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把手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474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把手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上复板和下复板组件,所述上复板下方设置有型腔,下复板组件上方设置有型芯,所述型芯与下复板组件之间设置有把手内部成型装置,所述把手内部成型装置包括传动机构和连接于传动机构的成型组件,所述传动机构可通过合模力驱动成型组件进行把手产品的内部成型,所述传动机构可通过开模力驱动成型组件进行把手产品脱倒扣。传动机构在合模过程中把手内部成型装置抵接把手产品成型,开模过程中顶出产品并避让倒扣部分完成脱倒扣动作并实现脱模,有效简化模具结构,削减额外辅助动力参与,实现开模‑脱倒扣‑脱模的连贯动作,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把手成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把手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能够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塑料制件。注塑模具通常动模与定模构成,在生产的时候,模具安装在注塑机内,利用注塑机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高压射入注塑模具的模腔内,经冷却固化后,注塑机动作使动模与定模分离,之后再将注塑成型的成品利用顶出机构推出,从而完成一次注塑。尤其对于一些箱框类产品把手,出于对日常使用的需要通常会增加内侧R角,保证日常使用拿取不会对手部产生压力。但是对设计和模具装配增加了很多的工序。在设计上,一般都是取消内部R角,保证外部机构一次成型把手,也方便模具研配,也保证了日常产品小载重量的使用。因此,急需设计一种箱框类产品把手内部R角成型机构,以满足相框类产品把手内部R角的成型,满足实际大载重量的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把手注塑成型中,把手内部通常设置有环型倒扣或内凹,故把手产品在成型后无法通过常规的顶出机构从模具型芯上直接取出来。需要专门的设计进行加以解决。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CN1044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把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上复板和下复板组件,所述上复板下方设置有型腔,下复板组件上方设置有型芯,所述型芯与下复板组件之间设置有把手内部成型装置,所述把手内部成型装置包括传动机构和连接于传动机构的成型组件,所述传动机构可通过合模力驱动成型组件进行把手产品的内部成型,所述传动机构可通过开模力驱动成型组件进行把手产品脱倒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把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上复板和下复板组件,所述上复板下方设置有型腔,下复板组件上方设置有型芯,所述型芯与下复板组件之间设置有把手内部成型装置,所述把手内部成型装置包括传动机构和连接于传动机构的成型组件,所述传动机构可通过合模力驱动成型组件进行把手产品的内部成型,所述传动机构可通过开模力驱动成型组件进行把手产品脱倒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把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型芯上的力输入部,所述力输入部底部设置有力传递部,所述力传递部上连接有设置于把手下方的力输出部,所述成型组件设置于把手产品与力输出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把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上纵向贯通设置有第一导槽,所述力输入部设置于第一导槽内,所述力输入部的顶部高于型芯上表面设置,所述型腔上对应力输入部设置有配合凸台,所述配合凸台在合模状态下抵接力输入部顶部,所述力输入部可在纵向导槽内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把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凸台为楔形结构,所述配合凸台由上至下逐渐变窄,所述输入部顶部对应配合凸台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力配合凸台与连接槽过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把手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过王华良郑柄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