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托盘立体仓库的存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6751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托盘立体仓库的存取方法,通过川字形托盘底架与Ⅱ字结构货叉伸缩机构配合,将传统车轴在压装位置存储占地面积大的问题,简化为一体式存储方案,使得在压装工作中,可直接对到达的物料进行压装。在现有零部件存储方式上进行改进,调整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存取的工艺过程,以比较低的成本实现设备的改造升级。改变了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入库的操作工艺过程,减少了入库和出库时间;同时,简化了传统压装的辅助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托盘立体仓库的存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体仓库部件存取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托盘立体仓库的存取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托盘一般采用单独零部件存储,也就是将车轮、制动盘分别放置在自身的托盘中,而车轴则是放置在压装机附近,在需要进行压装时,根据车轴在进行车轮、制动盘相关零部件的选配工作,但由于车轴体积、长度问题,导致选配效率低,难以在压装机附近进行多量存储。因此该方式无法满足随着列车技术的升级改造,对效率提出的高要求。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托盘立体仓库的存取方法提高装配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托盘立体仓库的存取方法,改变了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入库的操作工艺过程,减少了入库时间、出库时间;同时简化了传统压装的辅助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托盘立体仓库的存取方法,能够直接进行压装、选配的轮对装配零部件存储到一个托盘中;包括以下步骤:S1、托盘采用堆垛机移动,在堆垛机载货台的底部上装配上货叉伸缩机构,用于垂直于立体仓库巷道方向的存取托盘;S2、轮对装配零部件存储采用川字形托盘底架,并在托盘底架上方根据列车类型种类的不同,分别布置对应的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存储装置;S3、需要存储的托盘通过输送机运输至托盘缓存位置,堆垛机经过升降与水平运动,到达托盘缓存工位对接位置;S4、当堆垛机到达缓存工位对接位置后,在系统自动或半自动模式下,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伸出,通过川字形托盘底架,直至上叉完全伸出,堆垛机进行提升操作,将托盘整体进行提升,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收回,将托盘取放至堆垛机的载货台上;S5、堆垛机在立体仓库的巷道内驶向需要存储的货位,当载货台对接货位位置后,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伸出;完全伸出后,堆垛机进行下降操作,将托盘整体放置在存储的货位上,完成入库;S6、当货位取货时,堆垛机空载待机状态,货叉伸缩机构处于初始位置,堆垛机到指定货位并对准该货位;S7、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伸出,插入川字形托盘底架,直至上叉完全伸出,堆垛机进行提升操作,将托盘整体进行提升;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收回,最后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缩回中位,完成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托盘的货位取货,中央控制室的控制端显示取货完成;S8、堆垛机载有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托盘到立体仓库出库口对接输送机位置,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伸出,将托盘送至对接的输送机位置上方,堆垛机进行下降操作,将托盘整体放置在输送机位置上;落件完成后,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收回至初始位置,输送机进行运送将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托盘输送至下一工位,完成卸货任务。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托盘立体仓库的存取方法,将轮对装配零部件的存储方式进行整合,使得能够直接进行压装的选配完成的轮对装配零部件存储到一个托盘中,减少了压装人员在压装轮对选配过程中的辅助时间。托盘利用堆垛机、输送机在立体仓库之间进行入库和出库,改变了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入库的操作工艺过程,减少了入库时间、出库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地,S1中堆垛机下叉固定于载货台上,上叉、中叉及下叉之间通过链条传动作直线差动式伸缩,货叉伸缩机构采用Ⅱ字结构,与托盘底架川字结构配合工作。进一步地,S3中立体仓库入库口的方向垂直于巷道,和各个货位平行;托盘缓存位置的方向与入库口延长线方向重合。进一步地,S4中系统自动是指:堆垛机根据中央控制室下发的任务清单,依次进行自动操作,无需人工参与;系统半自动是指:操作人员根据需要利用中央控制室的控制端进行分布操作,包括:入库取料、出库放料操作。进一步地,S6中堆垛机空载待机状态为载货台上无货物、货叉伸缩机构在中位的状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托盘立体仓库的存取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Ⅱ字货叉伸缩机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川字形托盘底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见附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托盘立体仓库的存取方法,能够直接进行压装、选配的轮对装配零部件存储到一个托盘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托盘采用堆垛机移动,在堆垛机载货台的底部上装配上货叉伸缩机构,用于垂直于立体仓库巷道方向的存取托盘;S2、轮对装配零部件存储采用川字形托盘底架,并在托盘底架上方根据列车类型种类的不同,分别布置对应的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存储装置;S3、需要存储的托盘通过输送机运输至托盘缓存位置,堆垛机经过升降与水平运动,到达托盘缓存工位对接位置;S4、当堆垛机到达缓存工位对接位置后,在系统自动或半自动模式下,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伸出,通过川字形托盘底架,直至上叉完全伸出,堆垛机进行提升操作,将托盘整体进行提升,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收回,将托盘取放至堆垛机的载货台上;S5、堆垛机在立体仓库的巷道内驶向需要存储的货位,当载货台对接货位位置后,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伸出;完全伸出后,堆垛机进行下降操作,将托盘整体放置在存储的货位上,完成入库;S6、当货位取货时,堆垛机空载待机状态,货叉伸缩机构处于初始位置,堆垛机到指定货位并对准该货位;S7、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伸出,插入川字形托盘底架,直至上叉完全伸出,堆垛机进行提升操作,将托盘整体进行提升;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收回,最后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缩回中位,完成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托盘的货位取货,中央控制室的控制端显示取货完成;S8、堆垛机载有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托盘到立体仓库出库口对接输送机位置,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伸出,将托盘送至对接的输送机位置上方,堆垛机进行下降操作,将托盘整体放置在输送机位置上;落件完成后,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收回至初始位置,输送机进行运送将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托盘输送至下一工位,完成卸货任务。参见附图2,Ⅱ字结构的货叉伸缩机构自身采用了对称结构,能够将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托盘的重力与零部件自身的载荷力均匀的分布到货叉伸缩机构上,其较大的接触面积使得货叉伸缩机构所受到的压强减小,载荷力矩通过滚轮轴承传输到伸缩装置的工作面上。为了防止伸缩机构负载过大,装有可调的摩擦离合器。配有机械停止装置以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托盘立体仓库的存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能够直接进行压装、选配的轮对装配零部件存储到一个托盘中;包括以下步骤:/nS1、托盘采用堆垛机移动,在堆垛机载货台的底部上装配上货叉伸缩机构,用于垂直于立体仓库巷道方向的存取托盘;/nS2、轮对装配零部件存储采用川字形托盘底架,并在托盘底架上方根据列车类型种类的不同,分别布置对应的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存储装置;/nS3、需要存储的托盘通过输送机运输至托盘缓存位置,堆垛机经过升降与水平运动,到达托盘缓存工位对接位置;/nS4、当堆垛机到达缓存工位对接位置后,在系统自动或半自动模式下,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伸出,通过川字形托盘底架,直至上叉完全伸出,堆垛机进行提升操作,将托盘整体进行提升,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收回,将托盘取放至堆垛机的载货台上;/nS5、堆垛机在立体仓库的巷道内驶向需要存储的货位,当载货台对接货位位置后,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伸出;完全伸出后,堆垛机进行下降操作,将托盘整体放置在存储的货位上,完成入库;/nS6、当货位取货时,堆垛机空载待机状态,货叉伸缩机构处于初始位置,堆垛机到指定货位并对准该货位;/nS7、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伸出,插入川字形托盘底架,直至上叉完全伸出,堆垛机进行提升操作,将托盘整体进行提升;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收回,最后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缩回中位,完成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托盘的货位取货,中央控制室的控制端显示取货完成;/nS8、堆垛机载有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托盘到立体仓库出库口对接输送机位置,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伸出,将托盘送至对接的输送机位置上方,堆垛机进行下降操作,将托盘整体放置在输送机位置上;落件完成后,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收回至初始位置,输送机进行运送将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托盘输送至下一工位,完成卸货任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托盘立体仓库的存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能够直接进行压装、选配的轮对装配零部件存储到一个托盘中;包括以下步骤:
S1、托盘采用堆垛机移动,在堆垛机载货台的底部上装配上货叉伸缩机构,用于垂直于立体仓库巷道方向的存取托盘;
S2、轮对装配零部件存储采用川字形托盘底架,并在托盘底架上方根据列车类型种类的不同,分别布置对应的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存储装置;
S3、需要存储的托盘通过输送机运输至托盘缓存位置,堆垛机经过升降与水平运动,到达托盘缓存工位对接位置;
S4、当堆垛机到达缓存工位对接位置后,在系统自动或半自动模式下,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伸出,通过川字形托盘底架,直至上叉完全伸出,堆垛机进行提升操作,将托盘整体进行提升,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收回,将托盘取放至堆垛机的载货台上;
S5、堆垛机在立体仓库的巷道内驶向需要存储的货位,当载货台对接货位位置后,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伸出;完全伸出后,堆垛机进行下降操作,将托盘整体放置在存储的货位上,完成入库;
S6、当货位取货时,堆垛机空载待机状态,货叉伸缩机构处于初始位置,堆垛机到指定货位并对准该货位;
S7、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伸出,插入川字形托盘底架,直至上叉完全伸出,堆垛机进行提升操作,将托盘整体进行提升;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收回,最后货叉伸缩机构上的上叉缩回中位,完成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托盘的货位取货,中央控制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爽侯岱双王华郭永旭高金刚祝国凯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