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小孔加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932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斜小孔的加工夹具,包括底座、夹具体、定位套、顶压件、第一螺栓和若干第二螺栓,所述夹具体上设有一加工面和一安装面;所述加工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所述定位套和顶压件固定安装在加工面上,所述顶压件上设有一第一通孔,所述加工面上设有一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与第一安装孔螺纹配合,进而使得所述顶压件将工件紧压在定位套上;所述安装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安装面上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过第二通孔后与第四安装孔螺纹配合,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二螺栓间隙配合;通过本技术方案使得整个装夹过程快速、准确、牢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小孔加工夹具
本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斜小孔加工夹具。
技术介绍
在金属零件切削加工过程中,经常遇到零件的某些小孔(直径≤1mm)难以加工,加工用的钻头时常断在工件中,特别是斜小孔的加工,工件的装夹调整和加工都十分困难,生产效率也低。传统的加工方法中,如图1所示的一种工件,该工件有一个φA(A=1mm)斜小孔,角度为B度。加工小孔时,操作人员通常先用划针在工件上划出该小孔的具体位置,再把工件装在万能分度头上,旋转一个B角度后,在钻床上,用麻花钻头对准划线的位置进行钻孔。用万能分度头(通用工装)装夹工件时,每次都要费时才能把工件调整到正确的位置,零件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孔径小,使用的麻花钻头很细,钻头的刚性差,在加工过程中需十分小心,慢慢进刀,加工时间较长,还经常发生钻头断在零件中的情况,又因为是斜孔,刀尖刚触及到零件时,钻头会发生偏移,孔A到零件端面的距离H也很难保证。公开号为CN208513804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便于电火花加工节流阀阀体斜孔的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的一侧设有定位板且定位板上端斜面上设有用于节流阀阀体固定的定位销,所述底座上端的另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顶压件,所述顶压件通过双头螺栓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双头螺栓的另一端穿过顶压件连接,使用时所述顶压件末端刚好抵在节流阀阀体上。通过本夹具的实施,解决了节流阀细长斜孔的加工,保证了节流阀细长孔的位置,避免了钻孔存在的漂移,位置不正确现象,同时避免了工件因钻头折断而造成的废品问题。上述文献中对节流阀阀体的斜小孔加工也可应用于对图1中的工件以及一般工件的加工,其解决了传统钻头加工斜小孔时钻头易漂移的技术问题,但斜小孔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却没有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斜小孔加工夹具,该加工夹具可保证斜小孔的精准定位。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斜小孔的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夹具体、定位套、顶压件、第一螺栓和若干第二螺栓,所述夹具体上设有一加工面和一安装面;所述加工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所述定位套和顶压件固定安装在加工面上,所述顶压件上设有一第一通孔,所述加工面上设有一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与第一安装孔螺纹配合,进而使得所述顶压件将工件紧压在定位套上;所述安装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安装面上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过第二通孔后与第四安装孔螺纹配合,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二螺栓间隙配合。作为优选,所述夹具A的范围为15-75°。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套上设有一与工件间隙配合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上设有一缺口,所述工件包括一环形的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的外表面与第一定位孔间隙配合,所述缺口位于工件的上方。作为优选,所述工件的侧面上还设有一圈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端面与定位套相抵,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另一端面与顶压件相抵。作为优选,还设有菱形销,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上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菱形销上的外圆部分伸入到第二定位孔内,所述菱形销上的外圆部分削扁设置。作为优选,所述菱形销上还设有一第二安装孔,所述菱形销通过第二安装孔与紧固件配合固定安装在夹具体上。作为优选,所述加工面上还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定位套上还设有一第三安装孔和一圆柱状的第三定位部,所述第三定位部的侧壁与第三定位孔的内侧壁间隙配合,所述定位套通过第三安装孔与紧固件配合固定安装在夹具体上。作为优选,所述顶压件包括互相垂直的顶压部和支撑部,所述顶压部与支撑部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支撑部活动安装在加工面上,所述顶压部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一通孔位于顶压部的中间位置,所述顶压部通过第一螺栓将第一环形凸起压紧在定位套上。作为优选,还设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套设安装在第一螺栓上,并位于第一螺栓和顶压件之间。作为优选,还设有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套设安装在第二螺栓上,并位于第二螺栓和夹具体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能快速把工件装在定位套和菱形销上,再用顶压件压牢工件,保证工件处于准确的位置,装夹时间只需20秒,若用万能分度头装夹工件并把其调整到A度的位置则需100秒,装夹效率提高了5倍;整个装夹过程快速、准确、牢靠;2)、根据电火花原理,采用电火花加工小孔时,工具电极不与工件接触,在加工过程中工具电极不会出现弯曲和折断的现象,电极可以较快进给,可快速加工小孔。用钻头钻小孔,加工一个工件需要20分钟,用电火花加工小孔,加工一个零件只需要2分钟,生产效率提高了10倍;3)、采用电火花加工小孔时,工具电极铜管不与工件直接接触,电极遇到斜面时不会发生偏移,能够保证小孔至端面的距离H尺寸。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件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校准样件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校准样件镗孔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菱形销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定位套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加工夹具夹紧工件时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加工夹具夹紧校准样件时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底座、夹具体和顶压件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夹具体;3、定位套;4、顶压件;5、第一螺栓;6、第二螺栓;7、工件;8、校准样件;20、加工面;21、安装面;40、第一通孔;22、第一安装孔;23、第二通孔;10、第四安装孔;30、第一定位孔;31、缺口;70、第一定位部;71、第一环形凸起;9、菱形销;72、第二定位孔;90、第二安装孔;24、第三定位孔;32、第三安装孔;33、第三定位部;80、第二定位部;81、第二环形凸起;82、斜小孔A;73、斜小孔B;83、定位柱;84、量棒;11、铜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小孔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n包括底座(1)、夹具体(2)、定位套(3)、顶压件(4)、第一螺栓(5)和若干第二螺栓(6),所述夹具体(2)上设有一加工面(20)和一安装面(21);/n所述加工面(2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所述定位套(3)和顶压件(4)固定安装在加工面(20)上,所述顶压件(4)上设有一第一通孔(40),所述加工面(20)上设有一第一安装孔(22),所述第一螺栓(5)穿过所述第一通孔(40)后与第一安装孔(22)螺纹配合,进而使得所述顶压件(4)将工件(7)紧压在定位套(3)上;/n所述安装面(21)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安装面(21)上设有若干第二通孔(23),所述底座(1)上设有若干第四安装孔(10),所述第二螺栓(6)穿过第二通孔(23)后与第四安装孔(10)螺纹配合,所述第二通孔(23)与第二螺栓(6)间隙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小孔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1)、夹具体(2)、定位套(3)、顶压件(4)、第一螺栓(5)和若干第二螺栓(6),所述夹具体(2)上设有一加工面(20)和一安装面(21);
所述加工面(2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所述定位套(3)和顶压件(4)固定安装在加工面(20)上,所述顶压件(4)上设有一第一通孔(40),所述加工面(20)上设有一第一安装孔(22),所述第一螺栓(5)穿过所述第一通孔(40)后与第一安装孔(22)螺纹配合,进而使得所述顶压件(4)将工件(7)紧压在定位套(3)上;
所述安装面(21)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安装面(21)上设有若干第二通孔(23),所述底座(1)上设有若干第四安装孔(10),所述第二螺栓(6)穿过第二通孔(23)后与第四安装孔(10)螺纹配合,所述第二通孔(23)与第二螺栓(6)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小孔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A的范围为15-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小孔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3)上设有一与工件(7)间隙配合的第一定位孔(30),所述第一定位孔(30)上设有一缺口(31),所述工件(7)包括一环形的第一定位部(70),所述第一定位部(70)的外表面与第一定位孔(30)间隙配合,所述缺口(31)位于工件(7)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小孔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7)的侧面上还设有一圈第一环形凸起(71),所述第一环形凸起(71)的端面与定位套(3)相抵,所述第一环形凸起(71)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敏施国卫胡凯朱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