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水抽气器自循环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769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射水抽气器自循环冷却系统,通过射水箱内设置的补水管道,实现射水箱内水质螺旋式循环,达到水温下降的目的。同时,利用风机塔,实现在集水池内多模块冷却降温,从而提高射水抽气器的效率。为了更进一步地降低水温,在扩压管内设置扇形叶片,通过水流冲击叶片,与射水箱内形成的旋转水流方向相反,从而形成对流,进而实现更好的热交换,达到降温冷却的效果,提高了机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水抽气器自循环冷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循环冷却
,具体涉及一种射水抽气器自循环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射水抽气器将从水泵泵来的具有一定压力的工作水经抽气器水室进入喷嘴,喷嘴将压力水的压力能转变成速度能,水流高速从喷嘴射出,使抽气器空气吸入室内产生高度真空,抽出凝汽器内的气、汽混合物,一起进入抽气器扩散管,水流速度减慢,压力逐渐升高,最后以略大于大气压力排除扩散管,同时,排出水水温升高。需要注意的是,水箱水温低于26℃时,凝汽器的真空度不受影响,一旦超过26℃,工作水在喷嘴口将发生汽化,降低抽气器的效率。因此,在正常运行时,需要保持水箱的溢流量,使水箱水温保持在26℃以下,从而保证抽气器的效率。目前,水箱补水通常由外供水源在水箱顶部直补于水箱内,补水与水箱内高温水进行热交换后,通过溢流口排出进入集水池,最后通过自吸泵抽入循环水池内利用。但是,现有技术所采用的水箱降温系统中,水箱底部高温水与补水的热交换不充分。同时,水泵的吸入口在水箱的下部,导致抽气器的进水温度偏高。此外,水箱和集水池形成的热交换过程,会导致循环水池水温升高,进一步影响凝汽器的真空度,降低了抽气器的效率,导致机组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射水抽气其自循环冷却系统,以解决传统水箱补水射水抽气器进水温度高导致地抽气器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射水抽气器自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射水抽气器、射水箱和集水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系统包括集水池;所述射水箱侧壁设有射水箱溢流口,所述射水箱溢流口与所述集水池系统连通,所述集水池设有集水池出水口,所述集水池出水口连通所述射水箱;所述射水箱内部设有补水管道,所述补水管道连通所述集水池出水口,所述补水管道位于所述射水箱侧壁,且与水平面呈斜坡式固定,所述补水管道上设有喷嘴,且与所述补水管道呈V字形。详细地,水流通过射水箱溢流口流入所述集水池系统,经过集水池系统降温后,由所述集水池水泵泵至所述射水箱,水流流经所述补水管道,由所述喷嘴喷出,射水箱补水后,再次溢流,完成一次下循环;所述射水箱将水送至所述射水抽气器后流回至所述射水箱,完成一次上循环。由于所述补水管道呈斜坡式固定于射水池侧壁,且喷嘴与补水管道呈V字形设置,水流从喷嘴喷出后,在射水箱内形成循环,使射水箱下部的水质与补水能更好得进行热交换,从而整体降低射水箱水质的温度,提高射水抽气器的效率。进一步地,所述补水管道与水平面形成25~35°夹角,所述喷嘴与所述补水管道形成25~35°夹角;优选地,所述补水管道与水平面形成30°夹角,所述喷嘴与所述补水管道形成30°夹角。所述补水管道至少设于一个内侧壁上,所述补水管道末端设有盲板。详细地,所述补水管道在射水箱内侧壁呈30°角度安装,以及喷嘴与补水管道呈30°角度连接,均有利于水流在射水箱内形成螺旋式循环,使射水箱下部的水质经过螺旋循环后上浮,达到更好的热交换效果。所述补水管道可设置多个,分别从上往下呈斜坡式安装,并通过盲板进行封堵补水管道末端,避免水流直接从补水管道末端流出,影响水质在所述射水箱内发生螺旋式旋转效果。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池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集水池上方的风机塔,所述风机塔包括设于顶部的风机,以及设于所述风机下方的布水器,所述风机和所述布水器之间设有射水箱溢流水入口,并与所述射水器溢流口连通;所述布水器下部设有导流板。详细地,溢流水经过所述射水箱溢流水入口进入风机塔内,高温溢流水经过顶部风机冷却,流至布水器,所述布水器能使溢流水更好地分散开来,增加水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速水质的冷却,进而降低水质温度。更详细地,所述布水器下方设置的导流板可与上方风机产生的风形成对流,进一步地降低水质温度,提高冷却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布水器至少设有一层,且为钢制多孔结构;所述导流板为两个扇形导流板,所述扇形导流板的水平角度为-10°~-20°。优选地,所述扇形导流板的水平角度为-15°。详细地,所述布水器可设置多层,设置的层数越多,高温溢流水的运动路径越长,其降温效果越好。所述扇形导流板不仅能使空气对流,而且能将上方布水器流下的溢流水进行分流,使其呈角度流入集水池中,水流路径增大的同时,也加大了集水池中的水循环,更有助于水质降温。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池设有原水补水机构,所述原水补水机构包括伸入所述集水池内部的排管,以及平行所述排管设置的支管,所述排管和所述支管均设有喷嘴;所述支管与管道活动连接;所述排管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平行设置的水管,且与所述集水池池底形成40~50°角度;优选地,所述排管于所述集水池池底形成45°角。详细地,由于原水补水的温度普遍较低,经过原水补水机构,进一步对集水池内的溢流水进行热交换,使集水池内的水温更加均衡。经过多个平行设置的的水管,可对集水池中的溢流水进行多层次地热交换。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池出水口设有集水池水泵,所述集水池出水口通过所述集水池水泵与所述补水通道连通,所述集水池水泵出口连通所述风机塔。更详细地,通过集水池水泵将集水池内的水泵出,一部分直接通入所述射水箱,另一部分通过支流进入所述风机塔进行再循环,通过支流进行再循环的方式,不仅可以调节射水箱内的补水流量和压力,而且使集水池内的水再一次进行循环冷却,进一步降低水质温度。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池底部设有排污机构,所述排污机构包括排污坑和潜污泵。更详细地,高温水在长期存储和流动中,容易产生水垢等杂质,若不及时清理,杂质会随集水池内的循环,进入射水箱,从而影响射水抽气器的效率,因此在集水池底部设有排污坑,利用潜污泵对水池进行排污。此外,所述原水补水机构的支管不仅可以在需要补充原水时充当进水管,也可以在日常维护中,对集水池底板进行冲洗,同时,由于支管与通水管道活动连接,支管可在集水池内多角度冲刷,更方便水池的排污,从而减少维护频率,提高射水水质,提高抽气器的效率。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池顶部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内部设有空气滤芯;优选地,所述进风口至少设有两个。更详细地,为了使集水池内空气流通,压力平衡,在集水池顶部设有多个进风口,且在进风口增加空气滤芯,可以有效降低空气中的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从而提高射水对抽气管道中废气的吸附力,进而提高射水抽气器的效率,有效提高机组的真空度,此外,水质的改善,也减少了机组停机维护的频率,达到长期稳定运行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池顶部设有的雷达水位计,所述集水池侧壁设有集水池溢流口。更详细地,为了避免集水池中水位过高,在集水池顶部安装雷达水位计,监测集水池内水位,同时增加集水池溢流口,双重保障集水池内水位处于安全水位。进一步地,所述射水抽气器包括扩压管,所述扩压管包括设于出口底部的叶片,所述叶片固定于底板上,所述底板与弹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扩压管出口的开启和关闭。更详细地,为了降低进入射水箱的水温,在扩压管出口底部设有叶片,当水流自扩压管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水抽气器自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射水抽气器、射水箱和集水池系统,其特征在于:/n所述集水池系统包括集水池;/n所述射水箱侧壁设有射水箱溢流口,所述射水箱溢流口与所述集水池系统连通,所述集水池设有集水池出水口,所述集水池出水口连通所述射水箱;/n所述射水箱内部设有补水管道,所述补水管道连通所述集水池出水口,所述补水管道固定于所述射水箱侧壁,且与水平面呈斜坡式安装,所述补水管道上设有喷嘴,且与所述补水管道呈V字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水抽气器自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射水抽气器、射水箱和集水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水池系统包括集水池;
所述射水箱侧壁设有射水箱溢流口,所述射水箱溢流口与所述集水池系统连通,所述集水池设有集水池出水口,所述集水池出水口连通所述射水箱;
所述射水箱内部设有补水管道,所述补水管道连通所述集水池出水口,所述补水管道固定于所述射水箱侧壁,且与水平面呈斜坡式安装,所述补水管道上设有喷嘴,且与所述补水管道呈V字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管道与水平面形成25~35°夹角,所述喷嘴与所述补水管道形成25°~35°夹角;
优选地,所述补水管道与水平面形成30°夹角,所述喷嘴与所述补水管道形成30°夹角;
所述补水管道至少设于一个内侧壁上,所述补水管道末端设有盲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集水池上方的风机塔,所述风机塔包括设于顶部的风机,以及设于所述风机下方的布水器,所述风机和所述布水器之间设有射水箱溢流水入口,并与所述射水器溢流口连通;
所述布水器下部设有导流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器至少设有一层,且为钢制多孔结构;
所述导流板为两个扇形导流板,所述扇形导流板的水平角度为-10°~-20°;
优选地,所述扇形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震寰刘金彪付刚朝
申请(专利权)人: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