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丽专利>正文

一种新生儿临床诊疗用的母乳喂养引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11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生儿临床诊疗用的母乳喂养引导装置,包括外形支撑壳、设置在外形支撑壳内部的放置腔和与放置腔连通的若干个连通孔,所述放置腔内部固定有可以辅助小朋友对类母乳进行正确吮吸的辅助装置,此新生儿临床诊疗用的母乳喂养引导装置,通过设置的辅助装置可以实现对类母乳的储存,同时可以使其内部的类母乳从放置腔外侧均匀的传输到连通孔,从而方便小朋友对类母乳的吮吸,使用效果比较好,避免在使用时支撑壳内部的类母乳分布的不均匀导致小朋友的吮吸的姿势不正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临床诊疗用的母乳喂养引导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生儿临床
,具体为一种新生儿临床诊疗用的母乳喂养引导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很多母亲为了使小朋友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健康都会选择母乳喂养的方式进行喂养,可是很多产妇在生产完一般都在2到5天之后才会有母乳的,如果是剖腹产的话时间可能会更长,因此在这期间需要用到防真乳对小朋友进行喂养,而且在喂养期间为了避免小朋友习惯使用奶瓶对乳房产生排斥,都会使用一些母乳喂养引导装置结合防真乳对小朋友进行喂养。。虽然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母乳喂养引导装置可是这些引导装置在使使用的时候可以与产妇的乳房贴合,这样小朋友可以通过与乳房贴合的部分实现对仿真乳的吸吮,从而避免小朋友喜爱引导期间对乳房产生排斥,可是在是使用是,这些母乳喂养引导装置在使用时由于进口只设置一个,因此会导致与乳房贴合的部分仿真奶分布不均匀,与乳房母乳的产出方式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小朋友在在吸奶时吸奶的姿势不对,从而导致当产妇有母乳亲自对小朋进行喂养时小朋友姿势不正确,导致母亲的乳房疼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生儿临床诊疗用的母乳喂养引导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满足在使用时可以使小朋友对类母乳进行正确吮吸需求的新生儿临床诊疗用的母乳喂养引导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临床诊疗用的母乳喂养引导装置,包括外形支撑壳、设置在外形支撑壳内部的放置腔和与放置腔连通的若干个连通孔,所述放置腔内部固定有可以辅助小朋友对类母乳进行正确吮吸的辅助装置。优选的,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固定在放置腔内部的环形管,所述环形管外侧连通有若干个支管,且支管一端与连通孔连通,所述环形管上连通有进入管,且进入管一端穿出支撑壳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进入管外侧通过外螺纹连接有长管,且长管远离进入管的一端连通有气囊,所述长管上连通有存放盒,且存放盒上设有进口,所述进口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遮盖,使类母乳从支撑壳内部均匀的传出。优选的,所述外形支撑壳远离连通孔的一侧连接有能辅助外形支撑壳与母亲乳房贴合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与外形支撑壳远离连通孔一侧固定的若干个吸盘,且外形支撑壳内侧固定有防护垫,使支撑壳与乳房外侧贴合。优选的,若干个所述支管的长度不一样,且支管直径沿着靠近连通孔的方向越来越小,使支管对类母乳进行稳定的传输,且使类母乳可以从不同的连通孔传出。优选的,所述存放盒上设有体积刻度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备在开始使用时,通过设置的辅助装置可以实现对类母乳的储存,同时可以使其内部的类母乳从放置腔外侧均匀的传输到连通孔,从而方便小朋友对类母乳的吮吸,使用效果比较好,避免在使用时支撑壳内部的类母乳分布的不均匀导致小朋友的吮吸的姿势不正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部分后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侧视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部分主视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4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形支撑壳;2-放置腔;3-连通孔;4-辅助装置;5-环形管;6-支管;7-进入管;8-长管;9-存放盒;10-进口;11-气囊;12-遮盖;13-连接件;14-吸盘;15-防护垫;16-体积刻度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临床诊疗用的母乳喂养引导装置,包括外形支撑壳1、设置在外形支撑壳1内部的放置腔2和与放置腔2连通的若干个连通孔3,外形支撑壳1的材料为可形变的材料,本方案优选硅胶材料,放置腔2内部固定有可以辅助小朋友对类母乳进行正确吮吸的辅助装置4;当该装置开始使用时,可以将外形支撑壳1放置在母亲的乳房处于乳房外侧进行贴合,然后打开辅助放置,使辅助装置4内部放置的类母乳经过放置腔2从连通孔3内部传输出来,然后再让小朋友吮吸放置壳前端,对类母乳进行吮吸。辅助装置4包括固定在放置腔2内部的环形管5,环形管5外侧连通有若干个支管6,且支管6一端与连通孔3连通,环形管5上连通有进入管7,且进入管7一端穿出外形支撑壳1外侧设有外螺纹,进入管7外侧通过外螺纹连接有长管8,且长管8远离进入管7的一端连通有气囊11,长管8上连通有存放盒9,且存放盒9上设有进口10,进口10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遮盖12;通过进口10向存放盒9内部填充类母乳,当填充到一定的量时,使遮盖12将进口10拧紧,然后外力加压气囊11,气囊11内部的气压将存放盒9内部内部放置的类母乳从长管8和进入管7挤压进环形管5,然后再从环形管5传递进若干个支管6内部,若干个支管6在将类母乳从外形支撑壳1的内部传递到支撑的一端,并且通过连通孔3传递到小朋友口腔,可以同时小朋友自己吮吸时也可以实现将支管6内部的类母乳吸出。外形支撑壳1远离连通孔3的一侧连接有能辅助外形支撑壳1与母亲乳房贴合的连接件13,连接件13包括与外形支撑壳1远离连通孔3一侧固定的若干个吸盘14,且外形支撑壳1内侧固定有防护垫15;将吸盘14内部沾有一定的热水然后使外形支撑壳1和防护垫15与乳房外侧贴合,吸盘14便可以实现与乳房外侧的皮肤吸附贴合。若干个支管6的长度不一样,且支管6直径沿着靠近连通孔3的方向越来越小。存放盒9上设有体积刻度线1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生儿临床诊疗用的母乳喂养引导装置,包括外形支撑壳(1)、设置在外形支撑壳(1)内部的放置腔(2)和与放置腔(2)连通的若干个连通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腔(2)内部固定有可以辅助小朋友对类母乳进行正确吮吸的辅助装置(4),所述辅助装置(4)包括固定在放置腔(2)内部的环形管(5),所述环形管(5)外侧连通有若干个支管(6),且支管(6)一端与连通孔(3)连通,所述环形管(5)上连通有进入管(7),且进入管(7)一端穿出支撑壳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进入管(7)外侧通过外螺纹连接有长管(8),且长管(8)远离进入管(7)的一端连通有气囊(11),所述长管(8)上连通有存放盒(9),且存放盒(9)上设有进口(10),所述进口(10)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遮盖(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临床诊疗用的母乳喂养引导装置,包括外形支撑壳(1)、设置在外形支撑壳(1)内部的放置腔(2)和与放置腔(2)连通的若干个连通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腔(2)内部固定有可以辅助小朋友对类母乳进行正确吮吸的辅助装置(4),所述辅助装置(4)包括固定在放置腔(2)内部的环形管(5),所述环形管(5)外侧连通有若干个支管(6),且支管(6)一端与连通孔(3)连通,所述环形管(5)上连通有进入管(7),且进入管(7)一端穿出支撑壳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进入管(7)外侧通过外螺纹连接有长管(8),且长管(8)远离进入管(7)的一端连通有气囊(11),所述长管(8)上连通有存放盒(9),且存放盒(9)上设有进口(10),所述进口(10)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遮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陈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