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772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发动机机油泵占据的安装空间大的问题。本发动机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底部的油底壳,箱体内壁中开有安装孔,机油泵包括插入固定在安装孔中的泵体,泵体的内端与安装孔内端的孔壁之间形成主泵腔,泵体中穿设有可转动的泵轴且泵轴的内端延伸至主泵腔中,位于主泵腔的泵轴外套有能将油底壳中的机油压向箱体油路的主转子,泵体内部的空腔为副泵腔,位于副泵腔的泵轴外套有能将箱体中的机油压向油底壳的副转子。本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具有占据的安装空间小和稳定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
,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
技术介绍
摩托车发动机包括曲轴箱和固定在曲轴箱底部的油底壳,发动机内还安装有油泵,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油泵工作将油底壳内的机油抽起,对机体上的各个零部件进行润滑和冷却,各个零部件上的机油回流或滴落在曲轴箱中,再从曲轴箱回流至油底壳内。但由于油泵的抽油效率高,曲轴箱中的机油回流到油底壳的速度慢,这就存在油底壳内的机油供应量不足的问题,油泵在抽油的过程中会吸入空气甚至出现空转,导致油泵容易损坏,同时也影响发动机各个零部件的润滑和冷却。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做出各式各样的改进,有的还申请了专利,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申请号:202011393550.6;申请公布号:CN112412572A],其包括油底壳、曲轴箱和副油泵,曲轴箱内具有曲轴腔和变档轴腔,本润滑结构还包括定位在油底壳和曲轴箱之间的油泵安装壳,副油泵设置在油泵安装壳内,油泵安装壳具有集油腔,曲轴腔的底部和变档轴腔的底部均开设有连通集油腔的通孔,副油泵的进油口与集油腔相连通,副油泵的出油口与油底壳的内腔相连通。该种结构的润滑结构,包括副油泵和主油泵,副油泵使油底壳中的机油可以更好的流向机体中的各个油路,主油泵使机油可以更好的回流到油底壳中。但是该种结构的润滑结构,需要在曲轴箱和油底壳之间安装油泵安装壳,副油泵和主油泵分别安装在油泵安装壳的两端,使油泵安装壳的长度较长;同时油泵安装壳的边沿还朝四周伸出形成用于集油的集油腔,这就导致油泵安装壳的体积较大,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而发动机机体内部的空间是有限的,这就给其他零部件的布置带来不便;而且油泵安装壳和曲轴箱是独立开的,振动存在不同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机油泵占据的安装空间小,且稳定性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发动机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底部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壁中开有安装孔,所述机油泵包括插入固定在安装孔中的泵体,所述泵体的内端与安装孔内端的孔壁之间形成主泵腔,所述泵体中穿设有可转动的泵轴且所述泵轴的内端延伸至主泵腔中,位于所述主泵腔的泵轴外套有能将油底壳中的机油压向箱体油路的主转子,所述泵体内部的空腔为副泵腔,位于所述副泵腔的泵轴外套有能将箱体中的机油压向油底壳的副转子。泵轴带动主转子转动,使油底壳中的机油流向箱体中的油路,泵轴带动副转子转动,使箱体中的机油回流到油底壳中,加快发动机中机油的流速,从而提高润滑和冷却效果。在箱体铸造时,安装孔与箱体一体成型,对箱体模具的改变小,机油泵插入固定在安装孔中,即本机油泵是安装在箱体内壁中的,合理利用箱体内壁的空间,不过多的占据箱体内部的空间,使机油泵占据的安装空间小;同时由于机油泵是直接固定在箱体内壁中的,与箱体同步振动,稳定性好。而且本机油泵通过泵体的内端与安装孔内端的孔壁形成主泵腔,用于安装主转子,合理利用安装孔的空间,不过多的占据箱体内部的空间,使机油泵占据的安装空间小。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中,所述箱体内壁中开设有第一进油通道和第一出油通道,所述第一进油通道的进油端与油底壳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油通道的出油端与主泵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油通道的进油端与主泵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油通道的出油端与箱体中的油路相连通。泵轴带动主转子转动时,主转子转动产生负压使油底壳中的机油通过第一进油通道可以更快的进入到主泵腔中,同时主转子转动将主泵腔中的机油更好的通过第一出油通道压向箱体中的油路,实现机油的快速流动,提高机油的润滑和冷却作用。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中,所述主泵腔内端的腔壁上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中具有凹入设置的供泵轴内端插入的第一轴孔,所述第一凸起部将第一进油通道的出油端和所述第一出油通道的进油端隔开。第一凸起部和第一轴孔的设置起到稳定泵轴的作用,使泵轴快速旋转时不会晃动,提高稳定性;第一凸起部将第一进油通道的出油端和所述第一出油通道的进油端隔开,使机油可以更快的通过主泵腔,实现机油的快速流动,提高机油的润滑和冷却作用。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中,所述泵体的内端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一抵靠部,所述主转子位于第一抵靠部和第一凸起部之间,所述第一抵靠部配合第一凸起部使主转子轴向定位在主泵腔中,所述第一进油通道的出油端和所述第一出油通道的进油端位于主转子的内侧。该种结构,提高主转子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机油泵的稳定性;第一进油通道的出油端和第一出油通道的进油端位于主转子的内侧,即位于主转子的同一侧,相对于位于主转子的两侧,可以缩短安装孔的长度,从而降低机油泵占据的安装空间。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中,所述安装孔的周向内侧壁上具有凹入设置的第一润滑油槽,所述第一抵靠部靠近主转子的一侧具有凹入设置第二润滑油槽,所述第二润滑油槽的一端贯穿第一抵靠部的周向侧壁,所述第一润滑油槽的一端与第一进油通道的出油端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润滑油槽的一端相连通。第一润滑油槽和第二润滑油槽的设置,使机油可以更好的流动到主转子的四周,使主转子在转动时的润滑效果好,提高主转子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机油泵的稳定性。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中,所述箱体中开设有第二进油通道,所述泵体中开设有第二出油通道和第一流通通道,所述第二进油通道的进油端与箱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油通道的出油端通过第一流通通道与副泵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油通道的进油端与副泵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油通道的出油端与油底壳的内腔相连通。泵轴带动副转子转动时,副转子转动产生负压使箱体内腔中的机油通过第二进油通道可以更快的进入到副泵腔中,同时副转子转动将副泵腔中的机油更好的通过第二出油通道压向油底壳,实现机油的快速流动,防止油底壳中出现缺少机油的问题,提高机油的润滑和冷却作用。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中,所述泵体包括呈筒状的主体和固连在主体外端的泵盖,所述主体的外端具有朝周向凸出设置的挡沿,所述挡沿的轮廓与泵盖的轮廓相适配且所述挡沿与泵盖贴合设置,所述挡沿中具有贯穿的第二流通通道,所述第二出油通道位于泵盖中,所述第二出油通道的出油端通过第二流通通道与油底壳的内腔相连通。泵盖的设置,以及将第二出油通道设置在泵盖中,可以减少在箱体中打孔,提高箱体安装孔处的强度。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中,所述第二进油通道的出油端和所述第二出油通道的进油端分别位于副转子的内外两侧。由于泵盖是位于安装孔外部的,且第二出油通道位于泵盖中,第二进油通道和第二出油通道该种布置方式合理。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中,所述泵体内端的腔壁上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中具有供泵轴穿过的第二轴孔,所述第二凸起部靠近副转子的一侧具有凹入设置的第三润滑油槽,所述副泵腔的周向腔壁上具有凹入设置的第四润滑油槽,所述第三润滑油槽和所述第四润滑油槽均与第二进油通道的出油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发动机包括箱体(1)和设置在箱体(1)底部的油底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中开有安装孔(3),所述机油泵包括插入固定在安装孔(3)中的泵体(4),所述泵体(4)的内端与安装孔(3)内端的孔壁之间形成主泵腔(5),所述泵体(4)中穿设有可转动的泵轴(6)且所述泵轴(6)的内端延伸至主泵腔(5)中,位于所述主泵腔(5)的泵轴(6)外套有能将油底壳(2)中的机油压向箱体(1)油路的主转子(7),所述泵体(4)内部的空腔为副泵腔(8),位于所述副泵腔(8)的泵轴(6)外套有能将箱体(1)中的机油压向油底壳(2)的副转子(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发动机包括箱体(1)和设置在箱体(1)底部的油底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中开有安装孔(3),所述机油泵包括插入固定在安装孔(3)中的泵体(4),所述泵体(4)的内端与安装孔(3)内端的孔壁之间形成主泵腔(5),所述泵体(4)中穿设有可转动的泵轴(6)且所述泵轴(6)的内端延伸至主泵腔(5)中,位于所述主泵腔(5)的泵轴(6)外套有能将油底壳(2)中的机油压向箱体(1)油路的主转子(7),所述泵体(4)内部的空腔为副泵腔(8),位于所述副泵腔(8)的泵轴(6)外套有能将箱体(1)中的机油压向油底壳(2)的副转子(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中开设有第一进油通道(10)和第一出油通道(11),所述第一进油通道(10)的进油端与油底壳(2)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油通道(10)的出油端与主泵腔(5)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油通道(11)的进油端与主泵腔(5)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油通道(11)的出油端与箱体(1)中的油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泵腔(5)内端的腔壁上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一凸起部(12),所述第一凸起部(12)中具有凹入设置的供泵轴(6)内端插入的第一轴孔(13),所述第一凸起部(12)将第一进油通道(10)的出油端和所述第一出油通道(11)的进油端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4)的内端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一抵靠部(14),所述主转子(7)位于第一抵靠部(14)和第一凸起部(12)之间,所述第一抵靠部(14)配合第一凸起部(12)使主转子(7)轴向定位在主泵腔(5)中,所述第一进油通道(10)的出油端和所述第一出油通道(11)的进油端位于主转子(7)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3)的周向内侧壁上具有凹入设置的第一润滑油槽(15),所述第一抵靠部(14)靠近主转子(7)的一侧具有凹入设置第二润滑油槽(16),所述第二润滑油槽(16)的一端贯穿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东劭张立成邓定红龚建平潘江伟陈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