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安装的可穿戴背心式高原个体用制氧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气体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高原个体用制氧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海拔高度的不断上升,大气中的含氧量(绝对值,g/m3)和氧分压(压力值,kPa)相应下降,血液中的含氧量(血氧饱和度)降低,人体的自然反应随之剧烈,造成如心率加快、反应迟缓、情绪急躁、免疫力下降等人体伤害,伴生出现如头痛、腹胀、脱发、呼吸困难、精神不振、睡眠质量不高、记忆力减退甚至肺水肿死亡等一系列问题,无论是急进高原的作战部队、政府或工业部门的干部职工、旅行者,还是世居高原的藏民,有效的供氧都是非常重要的解决方案。目前,面向个体的供氧方法中,大都采用便携式氧气瓶、液氧罐、便携式制氧机,显然,携带氧气、液氧的方法,受制于携带量;采用直接自空气中制氧的方法,受制于额定所需制氧量条件下所需的能量(电力)。尤其目前的这些面向个体的供氧方法,其产品结构大都采用传统的“集成式”安装方法,将供气设施集成为一个有较为严格外部物理尺寸约束的装置,因为这些外部尺寸“约束”,整体散热通风流道设计、各部件固定约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布式安装的可穿戴背心式高原个体用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模块、分离功能模块、供气模块、电力模块、控制模块、微压传感器、可穿戴背心、氧气鼻吸软管或面罩,以及太阳能充电模块,其中:/n所述压缩模块,用于将空气压缩至适合分离的压力,包括空气压缩机、气体冷却组件、气体过滤组件、散热通风组件,集成安装在一个单元内,以外挂袋或缝制形式与可穿戴背心组合;并预留有可插拔式标准电力接口、控制接口、气源接口,电力接口用于与电力模块以电力线束连接;控制接口用于与控制模块以电力线束连接;气源接口用于与分离功能模块的进排气阀组的进气口以软管相连接;/n所述分离功能模块,采用变压吸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安装的可穿戴背心式高原个体用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模块、分离功能模块、供气模块、电力模块、控制模块、微压传感器、可穿戴背心、氧气鼻吸软管或面罩,以及太阳能充电模块,其中:
所述压缩模块,用于将空气压缩至适合分离的压力,包括空气压缩机、气体冷却组件、气体过滤组件、散热通风组件,集成安装在一个单元内,以外挂袋或缝制形式与可穿戴背心组合;并预留有可插拔式标准电力接口、控制接口、气源接口,电力接口用于与电力模块以电力线束连接;控制接口用于与控制模块以电力线束连接;气源接口用于与分离功能模块的进排气阀组的进气口以软管相连接;
所述分离功能模块,采用变压吸附方法制取氧气;分离功能模块包括分离模块、进排气阀组;分离模块与进排气阀组两者集成安装或者分开安装,以外挂袋或缝制形式与可穿戴背心组合;并且预留有可插拔式气源输入接口、气源输出接口、电力接口和控制接口,气源输入接口用于与压缩模块的出气口以软管相连接,接收前级压缩模块提供的压缩空气;气源输出接口用于与供气模块以软管相连接;电力接口用于与电力模块以电力线束连接;控制接口用于与控制模块以电力线束连接;
所述供气模块,包括储罐或气囊、供气阀组件,储罐或气囊用于接收前级分离功能模块制取的氧气,并予暂存,供气阀用于控制氧气持续或者脉冲形式通过鼻吸软管送给人员呼吸;其中,储罐或气囊与供气阀两者集成安装或者分开安装,以外挂袋或缝制形式与可穿戴式背心组合;并且预留可插拔式气源输入接口、气源输出接口、电力接口、控制接口;气源输入接口用于与分离功能模块的出气口以软管相连接,接收前级分离功能模块产生的氧气;气源输出接口,用于将储罐或气囊中的氧气通过供气阀以氧气鼻吸软管送给人员呼吸;电力接口用于与电力模块以电力线束连接;控制接口用于与控制模块以电力线束连接;
所述电力模块,为装置提供电力储存、充电、供电、电源管理,并接受控制模块的电源管理和控制;电力模块包括电源电芯储能设备、外壳,以外挂袋或缝制形式与在穿戴背心组合;并且预留有可插拔式标准电力接口、控制接口,电力接口用于与充电模块、其它用电负载以电力线束连接;控制接口用于与控制模块以电力线束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对充电模块、电力模块、压缩模块、分离功能模块、供气模块进行控制与管理,控制动力设备的启停、负荷调节、阀门的开关以及运算,以外挂袋或缝制形式与可穿戴背心组合;并且预留有可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奕璇,张钢,罗二平,申广浩,王晨,汤池,谢康宁,景达,姜茂刚,翟明明,刘娟,颜择栋,张晨旭,李远辙,罗鹏,李新,俞晓峰,顾修筑,贾吉来,谢东红,邵华,李超,冯之廷,訾文涛,胡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穗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陕西莫格医用设备有限公司,航天金鹏科技装备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