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传英专利>正文

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6133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包括主流管,所述主流管顶端连通有支流管,所述支流管两端的竖管部分的外侧面均连通有清洗管,所述支流管两端口均连通有锥形管,两个所述锥形管的上端分别安装有流食筒和药液筒;所述流食筒顶面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位槽和第一活动转轴。该心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通过控制在支流管两端的竖管部分的外侧面和两个清洗管的外侧面均设置有控制阀的开合状态,达到了控制流食和药液的供给速度的效果,达到了清洗时流食筒和药液筒不用拆卸的情况下污水也可以排出效果;通过分别设置流食筒和药液筒,还能够有效防止流食和药液进行混合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已授权技术公开(公告)号:CN209916740U中公开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该心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通过在流食筒内设置有通过螺纹杆旋转推动的推动板和研磨板结构,达到了容易控制流食注入过程的推进速度的效果,通过上述对比专利的结构设计,实际中在对该装置进行清洗时,在不卸下流食筒的情况下无法将内部的污水排出,每次使用后需要清洗时都要对流食筒反复拆卸;导致其具有清洗不方便,使用效果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心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实际中存在着在对装置的清洗过程中,需要将流食筒进行拆卸后才能流食筒内进行清洗的情况,导致其具有清洗不方便,使用效果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包括主流管,所述主流管顶端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包括主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管(1)顶端连通有支流管(2),所述支流管(2)两端的竖管部分的外侧面均连通有清洗管(3);所述支流管(2)两端的竖管部分上和两个清洗管(3)上均设置有控制阀(4),所述支流管(2)两端口均连通有锥形管(5),两个所述锥形管(5)的上端分别安装有流食筒(6)和药液筒(13);所述流食筒(6)顶面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位槽(61)和第一活动转轴(62);所述流食筒(6)的内部套接安装有过滤板(7),所述过滤板(7)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71);所述第一活动转轴(62)活动连接有流食筒盖(8),所述流食筒盖(8)的前端设置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包括主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管(1)顶端连通有支流管(2),所述支流管(2)两端的竖管部分的外侧面均连通有清洗管(3);所述支流管(2)两端的竖管部分上和两个清洗管(3)上均设置有控制阀(4),所述支流管(2)两端口均连通有锥形管(5),两个所述锥形管(5)的上端分别安装有流食筒(6)和药液筒(13);所述流食筒(6)顶面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位槽(61)和第一活动转轴(62);所述流食筒(6)的内部套接安装有过滤板(7),所述过滤板(7)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71);所述第一活动转轴(62)活动连接有流食筒盖(8),所述流食筒盖(8)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卡接板(81);所述流食筒盖(8)的圆心处安装有螺纹杆(9);所述螺纹杆(9)的上端安装有棘轮扳手(10);所述螺纹杆(9)的下端安装有推进板(11),所述推进板(11)的下端安装有研磨板(12);所述药液筒(13)顶面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卡位槽(131)和第二活动转轴(132),所述第二活动转轴(132)活动连接有药液筒盖(14),所述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卡接板(141);所述流食筒(6)和药液筒(13)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观察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流管(2)为U型管,所述支流管(2)包括横管(21)、第一竖管(22)和第二竖管(23),所述横管(21)的中部与主流管(1)的顶端固定连通,所述第一竖管(22)的底端与横管(21)的一端无缝连通,所述第二竖管(23)的底端与横管(21)的另一端无缝连通,所述第一竖管(22)的顶端与流食筒(6)底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英高树杰
申请(专利权)人:李传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