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塑料粒具有脱水结构的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734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塑料粒具有脱水结构的下料装置,包括材料槽,所述材料槽内壁后侧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且第一活动杆侧表面固定有第一固定杆,所述材料槽前侧开设有第一槽口,且第一槽口内壁固定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活动杆前端与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并延伸至第二轴承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固定杆在材料槽内部不断搅动,使得材料槽内的塑料不会结块固定,解决了材料槽中材料过多互相挤压结块,可能使得传料带与塑料分离无法取料,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的问题,使得材料槽内部的塑料不会产生结块现象,使得传料带一直能在材料槽内取到材料,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塑料粒具有脱水结构的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具有脱水结构的下料装置
,具体为一种生产塑料粒具有脱水结构的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很多工业生产都会使用塑料粒来作工作原料,而塑料粒一般是将回收的塑料进行预处理后再加工进行塑料粒的生产,所以现在的具有脱水结构的下料装置达到了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因此可知现在的具有脱水结构的下料装置基本满足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一:现在的具有脱水结构的下料装置在将回收的塑料直接倒入材料槽后可能由于塑料过多,互相之间的力的作用使得塑料结块,传料带取料时与材料槽内部形成空间较大的区域,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并对材料槽内部进行搅动,将无法再对材料进行取出并送入下一步的加工装置中,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问题二:现在的具有脱水结构的下料装置在送料装置送料时只会将稍大的塑料送入加工装置中进行加工,而很多微小的塑料粉末会随着传料带的循环运动被带回材料槽中,时间久了后粉末堆积过多会使得传料带每次传输的材料数量减少,且不易进行加工,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因此亟需一种生产塑料粒具有脱水结构的下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塑料粒具有脱水结构的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材料槽中材料过多互相挤压结块,可能使得传料带与塑料分离无法取料,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的问题,以及传料带塑料粉末堆积过多导致传料带传料效率降低,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塑料粒具有脱水结构的下料装置,包括材料槽,所述材料槽内壁后侧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且第一活动杆侧表面固定有第一固定杆,所述材料槽前侧开设有第一槽口,且第一槽口内壁固定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活动杆前端与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并延伸至第二轴承外部,所述第一活动杆侧表面前侧固定有第一皮带轮,且第一皮带轮上套设有皮带主体,所述皮带主体另一端套设在第二皮带轮上,所述材料槽下端固定有支腿,所述支腿左端固定有电机所述第二皮带轮内部与电机前端的输出轴固定,所述材料槽底端固定有滤网,且滤网下端设置有粉末传输腔,所述粉末传输腔上端左侧开设有第二槽口,所述粉末传输腔前后两侧皆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粉末传输腔下端右侧开设有第三槽口,且第三槽口下端地面放置有粉末收集盆,所述材料槽左端设置有传料带。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杆侧表面固定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呈环形设计于第一活动杆侧表面。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杆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轴心皆为焊接固定,且第一活动杆与第一皮带轮也通过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滤网的俯视截面大小大于第二槽口的俯视截面大小。优选的,所述支腿靠近粉末传输腔一侧也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粉末传输腔通过螺钉与粉末传输腔和支腿上的开设螺纹槽螺纹连接将粉末传输腔与支腿固定。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皆与第一皮带轮和传料带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生产塑料粒具有脱水结构的下料装置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活动杆、第一固定杆、第一槽口、第二轴承和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固定杆在材料槽内部不断搅动,使得材料槽内的塑料不会结块固定,解决了材料槽中材料过多互相挤压结块,可能使得传料带与塑料分离无法取料,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的问题,使得材料槽内部的塑料不会产生结块现象,使得传料带一直能在材料槽内取到材料,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2、该生产塑料粒具有脱水结构的下料装置设置有粉末传输腔、第二槽口、第三槽口和粉末收集盆,将材料槽底端去除采用仅供粉末通过的滤网设计,对塑料粉末集中收集进行再利用,解决了传料带塑料粉末堆积过多导致传料带传料效率降低,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的问题,使得材料槽中堆积的塑料粉末会不断收集到粉末收集盆中,不会降低传料带的取料效率,提升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材料槽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材料槽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1中B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粉末传输腔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粉末传输腔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中:1、材料槽;2、第一轴承;3、第一活动杆;4、第一固定杆;5、第一槽口;6、第二轴承;7、第一皮带轮;8、皮带主体;9、第二皮带轮;10、电机;11、滤网;12、粉末传输腔;13、第二槽口;14、螺纹槽;15、第三槽口;16、粉末收集盆;17、支腿;18、传料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生产塑料粒具有脱水结构的下料装置,包括材料槽1,材料槽1内壁后侧通过第一轴承2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3,且第一活动杆3侧表面固定有第一固定杆4,第一活动杆3侧表面固定有第一固定杆4,且第一固定杆4呈环形设计于第一侧表面,其作用为使得材料槽1内部的塑料原料可以被第一活动杆3上的第一固定杆4较好的搅动,使得搅料结构效果进一步提升,材料槽1前侧开设有第一槽口5,且第一槽口5内壁固定有第二轴承6,第一活动杆3前端与第二轴承6转动连接并延伸至第二轴承6外部,第一活动杆3侧表面前侧固定有第一皮带轮7,第一活动杆3与第一轴承2和第二轴承6的轴心皆为焊接固定,且第一活动杆3与第一皮带轮7也通过焊接固定,其作用为使得装置结构更加稳定,确保了结构的稳定性,且第一皮带轮7上套设有皮带主体8,所述皮带主体8另一端套设在第二皮带轮9上,所述材料槽1下端固定有支腿17,所述支腿17左端固定有电机10,所述第二皮带轮9内部与电机10前端的输出轴固定。材料槽1底端固定有滤网11,且滤网11下端设置有粉末传输腔12,粉末传输腔12上端左侧开设有第二槽口13,滤网11的俯视截面大小大于第二槽口13的俯视截面大小,其作用为使得材料槽1中的粉末全部落入粉末传输腔12中并最终落入粉末收集盆16中,确保了材料槽1中的塑料粉末不会泄露,确保了粉末传输腔12对材料槽1中塑料粉末的收集效果良好,粉末传输腔12前后两侧皆开设有螺纹槽14,粉末传输腔12下端右侧开设有第三槽口15,且第三槽口15下端地面放置有粉末收集盆16,材料槽1下端固定的支腿17靠近粉末传输腔12一侧也开设有螺纹槽14,粉末传输腔12通过螺钉与粉末传输腔12和支腿17上的开设螺纹槽14螺纹连接将粉末传输腔12与支腿17固定,其作用为使得粉末传输腔12更好的被固定,进一步提升了结构的稳定性,材料槽1左端设置有传料带18,传料带18为现有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技术,通过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塑料粒具有脱水结构的下料装置,包括材料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槽(1)内壁后侧通过第一轴承(2)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3),且第一活动杆(3)侧表面固定有第一固定杆(4),所述材料槽(1)前侧开设有第一槽口(5),且第一槽口(5)内壁固定有第二轴承(6),所述第一活动杆(3)前端与第二轴承(6)转动连接并延伸至第二轴承(6)外部,所述第一活动杆(3)侧表面前侧固定有第一皮带轮(7),且第一皮带轮(7)上套设有皮带主体(8),所述皮带主体(8)另一端套设在第二皮带轮(9)上,所述材料槽(1)下端固定有支腿(17),所述支腿(17)左端固定有电机(10),所述第二皮带轮(9)内部与电机(10)前端的输出轴固定,所述材料槽(1)底端固定有滤网(11),且滤网(11)下端设置有粉末传输腔(12),所述粉末传输腔(12)上端左侧开设有第二槽口(13),所述粉末传输腔(12)前后两侧皆开设有螺纹槽(14),所述粉末传输腔(12)下端右侧开设有第三槽口(15),且第三槽口(15)下端地面放置有粉末收集盆(16),所述材料槽(1)左端设置有传料带(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塑料粒具有脱水结构的下料装置,包括材料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槽(1)内壁后侧通过第一轴承(2)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3),且第一活动杆(3)侧表面固定有第一固定杆(4),所述材料槽(1)前侧开设有第一槽口(5),且第一槽口(5)内壁固定有第二轴承(6),所述第一活动杆(3)前端与第二轴承(6)转动连接并延伸至第二轴承(6)外部,所述第一活动杆(3)侧表面前侧固定有第一皮带轮(7),且第一皮带轮(7)上套设有皮带主体(8),所述皮带主体(8)另一端套设在第二皮带轮(9)上,所述材料槽(1)下端固定有支腿(17),所述支腿(17)左端固定有电机(10),所述第二皮带轮(9)内部与电机(10)前端的输出轴固定,所述材料槽(1)底端固定有滤网(11),且滤网(11)下端设置有粉末传输腔(12),所述粉末传输腔(12)上端左侧开设有第二槽口(13),所述粉末传输腔(12)前后两侧皆开设有螺纹槽(14),所述粉末传输腔(12)下端右侧开设有第三槽口(15),且第三槽口(15)下端地面放置有粉末收集盆(16),所述材料槽(1)左端设置有传料带(18)。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家顺刘健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多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