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25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包括放置筒和与放置筒上端相抵的盖板,所述放置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板,所述放置筒的底部安装有与其相通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另一端安装有导向管,所述盖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L型杆,所述放置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上均贯穿设有通槽,两个所述L型杆分别贯穿两个通槽并与其滑动连接,两个所述L型杆相背的一端均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与同侧的连接块之间均设有卡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不仅方便对盖板进行移动,便于向放置筒内放置食物,其可以对盖板进行完全拆卸,进而便于对放置筒内部进行彻底清洗,便于再次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
本技术涉及心内科护理
,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521404023.9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放置筒,放置筒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板,两个滑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盖板,盖板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焊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多组搅拌杆,盖板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一板,两个第一板相互远离的底部一侧均焊接有第二板,放置筒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本技术结构简单,经济实用,通过搅拌轴和搅拌杆,对食物进行粉碎处理,操作简单,并且通过单向阀和导向管,便于进食。上述专利不足之处在于,不便对盖板进行移动,进而不便添加食物,操作繁琐,且不能够对盖板进行完全拆卸,进而不便对放置筒的内壁进行有效且全面的清理,为工作人员带来不便,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其不仅方便对盖板进行移动,便于向放置筒内放置食物,其可以对盖板进行完全拆卸,进而便于对放置筒内部进行彻底清洗,便于再次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包括放置筒和与放置筒上端相抵的盖板,所述放置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板,所述放置筒的底部安装有与其相通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另一端安装有导向管,所述盖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L型杆,所述放置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上均贯穿设有通槽,两个所述L型杆分别贯穿两个通槽并与其滑动连接,两个所述L型杆相背的一端均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与同侧的连接块之间均设有卡位机构,所述放置筒内安装有盘状电热丝,所述盘状电热丝位于放置筒的内底部的下方。优选地,所述卡位机构贯穿连接块并与其滑动连接的插杆,所述插杆插入凹槽内,所述插杆与凹槽相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块,所述拉块与连接块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套在插杆的外部。优选地,多个所述凹槽呈上下设置且阵列分布。优选地,所述盖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U型把手,所述U型把手上套有防滑套。优选地,所述通槽与L型杆相匹配,且所述通槽和L型杆均为矩形形状。优选地,所述放置筒的外壁安装有控制盘状电热丝的控制面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当需要向放置筒添加食物时,医护人员可以相背拉动两个拉块,拉块移动带动两个插杆移动,使插杆脱离凹槽,然后向上拉动U型把手,直至盖板与放置筒离开并有合适的距离,然后松开拉块,在弹簧的作用下,插杆插入凹槽内,如此可以再次对L型杆定位,实现对盖板的定位支撑,进而便于向放置筒内放置食物;放置结束后,工作人员相背拉动两个拉块,拉块移动带动两个插杆移动,使插杆脱离凹槽,使盖板复位,如此实现对食物的添加,操作方便快捷,为医护人员带来方便;通过相放置筒内添加食物的操作,使L型杆完全脱离通槽,即可实现对盖板的完全拆卸,便于对放置筒的内壁进行彻底有效的清理,便于再次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合理,不仅方便对盖板进行移动,便于向放置筒内放置食物,其可以对盖板进行完全拆卸,进而便于对放置筒内部进行彻底清洗,便于再次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中盘状电热丝的俯视图。图中:1放置筒、2盖板、3支板、4L型杆、5凹槽、6单向阀、7导向管、8盘状电热丝、9控制面板、10U型把手、11防滑套、12连接块、13通槽、14弹簧、15拉块、16插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包括放置筒1和与放置筒1上端相抵的盖板2,放置筒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板3,放置筒1的底部安装有与其相通的单向阀6,单向阀6的另一端安装有导向管7,上述均为现有技术。盖板2上固定连接有两个L型杆4,放置筒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12,两个连接块12上均贯穿设有通槽13,两个L型杆4分别贯穿两个通槽13并与其滑动连接,通槽13与L型杆4相匹配,且通槽13和L型杆4均为矩形形状,通槽13对L型杆4起到导向作用。两个L型杆4相背的一端均设有多个凹槽5,多个凹槽5呈上下设置且阵列分布;凹槽5与同侧的连接块12之间均设有卡位机构,卡位机构贯穿连接块12并与其滑动连接的插杆16,插杆16插入凹槽5内,插杆16与凹槽5相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块15,拉块15与连接块12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4,弹簧14套在插杆16的外部。放置筒1内安装有盘状电热丝8,盘状电热丝8位于放置筒1的内底部的下方,放置筒1的外壁安装有控制盘状电热丝8的控制面板9,通过控制面板9可以控制盘状电热丝8加热的温度,此为现有技术,通过盘状电热丝8可以对食物进行加热。盖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U型把手10,通过拉动U型把手10方便向上拉动盖板2,U型把手10上套有防滑套11,设置防滑套11方便医护人员拉动U型把手10。本技术中,当需要向放置筒1添加食物时,医护人员可以相背拉动两个拉块15,拉块15移动带动两个插杆16移动,使插杆16脱离凹槽5,然后向上拉动U型把手10,直至盖板2与放置筒1离开并有合适的距离,然后松开拉块15,在弹簧14的作用下,插杆16插入凹槽5内,如此可以再次对L型杆4定位,实现对盖板2的定位支撑,进而便于向放置筒1内放置食物;放置结束后,工作人员相背拉动两个拉块15,拉块15移动带动两个插杆16移动,使插杆16脱离凹槽5,使盖板2复位,如此实现对食物的添加,操作方便快捷,为医护人员带来方便;通过相放置筒1内添加食物的操作,使L型杆4完全脱离通槽13,即可实现对盖板2的完全拆卸,便于对放置筒1的内壁进行彻底有效的清理,便于再次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包括放置筒(1)和与放置筒(1)上端相抵的盖板(2),所述放置筒(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板(3),所述放置筒(1)的底部安装有与其相通的单向阀(6),所述单向阀(6)的另一端安装有导向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上固定连接有两个L型杆(4),所述放置筒(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12),两个所述连接块(12)上均贯穿设有通槽(13),两个所述L型杆(4)分别贯穿两个通槽(13)并与其滑动连接,两个所述L型杆(4)相背的一端均设有多个凹槽(5),所述凹槽(5)与同侧的连接块(12)之间均设有卡位机构,所述放置筒(1)内安装有盘状电热丝(8),所述盘状电热丝(8)位于放置筒(1)的内底部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包括放置筒(1)和与放置筒(1)上端相抵的盖板(2),所述放置筒(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板(3),所述放置筒(1)的底部安装有与其相通的单向阀(6),所述单向阀(6)的另一端安装有导向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上固定连接有两个L型杆(4),所述放置筒(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12),两个所述连接块(12)上均贯穿设有通槽(13),两个所述L型杆(4)分别贯穿两个通槽(13)并与其滑动连接,两个所述L型杆(4)相背的一端均设有多个凹槽(5),所述凹槽(5)与同侧的连接块(12)之间均设有卡位机构,所述放置筒(1)内安装有盘状电热丝(8),所述盘状电热丝(8)位于放置筒(1)的内底部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机构贯穿连接块(12)并与其滑动连接的插杆(16),所述插杆(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莲江明杨本波钱亚珠杨文丽江昊宁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