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射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68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射无人机,包括机身、主翼组件与主翼折叠结构,主翼折叠结构包括主翼翼台、主翼驱动组件与主翼限位组件,主翼组件包括左主翼与右主翼;当主翼组件折叠时,左主翼与右主翼沿机身的长度方向层叠;当主翼组件展开时,左主翼与右主翼的高度平齐且分别向机身的两侧延伸;主翼限位组件与主翼旋转组件活动相连,以在主翼限位组件有效时限制主翼组件处于折叠状态;主翼驱动组件与主翼旋转组件传动相连,以在主翼限位组件失效时驱动主翼旋转组件旋转转换为展开状态。可在实现折叠体积小的前提下,同时实现主翼展开后消除高度差且带有上反角的功能,使无人机便于储存、运输的同时具有更优的气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射无人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是一种空射无人机。
技术介绍
无人机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装备,执行长航时侦察、区域监视、搜索定位、火力引导等任务。空射无人机是一类基于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或者无人机等空中平台发射,执行空中监视范围拓展、诱饵防御、电子对抗、集群攻击等任务的无人机。空射无人机通常需要较长的续航时间,要求无人机既有较高升阻比,同时,为了满足便携运载,在无人机的存储、运输及使用阶段均要求无人机占用空间较小。在目前公开的无人机中,可拆装的占绝大部分,该类无人机在储存及运输时将无人机拆卸成机翼、机身等模块,待使用时再将其组装。但其拆卸后的包装箱尺寸仍然很大,且拆卸组装过程费时费力。有一些极少部分的可折叠无人机方案,这些方案结构复杂、可靠性较低、无法规避无人机的两侧机翼高度落差问题,且无法兼顾高升阻比气动布局和紧凑收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射无人机,可在实现折叠体积小的前提下,同时实现主翼展开后消除高度差,且满足高升阻气动性能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射无人机,包括机身、主翼组件与主翼折叠结构,所述主翼折叠结构包括主翼翼台、主翼旋转组件、主翼驱动组件与主翼限位组件;所述主翼翼台固定设在所述机身上的中部位置,所述主翼旋转组件包括并排转动连接在所述主翼翼台上的左主翼转轴与右主翼转轴,所述主翼组件包括左主翼与右主翼;所述左主翼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左主翼转轴的顶端,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左主翼转轴的方向延伸;所述右主翼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右主翼转轴的顶端,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右主翼转轴的方向延伸;所述主翼组件具有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当所述主翼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左主翼与所述右主翼沿所述机身的长度方向层叠在所述机身的上方,且所述左主翼位于所述右主翼的上方;当所述主翼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左主翼与所述右主翼的高度平齐且沿所述机身相互对称,且所述左主翼与所述右主翼分别向所述机身的两侧延伸;所述主翼限位组件设在所述主翼翼台上并与所述主翼旋转组件活动相连,以用于在所述主翼限位组件有效时限制所述主翼旋转组件固定,使所述主翼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所述主翼驱动组件与所述主翼旋转组件传动相连,以用于在所述主翼限位组件失效时驱动所述主翼旋转组件旋转,进而使所述主翼组件由折叠状态转换为展开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尾翼组件与尾翼折叠结构,所述尾翼折叠结构包括尾翼翼台、尾翼旋转组件、尾翼驱动组件与尾翼限位组件;所述尾翼翼台固定设在所述机身上的尾部位置,所述尾翼旋转组件包括并排转动连接在所述尾翼翼台上的左尾翼转轴与右尾翼转轴,所述尾翼组件包括左尾翼与右尾翼;所述左尾翼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左尾翼转轴的顶端,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左尾翼转轴的方向延伸;所述右尾翼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右尾翼转轴的顶端,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右尾翼转轴的方向延伸;所述尾翼组件具有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当所述尾翼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左尾翼与所述右尾翼沿所述机身的长度方向对称位于所述机身的两侧;当所述尾翼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左尾翼与所述右尾翼分别向所述机身的两侧下方延伸,且所述左尾翼与所述右尾翼沿所述机身相互对称并构成倒V形结构;所述尾翼限位组件设在所述尾翼翼台上并与所述尾翼旋转组件活动相连,以用于在所述尾翼限位组件有效时限制所述尾翼旋转组件固定,使所述尾翼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所述尾翼驱动组件与所述尾翼旋转组件传动相连,以用于在所述尾翼限位组件失效时驱动所述尾翼旋转组件旋转,进而使所述尾翼组件由折叠状态转换为展开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尾翼、所述右尾翼分别通过舵机与所述左尾翼转轴、所述右尾翼转轴转动相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主翼转轴的轴向与所述主翼翼台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1,所述右主翼转轴的轴向与所述主翼翼台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2,其中,0°<α1=α2<9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整流罩;当所述主翼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整流罩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机身上,另一端搭接在所述主翼组件上;当所述主翼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整流罩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机身上,另一端搭接在所述机身上,且所述整流罩覆盖所述左主翼与所述右主翼的根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主翼转轴或所述右主翼转轴上设有升降机构,以用于在所述左主翼转轴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左主翼转轴沿轴向下降,或在所述右主翼转轴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右主翼转轴沿轴向上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导向杆与螺旋槽,所述螺旋槽设在所述左主翼转轴或所述右主翼转轴的侧壁上;所述螺旋槽的两端在所述左主翼转轴或所述右主翼转轴上的轴向跨度与所述主翼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左主翼、所述右主翼之间的高度差相等;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主翼翼台或所述机身固定相连,另一端经过所述螺旋槽后位于所述左主翼转轴或所述右主翼转轴内,或另一端经过所述螺旋槽后穿过所述左主翼转轴或所述右主翼转轴;所述导向杆与所述螺旋槽滑动相连,当所述主翼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导向杆位于所述螺旋槽的一端;当所述主翼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导向杆位于所述螺旋槽的另一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翼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拉簧,所述左主翼转轴的侧壁上沿周向设有第一拉簧槽;所述第一拉簧槽上设有第一拉簧座,所述第一拉簧的一端所述第一拉簧座固定相连,另一端经过部分所述第一拉簧槽后与机身相连;当所述主翼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拉簧具有预紧力,以使得所述左主翼转轴具有转动的趋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翼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座、第一限位杆与第一控制杆,所述左主翼转轴的侧壁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座固定连接在所述主翼翼台上,所述第一控制杆的中部铰接在所述第一限位座上,所述第一限位杆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限位座上;当所述主翼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杆的端部铰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座、所述主翼翼台后嵌入所述第一限位槽。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空射无人机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1、可在实现折叠体积小的前提下,同时实现主翼展开后消除高度差且带有上反角的功能;2、可使无人机便于储存、运输,同时具有更优的气动性能;3、该无人机可批量集束运载,同时具有长时滞空的气动性能;4、无拆卸组装过程,减少了无人机使用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消耗,可适用于空中发射无人机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无人机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主翼组件与主翼折叠结构,所述主翼折叠结构包括主翼翼台、主翼旋转组件、主翼驱动组件与主翼限位组件;/n所述主翼翼台固定设在所述机身上的中部位置,所述主翼旋转组件包括并排转动连接在所述主翼翼台上的左主翼转轴与右主翼转轴,所述主翼组件包括左主翼与右主翼;/n所述左主翼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左主翼转轴的顶端,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左主翼转轴的方向延伸;所述右主翼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右主翼转轴的顶端,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右主翼转轴的方向延伸;/n所述主翼组件具有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n当所述主翼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左主翼与所述右主翼沿所述机身的长度方向层叠在所述机身的上方,且所述左主翼位于所述右主翼的上方;/n当所述主翼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左主翼与所述右主翼的高度平齐且沿所述机身相互对称,且所述左主翼与所述右主翼分别向所述机身的两侧延伸;/n所述主翼限位组件设在所述主翼翼台上并与所述主翼旋转组件活动相连,以用于在所述主翼限位组件有效时限制所述主翼旋转组件固定,使所述主翼组件处于折叠状态;/n所述主翼驱动组件与所述主翼旋转组件传动相连,以用于在所述主翼限位组件失效时驱动所述主翼旋转组件旋转,进而使所述主翼组件由折叠状态转换为展开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主翼组件与主翼折叠结构,所述主翼折叠结构包括主翼翼台、主翼旋转组件、主翼驱动组件与主翼限位组件;
所述主翼翼台固定设在所述机身上的中部位置,所述主翼旋转组件包括并排转动连接在所述主翼翼台上的左主翼转轴与右主翼转轴,所述主翼组件包括左主翼与右主翼;
所述左主翼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左主翼转轴的顶端,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左主翼转轴的方向延伸;所述右主翼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右主翼转轴的顶端,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右主翼转轴的方向延伸;
所述主翼组件具有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
当所述主翼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左主翼与所述右主翼沿所述机身的长度方向层叠在所述机身的上方,且所述左主翼位于所述右主翼的上方;
当所述主翼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左主翼与所述右主翼的高度平齐且沿所述机身相互对称,且所述左主翼与所述右主翼分别向所述机身的两侧延伸;
所述主翼限位组件设在所述主翼翼台上并与所述主翼旋转组件活动相连,以用于在所述主翼限位组件有效时限制所述主翼旋转组件固定,使所述主翼组件处于折叠状态;
所述主翼驱动组件与所述主翼旋转组件传动相连,以用于在所述主翼限位组件失效时驱动所述主翼旋转组件旋转,进而使所述主翼组件由折叠状态转换为展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尾翼组件与尾翼折叠结构,所述尾翼折叠结构包括尾翼翼台、尾翼旋转组件、尾翼驱动组件与尾翼限位组件;
所述尾翼翼台固定设在所述机身上的尾部位置,所述尾翼旋转组件包括并排转动连接在所述尾翼翼台上的左尾翼转轴与右尾翼转轴,所述尾翼组件包括左尾翼与右尾翼;
所述左尾翼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左尾翼转轴的顶端,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左尾翼转轴的方向延伸;所述右尾翼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右尾翼转轴的顶端,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右尾翼转轴的方向延伸;
所述尾翼组件具有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
当所述尾翼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左尾翼与所述右尾翼沿所述机身的长度方向对称位于所述机身的两侧;
当所述尾翼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左尾翼与所述右尾翼分别向所述机身的两侧下方延伸,且所述左尾翼与所述右尾翼沿所述机身相互对称并构成倒V形结构;
所述尾翼限位组件设在所述尾翼翼台上并与所述尾翼旋转组件活动相连,以用于在所述尾翼限位组件有效时限制所述尾翼旋转组件固定,使所述尾翼组件处于折叠状态;
所述尾翼驱动组件与所述尾翼旋转组件传动相连,以用于在所述尾翼限位组件失效时驱动所述尾翼旋转组件旋转,进而使所述尾翼组件由折叠状态转换为展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空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尾翼、所述右尾翼分别通过舵机与所述左尾翼转轴、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亚飞侯中喜贾高伟王玉杰杨希祥麻震宇丁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