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助力车位置控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7650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助力车位置控制设备,包括控制板、限位组件和固定组件,控制板正面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组件,控制板正面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组件;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槽、滑槽、T型杆、活动套、拉簧和固定块,限位槽开设在控制板正面的一侧,限位槽的内腔开设有滑槽,滑槽腔体的内壁设置有T型杆,T型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活动套,两个活动套相邻的一端分别与拉簧的两端固定连接,拉簧位于T型杆的外表面,在将电动助力车推至控制板的顶部时,电动助力车底部的轮子分别进入控制板顶部的两个限位槽内,同时限位槽内部的轮子在拉簧的作用下将位于轮子两侧的固定块进行收缩,能有效的对位于控制板顶部的电动助力车进行位置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助力车位置控制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车位置控制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汽车化进程一直呈现持续加速的趋势,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大量的能源消耗、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还时刻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能有效缓解或避免这些问题,许多城市的管理部门提倡大家购买电动汽车、电动助力车等,并引导大家绿色出行。其中电动助力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小型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交通工具,且电动助力车的价格相对余电动汽车的价格较低,因此市场对电动助力车的需求量较大。目前的在将电动助力车运输至各个地方时,需要使用到运输装置,在运输的过程中,部分电动助力车的位置在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无法稳定的摆放,容易出现侧翻等现象,从而导致电动助力车在运输途中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动助力车位置控制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运输过程中无法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助力车位置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板(1)、限位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控制板(1)正面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限位组件,所述控制板(1)正面的顶部设置有所述固定组件;/n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槽(2)、滑槽(3)、T型杆(4)、活动套(5)、拉簧(6)和固定块(7),所述限位槽(2)开设在所述控制板(1)正面的一侧,所述限位槽(2)的内腔开设有所述滑槽(3),所述滑槽(3)腔体的内壁设置有所述T型杆(4),所述T型杆(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活动套(5),两个所述活动套(5)相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拉簧(6)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簧(6)位于所述T型杆(4)的外表面,所述活动套(5)的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助力车位置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板(1)、限位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控制板(1)正面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限位组件,所述控制板(1)正面的顶部设置有所述固定组件;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槽(2)、滑槽(3)、T型杆(4)、活动套(5)、拉簧(6)和固定块(7),所述限位槽(2)开设在所述控制板(1)正面的一侧,所述限位槽(2)的内腔开设有所述滑槽(3),所述滑槽(3)腔体的内壁设置有所述T型杆(4),所述T型杆(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活动套(5),两个所述活动套(5)相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拉簧(6)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簧(6)位于所述T型杆(4)的外表面,所述活动套(5)的外表面设置有所述固定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车位置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中空槽(8)、螺纹杆(9)、滑块(10)、固定架(11)、连接板(12)、第一调节螺纹套(13)和第二调节螺纹套(14),所述中空槽(8)开设在所述控制板(1)正面的顶部,所述中空槽(8)腔体的内壁设有所述螺纹杆(9),所述螺纹杆(9)的外表面设有所述滑块(10),所述滑块(10)的外表面设置有所述固定架(11),所述固定架(11)的正面设置有所述连接板(12),所述螺纹杆(9)外表面的设置有所述第一调节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绍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芯成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