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土工程施工土层沉降用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7879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施工土层沉降用监测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内部中轴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底盘顶部中轴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通孔连通,所述限位柱外表面环形固定连接有加强筋,四个所述加强筋底部均与底盘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内部套有套杆,所述套杆顶部设置有盖帽,在将测杆放入套杆内部时,连接槽内部的弹簧一挤压顶柱,从而使顶柱带动滚珠向套杆内壁靠近并接触,当土地沉降时,测杆通过可以滚珠向下滑动,从而可以方便对沉降距离进行监测,通过设置滚珠可与套杆接触,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使其监测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土工程施工土层沉降用监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检测
,具体为一种岩土工程施工土层沉降用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地基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都会产生沉降,如果地基沉降,尤其是差异沉降,超出建筑物允许范围,轻则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重则导致房屋开裂倾斜、路基沉陷、堤坝坍塌等,为了及时了解地基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的沉降以及沉降变化趋势,以便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很多工程都需要设置沉降观测。现有的监测装置大多都是通过套杆与测杆相配合来进行沉降数值,但是在对岩土工程施工土层监测时,测杆与套杆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测杆位移不明显,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岩土工程施工土层沉降用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岩土工程施工土层沉降用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岩土工程施工土层沉降用监测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内部中轴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底盘顶部中轴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通孔连通,所述限位柱外表面环形固定连接有加强筋,四个所述加强筋底部均与底盘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内部套有套杆,所述套杆顶部设置有盖帽。优选的,所述套杆内部中轴处设置有测杆,所述测杆内部环形开设有四个连接槽,四个所述连接槽内部均设置有弹簧一和顶柱,四个所述弹簧一两端均分别与四个连接槽槽壁和四个顶柱固定连接,四个所述顶柱分别远离测杆的一端均嵌有滚珠,四个所述滚珠均分别与套杆内壁接触。优选的,所述限位柱内部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外表面与限位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环下方设置有抹油机构,所述抹油机构下方设置有收集机构。优选的,所述抹油机构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壁与测杆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底部环形开设有四个转动槽,四个所述转动槽内部均设置有支杆,四个所述支杆均分别与四个转动槽内壁转动连接,四个所述支杆底部均设置有涂抹件,四个所述支杆向内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二,四个所述弹簧二均分别与测杆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涂抹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设置有海绵块,所述固定架顶部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内部开设有十三个加油孔,十三个所述加油孔均分别与卡槽连通。优选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外表面与限位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内壁粘接有橡胶套,所述连接架内部粘接有连接膜,所述连接膜远离连接架的一端与橡胶套粘接,所述橡胶套内壁粘接有两个拉绳。优选的,所述连接架内部环形设置有四个抵板,四个所述抵板均与橡胶套粘接,四个所述抵板内部中轴处均开设有矩形槽,四个所述矩形槽内部均设置有松紧绳,四个所述松紧绳均与四个矩形槽内壁顶部接触,四个所述松紧绳两端均分别与连接膜和连接架内壁粘接,四个所述连接架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四个弹簧三,四个所述弹簧三均分别与四个抵板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岩土工程施工土层沉降用监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将测杆放入套杆内部时,连接槽内部的弹簧一挤压顶柱,从而使顶柱带动滚珠向套杆内壁靠近并接触,当土地沉降时,测杆通过可以滚珠向下滑动,从而可以方便对沉降距离进行监测,通过设置滚珠可与套杆接触,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使其监测效果更好。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环,使固定环可以通过测杆带动固定架下移,其中支杆通过弹簧二的弹力挤压,使支杆带动固定架向套杆内壁靠近,从而可以使海绵块与套杆内壁接触,使海绵块可以对套杆内壁进行涂油,减少套杆内部所造成的摩擦。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弧形凹槽,使润滑油通过弧形凹槽内部的加油孔漏入卡槽内部,方便润滑油被卡槽内部的海绵块吸收,同时通过设置连接架,可以对海绵块上的油及其套杆内壁上的油进行收集,避免油直接落地对监测造成影响。4、本专利技术通过向下拉动拉绳,通过拉绳将橡胶套拉下,橡胶套被拉动时通过抵板将连接膜顶起,方便将连接架内部的油排出,通过松开拉绳后,弹簧三带动抵板和连接膜复位,其中矩形槽将松紧绳拉下,使松紧绳将连接膜拉至原位,方便下次对油进行收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抹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涂抹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收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收集机构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7中B的放大示意图。图中:底盘1、限位柱2、支撑环21、抹油机构22、固定环221、转动槽222、支杆223、涂抹件224、固定架2241、卡槽2242、弧形凹槽2243、加油孔2244、海绵块2245、弹簧二225、收集机构23、连接架231、抵板2311、矩形槽2312、松紧绳2313、弹簧三2314、橡胶套232、连接膜233、拉绳234、加强筋3、套杆4、盖帽5、测杆6、连接槽61、顶柱62、滚珠63、弹簧一64、沉降块6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岩土工程施工土层沉降用监测装置,包括底盘1,底盘1内部中轴处开设有通孔,底盘1顶部中轴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柱2,限位柱2内部设置有支撑环21,支撑环21外表面与限位柱2内壁固定连接,支撑环21下方设置有抹油机构22,抹油机构22包括固定环221,通过设置固定环221,使固定环221可以通过测杆6带动固定架2241下移,其中支杆223通过弹簧二225的弹力挤压,使支杆223带动固定架2241向套杆4内壁靠近,从而可以使海绵块2245与套杆4内壁接触,使海绵块2245可以对套杆4内壁进行涂油,减少套杆4内部所造成的摩擦,固定环221内壁与测杆6外表面固定连接,固定环221底部环形开设有四个转动槽222,四个转动槽222内部均设置有支杆223,四个支杆223均分别与四个转动槽222内壁转动连接,四个支杆223底部均设置有涂抹件224,涂抹件224包括固定架2241,固定架2241内壁开设有卡槽2242,卡槽2242内部设置有海绵块2245,固定架2241顶部开设有弧形凹槽2243,通过设置弧形凹槽2243,使润滑油通过弧形凹槽2243内部的加油孔2244漏入卡槽2242内部,方便润滑油被卡槽2242内部的海绵块2245吸收,同时通过设置连接架231,可以对海绵块2245上的油及其套杆4内壁上的油进行收集,避免油直接落地对监测造成影响,弧形凹槽2243内部开设有十三个加油孔2244,十三个加油孔2244均分别与卡槽22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土工程施工土层沉降用监测装置,包括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内部中轴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底盘(1)顶部中轴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柱(2),所述限位柱(2)与通孔连通,所述限位柱(2)外表面环形固定连接有加强筋(3),四个所述加强筋(3)底部均与底盘(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2)内部套有套杆(4),所述套杆(4)顶部设置有盖帽(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土工程施工土层沉降用监测装置,包括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内部中轴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底盘(1)顶部中轴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柱(2),所述限位柱(2)与通孔连通,所述限位柱(2)外表面环形固定连接有加强筋(3),四个所述加强筋(3)底部均与底盘(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2)内部套有套杆(4),所述套杆(4)顶部设置有盖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施工土层沉降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4)内部中轴处设置有测杆(6),所述测杆(6)内部环形开设有四个连接槽(61),四个所述连接槽(61)内部均设置有弹簧一(64)和顶柱(62),四个所述弹簧一(64)两端均分别与四个连接槽(61)槽壁和四个顶柱(62)固定连接,四个所述顶柱(62)分别远离测杆(6)的一端均嵌有滚珠(63),四个所述滚珠(63)均分别与套杆(4)内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施工土层沉降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2)内部设置有支撑环(21),所述支撑环(21)外表面与限位柱(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环(21)下方设置有抹油机构(22),所述抹油机构(22)下方设置有收集机构(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施工土层沉降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抹油机构(22)包括固定环(221),所述固定环(221)内壁与测杆(6)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221)底部环形开设有四个转动槽(222),四个所述转动槽(222)内部均设置有支杆(223),四个所述支杆(223)均分别与四个转动槽(222)内壁转动连接,四个所述支杆(223)底部均设置有涂抹件(224),四个所述支杆(2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鹤薛德君李国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