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盒折叠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748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筒盒折叠机械手,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输送装置,输送装置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有握持托板,握持托板铰支于机架上;在握持托板上转动支承有握持转盘,相互对应的握持托板和握持转盘之间形成握持通道;握持托板与翻转连杆相铰连,翻转连杆的另一端与翻转曲柄相铰连,翻转曲柄由电机驱动。输送装置包括两套相互平行设置的平型带输送对,每一平型带输送对包括有相应对应设置的输送上带和输送下带。握持托板上固定安装有转盘芯轴,握持转盘通过转盘轴承转动安装于转盘芯轴上。翻转曲柄采用圆盘结构,翻转曲柄安装于电机的输出轴上,翻转曲柄的转动中心与翻转连杆的铰连点相距设置。该筒盒折叠机械手能够进行筒腔结构的自动折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筒盒折叠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纸箱盒折叠成型设备,尤其涉及用于折具有筒管空腔结构的折叠机械手。
技术介绍
包装盒中的内衬盒具有良好的缓冲抗震效果,能够有效地起到限位缓冲,防止颠簸和晃荡松散的作用,对包装产品起着极好的保护作用。纸质内衬盒则具有装卸方便,抗缓冲,能有效降低产品损耗,又可再生利用,既环保又有效节约资源。随着包装盒产品的日益多样化和外包装箱(盒)的复杂化,纸质内衬盒的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同时更要求内衬盒具有良好的缓冲抗压功能,以及更高的结构稳定性和普适性。为了增强纸质内衬盒的缓冲和保护作用,往往需要将内衬盒的盒壁设计成具有筒管空腔的盒型,这种结构不仅增强了内衬盒的缓冲避震效果,而且也增强了内衬盒的结构稳定性和抗压强度,但是这种带有筒管空腔的内衬盒折叠时不仅需要经过多道折叠成多折面纸板,而且需要再将多折面纸板再折叠成筒腔结构。现有折粘盒机很难进行多道的连续折叠,更是难以实现多折面的筒腔成型,这种复杂的折叠成型过程仍依赖于手工操作,不仅制作生产效率低,而且成品质量难以控制和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r>针对现有技术所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盒折叠机械手,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置有输送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8)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有握持托板(6),该握持托板(6)铰支于机架(1)上;在握持托板(6)上转动支承有握持转盘(7),相互对应的握持托板(6)和握持转盘(7)之间形成握持通道(14);握持托板(6)与翻转连杆(2)相铰连,该翻转连杆(2)的另一端与翻转曲柄(3)相铰连,翻转曲柄(3)由电机(4)驱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盒折叠机械手,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置有输送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8)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有握持托板(6),该握持托板(6)铰支于机架(1)上;在握持托板(6)上转动支承有握持转盘(7),相互对应的握持托板(6)和握持转盘(7)之间形成握持通道(14);握持托板(6)与翻转连杆(2)相铰连,该翻转连杆(2)的另一端与翻转曲柄(3)相铰连,翻转曲柄(3)由电机(4)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盒折叠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8)包括两套相互平行设置的平型带输送对,每一平型带输送对包括有相应对应设置的输送上带(8.1)和输送下带(8.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筒盒折叠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春华周保华崔道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旭恒精工机械制造东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