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万奎宝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电气线缆用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6804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电气线缆用输送装置,包括:底板、输送箱、传动机构和稳固机构,输送箱安装在底板的顶部,且输送箱的内部设置有压板和拖柱,且压板设置在拖柱的上方,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皮带轮、齿轮、双槽轮和电机,双槽轮安装在输送箱的外壁一侧,皮带轮共设置有三个且其中两个对称设置在输送箱的两侧上方、另一个皮带轮与双槽轮对称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放线缆或者收线缆的时候,将线缆头穿过导向架和输送箱,输送箱内的线缆置于压板和拖柱之间,通过电机带动压板和拖柱进行转动,转动后通过拖柱反复推动线缆,对线缆进行输送,在输送的过程中通过压板反复的压在线缆上,提高输送的稳定性,减少人工的使用,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电气线缆用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线缆
,更具体为一种建筑电气线缆用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电气线缆指的是电气装备用的电线电缆,是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电气线缆的特点在于,品种规格繁多且应用范围广泛,使用电压在1kV及以下较多。为满足特殊场合的需求,正不断衍生新的电气线缆产品,如耐火线缆、阻燃线缆、耐油线缆等。电气线缆在运输时,通常会将其缠绕在运输车的绕线辊上后再进行运输。这样,可以在运输的过程中对电气线缆进行较好的收纳,防止运输过程中电气线缆出现打结等现象。目前,在对井下或者深坑进行放线的时候,采用人工拉动的方式来输送线缆,线缆在铺设时通常缠绕在线缆架上,人工将线缆从线缆架上拆卸费时费力,特别是对于短铺线缆输送时,线缆输送装置与地面接触力度较小,在拉动线缆的时候容易造成装置滑动,影响正常使用,同时线缆与底面发生摩擦容易造成外层划伤。为此,需要设计一个新的方案给予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电气线缆用输送装置,解决了采用人工拉动的方式来输送线缆,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电气线缆用输送装置,包括:底板(1)、输送箱(2)、传动机构(3)和稳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箱(2)安装在底板(1)的顶部,且输送箱(2)的内部设置有压板(18)和拖柱(19),且压板(18)设置在拖柱(19)的上方,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传动杆(11)、皮带轮(12)、齿轮(16)、双槽轮(13)和电机(7),所述双槽轮(13)安装在输送箱(2)的外壁一侧,所述皮带轮(12)共设置有三个且其中两个对称设置在输送箱(2)的两侧上方、另一个皮带轮(12)与双槽轮(13)对称设置,且双槽轮(13)与对称设置的皮带轮(12)之间连接有传动轴二(15)且通过传动轴二(15)与输送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电气线缆用输送装置,包括:底板(1)、输送箱(2)、传动机构(3)和稳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箱(2)安装在底板(1)的顶部,且输送箱(2)的内部设置有压板(18)和拖柱(19),且压板(18)设置在拖柱(19)的上方,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传动杆(11)、皮带轮(12)、齿轮(16)、双槽轮(13)和电机(7),所述双槽轮(13)安装在输送箱(2)的外壁一侧,所述皮带轮(12)共设置有三个且其中两个对称设置在输送箱(2)的两侧上方、另一个皮带轮(12)与双槽轮(13)对称设置,且双槽轮(13)与对称设置的皮带轮(12)之间连接有传动轴二(15)且通过传动轴二(15)与输送箱(2)转动连接,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皮带轮(12)之间连接有传动轴一(14)且通过传动轴一(14)与输送箱(2)转动连接,垂直设置的皮带轮(12)和双槽轮(13)之间采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电机(7)的动力输出端上安装有传动轮(9),所述传动轮(9)与双槽轮(13)采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齿轮(16)共设置有四个且对称分别在输送箱(2)的内部靠近边缘处,形成两组水平对称的齿轮(16),且其中一组水平对称的齿轮(16)分别与传动轴一(14)连接、另一组与传动轴二(1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气线缆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一(14)的端部分别连接有传动连杆(21),所述传动连杆(21)与传动轴一(14)垂直分布且固定连接,所述压板(1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连接轴(23)且通过连接轴(23)与传动连杆(2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气线缆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连杆(21)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轴(23)穿过滑槽且连接有连接块(25),所述连接块(25)的中部安装有轴承且通过轴承与连接轴(23)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连杆(21)的表面且位于滑槽的末端设置有限位板(22),所述限位板(22)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块(25)的底部安装有限位柱(27),所述限位柱(27)的下端贯穿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奎宝
申请(专利权)人:万奎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