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和斌专利>正文

一种塑料薄膜原料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6460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薄膜原料混合装置,具体涉及塑料薄膜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底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侧通过连接套块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振动混合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进料座、连接板、连接转轴和驱动电机,使用时,原料经由进料座顶部的开口倒入,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轴接器带动连接转轴旋转,连接转轴旋转的同时带动连接板旋转,连接板由五组矩形板组成,形成风车形状,便于对原料均匀进料处理,防止一次性倒入的过多造成堵塞,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原料堵塞的情况,保证了原料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薄膜原料混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薄膜加工
,具体为一种塑料薄膜原料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塑料薄膜广泛应用在包装市场上,随着塑料薄膜应用的越来越多,人们对塑料薄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塑料薄膜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原材料进行混合处理,从而保证塑料薄膜加工的质量,现有的塑料薄膜原料混合装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混合结构过于简单,导致原料混合的效果不佳,影响产品的质量。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传统的塑料薄膜原料混合装置,混合结构过于简单,导致原料混合的效果不佳,影响产品的质量;(2)传统的塑料薄膜原料混合装置,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原料加热处理,功能性不足;(3)传统的塑料薄膜原料混合装置,不便于对原料进行振动混合,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效率;(4)传统的塑料薄膜原料混合装置,加工完成后原料需要放置一段时间,内部温度流失过快,容易影响原料混合的效果;(5)传统的塑料薄膜原料混合装置,一次性导入的原料过多时,会导致原料堵塞在进料口,影响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薄膜原料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混合结构过于简单,导致原料混合的效果不佳,影响产品的质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薄膜原料混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底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侧通过连接套块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振动混合机构,所述装置主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匀料机构,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装置主体一端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隔热结构,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均匀混合机构;所述均匀混合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顶端的另一侧,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轴接器与主动转轮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转轮的一侧设置有从动转轮,所述主动转轮和从动转轮之间设置有连接带,所述从动转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联动轴,且联动轴的底部贯穿于装置主体的内部,所述联动轴外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联动轴外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优选的,所述从动转轮和主动转轮的直径大小相等,所述从动转轮和主动转轮处于同一水平面。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由连接座、通管、分配管、导热管、风机和加热丝组成,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的一侧,所述连接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丝,所述连接座的另一侧通过连接管道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连接座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通管,且通管的另一侧贯穿于装置主体的内部并与分配管的内部连通,所述分配管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内部的一侧,所述分配管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管。优选的,所述通管设置有两组并关于连接座的水平中心线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振动混合机构由支撑座、第一伺服电机、空心套块、缓冲弹簧和活动杆组成,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一侧,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轴接器与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空心套块的内部,所述空心套块的一侧与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固定连接在支撑板和装置主体之间。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的弹性系数相等,所述空心套块和活动杆之间构成偏心结构。优选的,所述保温隔热结构由外层体、保温棉、内层体和加强筋组成,所述外层体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的内壁上,所述外层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层体,所述外层体和内层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之间填充有保温棉。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在外层体和内层体之间设置有多组并呈等间距排列。优选的,所述匀料机构由进料座、连接板、连接转轴和驱动电机组成,所述进料座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顶端的一侧,所述进料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转轴,所述连接转轴的一端通过轴接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进料座外部的一端,所述连接转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在连接转轴的外部设置有五组,所述连接板关于连接转轴的中心点呈环形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塑料薄膜原料混合装置不仅实现了均匀混合,提高了原料之间混合的效果,实现了加工过程中对原料进行加热处理,使得原料之间融合的更好,实现了振动混合,增强了混合的效果,实现了保温隔热,减缓了热量流失的速度,而且实现了均匀进料,防止一次性进料过多造成堵塞;(1)通过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主动转轮、从动转轮、连接带、联动轴、固定杆、刮板和搅拌叶,使用时,原料以及原料混合液等倒入装置主体的内部后,启动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带动主动转轮旋转,主动转轮和从动转轮之间通过连接带连接,从而带动从动转轮以及联动轴旋转,通过联动轴底部设置的搅拌叶对原料进行混合处理,搅拌叶呈X形状,并在搅拌叶的外部设置有多组凸块,搅拌混合时增加了与原料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混合的效果,联动轴旋转的同时带动固定杆以及刮板转动,刮板的一侧与装置主体的内部接触,可以将内部黏着的原料刮除下来,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2)通过设置有连接座、通管、分配管、导热管、风机和加热丝,使用时,启动风机,风机带动外部的空气流动,气流经由连接管道导入连接座的内部,空气与加热丝接触后发生,对周围的空气加热,在风机的作用下,将热气经由通管导入分配管的内部,通过导热管对装置主体的内部加热处理,导热管的外部设置有罩体,热气可传导至装置主体的内部,并且原料不会堵塞导热管的孔洞,起到了防护的作用,对原料加热,加快了混合的速度,使得混合的效果更好,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3)通过设置有支撑座、第一伺服电机、空心套块、缓冲弹簧和活动杆,使用时,启动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通过轴接器与活动杆连接,活动杆的一端在空心套块的内部,活动杆和空心套块之间为偏心结构,从而通过活动杆带动空心套块左右高频移动,空心套块的一侧与固定支架连接,固定支架与装置主体的外部固定连接,从而带动装置主体在支撑板之间振动作业,保证了原料混合的均匀性,减少了原料粘着在装置主体内壁的量,并且在装置主体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四组缓冲弹簧,起到了缓冲的作用,提高了结构使用的安全性;(4)通过设置有外层体、保温棉、内层体和加强筋,使用时,原料混合完成后,需要放置一段时间,外层体和内层体形成双层的结构设置在装置主体的内壁,起到了保温隔热的效果,并且在外层体和内层体之间设置有多组加强筋,起到了支撑的作用,避免装置主体受到外界的碰撞造成损坏,同时在加强筋之间填充有保温棉,增强了保温的效果,减缓了内部热量流失的速度,避免热量流失过快导致原料结块,提高了使用的效果;(5)通过设置有进料座、连接板、连接转轴和驱动电机,使用时,原料经由进料座顶部的开口倒入,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轴接器带动连接转轴旋转,连接转轴旋转的同时带动连接板旋转,连接板由五组矩形板组成,形成风车形状,便于对原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薄膜原料混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8)底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的两侧通过连接套块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6),所述固定支架(3)的一侧设置有振动混合机构(7),所述装置主体(8)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匀料机构(11),所述装置主体(8)的一侧设置有加热机构(1),所述装置主体(8)一端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口(4),所述装置主体(8)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隔热结构(9),所述装置主体(8)的内部设置有均匀混合机构;/n所述均匀混合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15),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5)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8)顶端的另一侧,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通过轴接器与主动转轮(14)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转轮(14)的一侧设置有从动转轮(12),所述主动转轮(14)和从动转轮(12)之间设置有连接带(13),所述从动转轮(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联动轴(17),且联动轴(17)的底部贯穿于装置主体(8)的内部,所述联动轴(17)外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6),所述固定杆(16)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刮板(10),所述联动轴(17)外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薄膜原料混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8)底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的两侧通过连接套块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6),所述固定支架(3)的一侧设置有振动混合机构(7),所述装置主体(8)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匀料机构(11),所述装置主体(8)的一侧设置有加热机构(1),所述装置主体(8)一端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口(4),所述装置主体(8)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隔热结构(9),所述装置主体(8)的内部设置有均匀混合机构;
所述均匀混合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15),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5)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8)顶端的另一侧,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通过轴接器与主动转轮(14)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转轮(14)的一侧设置有从动转轮(12),所述主动转轮(14)和从动转轮(12)之间设置有连接带(13),所述从动转轮(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联动轴(17),且联动轴(17)的底部贯穿于装置主体(8)的内部,所述联动轴(17)外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6),所述固定杆(16)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刮板(10),所述联动轴(17)外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转轮(12)和主动转轮(14)的直径大小相等,所述从动转轮(12)和主动转轮(14)处于同一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1)由连接座(101)、通管(102)、分配管(103)、导热管(104)、风机(105)和加热丝(106)组成,所述连接座(101)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8)的一侧,所述连接座(1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丝(106),所述连接座(101)的另一侧通过连接管道固定连接有风机(105),所述连接座(101)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通管(102),且通管(102)的另一侧贯穿于装置主体(8)的内部并与分配管(103)的内部连通,所述分配管(103)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8)内部的一侧,所述分配管(10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管(1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管(102)设置有两组并关于连接座(101)的水平中心线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混合机构(7)由支撑座(701)、第一伺服电机(702)、空心套块(703)、缓冲弹簧(704)和活动杆(705)组成,所述支撑座(701)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的一侧,所述支撑座(7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70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702)的输出端通过轴接器与活动杆(705)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705)的一端活动连接在空心套块(7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和斌
申请(专利权)人:刘和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