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搜救破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24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搜救破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丝杆,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设有轴承,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轴承的内圈内壁上,所述壳体外壁一侧固定设有轴承箱,所述轴承箱位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一侧固定设有副固定板。有益效果:滑块螺母在丝杆上左右移动,带动连杆运动,连杆拉动钳口杆,钳口杆绕中心销转动,形成开合运动,完成剪切与扩张,装置简单,且操作方便,钳口刀片最终完成剪切与扩张,钳口刀片为可拆卸安装,因此便于后期的更换,使其装置不用一同进行更换淘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搜救破拆装置
本技术涉及智能搜救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智能搜救破拆装置。
技术介绍
近几年自然灾害和道路交通事故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以下数字触目惊心: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火灾:近三年年均发生火灾36.69万起,财产损失45.73亿元;交通事故:近几年每年汽车交通事故20多万起,死亡人数在6万人以上,其中因救援不及时,死亡人数在5000人左右。目前市场上的救援设备有以下缺陷。缺乏智能搜救功能,找不到搜救目标,在破拆清障时费时费力,错过最佳救援时机。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搜救破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搜救破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丝杆,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设有轴承,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轴承的内圈内壁上,所述壳体外壁一侧固定设有轴承箱,所述轴承箱位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一侧固定设有副固定板,所述副固定板内部固定镶嵌有副轴承,所述丝杆共同贯穿所述壳体和所述轴承箱,且所述丝杆另一端固定贯穿所述副轴承,所述丝杆另一端固定设有锥形齿轮,所述锥形齿轮上啮合设有副锥形齿轮,所述副锥形齿轮设置在轴承箱内部,且所述副锥形齿轮顶端固定设有转杆,所述转杆穿过所述轴承箱顶端和第二副固定板,所述第二副固定板内部固定镶嵌有第二副轴承,所述转杆固定穿过第二副轴承,且所述转杆顶端固定设有摇臂,所述转杆外壁固定在所述第二副轴承的内圈内壁上,所述丝杆上螺旋套设有滑块螺母,所述滑块螺母两端均铰链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另一端均铰链连接有钳口杆,所述钳口杆与所述壳体前端通过中心销相铰链,所述轴承箱上和所述壳体上均固定设有手动提块,所述手动提块上设有红外热成像智能搜索仪,所述钳口杆上安装有钳口刀片。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滑块螺母两端相匹配的横向滑槽。进一步的,所述钳口刀片为V字刀片,所述V字刀片底部为实心体,所述钳口刀片顶部上设有V字口,所述钳口刀片通过所述V字口上套在所述钳口杆上。进一步的,所述钳口刀片和所述钳口杆上插设有螺杆,所述螺杆另一端套设有垫片和螺母。进一步的,所述红外热成像智能搜索仪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所述手动提块上,所述红外热成像智能搜索仪上一体成型设置有U型安装板,所述U型安装板插在所述手动提块上,且所述U型安装板,和所述手动提块之间通过螺钉进行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双手手动抓住手动提块,便于拆卸装置进行工作,本装置工作时,红外热成像智能搜索仪可精准锁定被困人员,及时的便于急救人员,提高救援的工作效率,用手摇动摇臂,带动转杆的转动,从而带动副锥形齿轮上啮合的锥形齿轮进行转动,丝杆跟着进行一起移动,设置的副轴承、轴承、第二副轴承从而保证零件转动时的稳定性,接着滑块螺母在丝杆上左右移动,带动连杆运动,连杆拉动钳口杆,钳口杆绕中心销转动,形成开合运动,完成剪切与扩张,装置简单,且操作方便,钳口刀片最终完成剪切与扩张,钳口刀片为可拆卸安装,因此便于后期的更换,使其装置不用一同进行更换淘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搜救破拆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搜救破拆装置的钳口刀片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搜救破拆装置的红外热成像智能搜索仪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2、丝杆;3、固定板;4、轴承;5、轴承箱;6、副固定板;7、副轴承;8、锥形齿轮;9、副锥形齿轮;10、转杆;11、第二副固定板;12、第二副轴承;13、摇臂;14、滑块螺母;15、连杆;16、钳口杆;17、中心销;18、手动提块;19、红外热成像智能搜索仪;20、钳口刀片;21、V字口;22、螺杆;23、U型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搜救破拆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丝杆2,所述壳体1内部固定设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位于所述丝杆2的一端固定设有轴承4,所述丝杆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轴承4的内圈内壁上,所述壳体1外壁一侧固定设有轴承箱5,所述轴承箱5位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一侧固定设有副固定板6,所述副固定板6内部固定镶嵌有副轴承7,所述丝杆2共同贯穿所述壳体1和所述轴承箱5,且所述丝杆2另一端固定贯穿所述副轴承7,所述丝杆2另一端固定设有锥形齿轮8,所述锥形齿轮8上啮合设有副锥形齿轮9,所述副锥形齿轮9设置在轴承箱5内部,且所述副锥形齿轮9顶端固定设有转杆10,所述转杆10穿过所述轴承箱5顶端和第二副固定板11,所述第二副固定板11内部固定镶嵌有第二副轴承12,所述转杆10固定穿过第二副轴承12,且所述转杆10顶端固定设有摇臂13,所述转杆10外壁固定在所述第二副轴承12的内圈内壁上,所述丝杆2上螺旋套设有滑块螺母14,所述滑块螺母14两端均铰链连接有连杆15,所述连杆15另一端均铰链连接有钳口杆16,所述钳口杆16与所述壳体1前端通过中心销17相铰链,所述轴承箱5上和所述壳体1上均固定设有手动提块18,所述手动提块18上设有红外热成像智能搜索仪19,所述钳口杆16上安装有钳口刀片20。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对于壳体1来说,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供所述滑块螺母14两端相匹配的横向滑槽。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壳体1上开设有供滑块螺母14两端相匹配的横向滑槽,因此才能保证滑块螺母14在丝杆2上左右移动。实施例三:请参阅图1-2,对于钳口刀片20来说,所述钳口刀片20为V字刀片,所述V字刀片底部为实心体,所述钳口刀片20顶部上设有V字口21,所述钳口刀片20通过所述V字口21上套在所述钳口杆16上。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钳口刀片20套在钳口杆16上,V字口21卡在钳口杆16上,进行可拆卸安装。实施例四:请参阅图2,对于钳口刀片20来说,所述钳口刀片20和所述钳口杆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搜救破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丝杆(2),所述壳体(1)内部固定设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位于所述丝杆(2)的一端固定设有轴承(4),所述丝杆(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轴承(4)的内圈内壁上,所述壳体(1)外壁一侧固定设有轴承箱(5),所述轴承箱(5)位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一侧固定设有副固定板(6),所述副固定板(6)内部固定镶嵌有副轴承(7),所述丝杆(2)共同贯穿所述壳体(1)和所述轴承箱(5),且所述丝杆(2)另一端固定贯穿所述副轴承(7),所述丝杆(2)另一端固定设有锥形齿轮(8),所述锥形齿轮(8)上啮合设有副锥形齿轮(9),所述副锥形齿轮(9)设置在轴承箱(5)内部,且所述副锥形齿轮(9)顶端固定设有转杆(10),所述转杆(10)穿过所述轴承箱(5)顶端和第二副固定板(11),所述第二副固定板(11)内部固定镶嵌有第二副轴承(12),所述转杆(10)固定穿过第二副轴承(12),且所述转杆(10)顶端固定设有摇臂(13),所述转杆(10)外壁固定在所述第二副轴承(12)的内圈内壁上,所述丝杆(2)上螺旋套设有滑块螺母(14),所述滑块螺母(14)两端均铰链连接有连杆(15),所述连杆(15)另一端均铰链连接有钳口杆(16),所述钳口杆(16)与所述壳体(1)前端通过中心销(17)相铰链,所述轴承箱(5)上和所述壳体(1)上均固定设有手动提块(18),所述手动提块(18)上设有红外热成像智能搜索仪(19),所述钳口杆(16)上安装有钳口刀片(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搜救破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丝杆(2),所述壳体(1)内部固定设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位于所述丝杆(2)的一端固定设有轴承(4),所述丝杆(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轴承(4)的内圈内壁上,所述壳体(1)外壁一侧固定设有轴承箱(5),所述轴承箱(5)位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一侧固定设有副固定板(6),所述副固定板(6)内部固定镶嵌有副轴承(7),所述丝杆(2)共同贯穿所述壳体(1)和所述轴承箱(5),且所述丝杆(2)另一端固定贯穿所述副轴承(7),所述丝杆(2)另一端固定设有锥形齿轮(8),所述锥形齿轮(8)上啮合设有副锥形齿轮(9),所述副锥形齿轮(9)设置在轴承箱(5)内部,且所述副锥形齿轮(9)顶端固定设有转杆(10),所述转杆(10)穿过所述轴承箱(5)顶端和第二副固定板(11),所述第二副固定板(11)内部固定镶嵌有第二副轴承(12),所述转杆(10)固定穿过第二副轴承(12),且所述转杆(10)顶端固定设有摇臂(13),所述转杆(10)外壁固定在所述第二副轴承(12)的内圈内壁上,所述丝杆(2)上螺旋套设有滑块螺母(14),所述滑块螺母(14)两端均铰链连接有连杆(15),所述连杆(15)另一端均铰链连接有钳口杆(16),所述钳口杆(16)与所述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荣彬张国豪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