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水式高层建筑逃生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层建筑火灾逃生
,具体地指一种注水式高层建筑逃生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人口密度加大,城市高层建筑逐渐增多,尤其是高达30层及以上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然而,火灾是人类社会中比较常见的灾难,近些年来,人们对城市高层建筑的火灾有一定预防措施,但高层建筑失火造成火灾的情况还是经常发生。当火灾发生时,由于楼层的高度太高,高层住户可能出现电梯无法乘坐等危险情况,加上楼梯逃跑太慢且易受燃烧毒性气体、烟尘等侵扰,大多时候高层住户大多只能原地等待救援。传统的高层建筑逃生设备有以下几种:一类是高层建筑自救缓降装置,即将缓降绳一端固定在建筑上,另一端上与人固定,以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作为阻力,进行速降逃生。这类逃生设备风险较大,且适用人群有限,同时使用的人数较少,也容易在着火的楼层墙壁上出现意外火灾伤害;另一类是逃生布袋,其可能会出现阻塞的情况,难以应对高层建筑的逃生,而且使用时仍然会遭到火苗的熏烤,造成意外伤害;另外还有利用无人机对高层建筑内居民进行救援的,其效率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水式高层建筑逃生系统,设置在高层建筑室外,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腔体(1),所述主腔体(1)上设有进水管(2)、安全门(3)和出水管(4);/n所述主腔体(1)为内部中空的环形结构,垂直设置在高层建筑外,这样,充满水的主腔体(1)可以形成高层建筑居民的逃生水路;所述进水管(2)设置在主腔体(1)外壁上与主腔体(1)内部连通;所述安全门(3)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安全门(3)分别设置在高层建筑的每层楼处;所述出水管(4)设置在主腔体(1)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水式高层建筑逃生系统,设置在高层建筑室外,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腔体(1),所述主腔体(1)上设有进水管(2)、安全门(3)和出水管(4);
所述主腔体(1)为内部中空的环形结构,垂直设置在高层建筑外,这样,充满水的主腔体(1)可以形成高层建筑居民的逃生水路;所述进水管(2)设置在主腔体(1)外壁上与主腔体(1)内部连通;所述安全门(3)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安全门(3)分别设置在高层建筑的每层楼处;所述出水管(4)设置在主腔体(1)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水式高层建筑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体(1)上还设有连通管(5),所述主腔体(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主腔体(1)依次上下布置,上下布置的所述主腔体(1)通过出水管(4)与连通管(5)相连,这样,下方主腔体(1)可以充分利用上方主腔体(1)的水,节约救援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水式高层建筑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体(1)内设有防坠网(6),所述防坠网(6)设置在上下两个安全门(3)之间,用于防止高层建筑居民意外坠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水式高层建筑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进水管(2)分别与高层建筑各层水管连通,这样,需要时可以最大程度增大进水量,尽快向主腔体(1)内注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伟,李加伟,施申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