)连接有出油管(16);
出油管(16)远离三通管头二(15)的一端连接有出油管连接头(161);
分液管一(13)上设置有单向阀(131),且单向阀(131)从进液管(11)向出液管(16)的方向导通;
分液管二(14)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141),通过流量调节阀(141)能够调节经过分液管二(14)的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离合器结合速度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
单向阀(131)为电磁单向阀,单向阀(131)外接有电磁控制器(132);
电磁单向阀(132)控制单向阀(131)开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磊王仕生刘风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