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丝防脱式静脉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97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丝防脱式静脉注射器,包括注射器、连接件、针体、导丝和滑套,所述连接件包括主管及设置在主管上的支管,所述主管具有第一通道,所述支管具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主管的第一通道连通,所述针体设置在连接件的主管上并与第一通道的输出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导丝防脱式静脉注射器在使用时,通过滑动滑套,从而使得滑套的卡片一起位移,由于卡片与第二通道和之间的接触面为斜面,并且斜面由第一通道向卡片为逐渐向内倾斜设置,从而使得卡片逐渐收拢并将导丝卡住,使得导丝到达所需位置后无法发生位移,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丝防脱式静脉注射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导丝防脱式静脉注射器。
技术介绍
经内镜穿刺技术是一种经过内镜工作钳道完成的微创诊疗技术,虽然属于高级内镜技术,但是近30年来,在全世界得到了成熟的发展。该技术在于通过穿刺实现获取细胞、组织、液体的诊断标本,也能进行穿刺抽液治疗,还能实现注射治疗的目的。目前所用于穿刺的内镜,大体上包括超声内镜和非超声内镜(即普通内镜)的穿刺,其中,根据在不同器官的应用和设计的区别,具体涉及经气管镜穿刺、经气管超声内镜穿刺、经消化内镜穿刺、经消化道超声内镜穿刺等。现有注射器在注射后需要将导丝由针尖内穿入,使得导丝到达所需位置,由于穿设导丝没有固定装置很容易使得导丝被拉出或者被继续送入,使得导丝偏离所需预定位置,导致对患者治疗失效,也就增加了手术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注射器在注射后需要将导丝由针尖内穿入,使得导丝到达所需位置,由于穿设导丝没有固定装置很容易使得导丝被拉出或者被继续送入,使得导丝偏离所需预定位置,导致对患者治疗失效,也就增加了手术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导丝防脱式静脉注射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丝防脱式静脉注射器,包括注射器、连接件、针体、导丝和滑套,所述连接件包括主管及设置在主管上的支管,所述主管具有第一通道,所述支管具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主管的第一通道连通,所述针体设置在连接件的主管上并与第一通道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注射器的输出端设置在连接件的主管上并与第一通道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滑套沿支管轴向滑动设置在支管上,所述滑套上设置有若干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卡片,若干所述卡片沿支管圆周分布,所述卡片设置在支管的第二通道内,所述第二通道与卡片的接触面为斜面,所述斜面由第一通道向卡片为逐渐向内倾斜设置,所述导丝由支管的一端穿过第二通道及第一通道并凸出于针体的一端。通过滑动滑套,从而使得滑套的卡片一起位移,由于卡片与第二通道和之间的接触面为斜面,并且斜面由第一通道向卡片为逐渐向内倾斜设置,从而使得卡片逐渐收拢并将导丝卡住,也就防止了导丝在连接件上位移,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防止导丝与卡片之间无法脱离,进一步地,所述支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具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二管体具有第四通道,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设置在主管上,所述第三通道的一端与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管体螺纹连接在第一管道远离主管的一端,所述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连通并形成第二通道,所述滑套套设在第二管体上。通过将支管由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组成,这样并且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螺纹连接,转动第二管体,使得第二管体脱离第一管体就能够将导丝拔出。为了防止滑套上的卡片与导丝之间卡死,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周面沿其轴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滑套上设置有与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设置在限位槽内。通过滑套上的限位块与第二管体上的限位槽配合,也就限制了滑套的位移范围,也就防止了导丝和滑套出现卡死的现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导丝防脱式静脉注射器在使用时,通过滑动滑套,从而使得滑套的卡片一起位移,由于卡片与第二通道和之间的接触面为斜面,并且斜面由第一通道向卡片为逐渐向内倾斜设置,从而使得卡片逐渐收拢并将导丝卡住,使得导丝到达所需位置后无法发生位移,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现有注射器在注射后需要将导丝由针尖内穿入,使得导丝到达所需位置,由于穿设导丝没有固定装置很容易使得导丝被拉出或者被继续送入,使得导丝偏离所需预定位置,导致对患者治疗失效,也就增加了手术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导丝被卡住时的状态图;图4是图3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中连接件和针体的按照结构示意图。图中:1、注射器,2、连接件,3、针体,4、导丝,5、滑套,6、主管,601、第一通道,7、支管,701、第二通道,8、卡片,9、第一管体,10、第二管体,11、限位槽,12、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5所示,一种导丝防脱式静脉注射器,包括注射器1、连接件2、针体3、导丝4和滑套5,所述连接件2包括主管6及设置在主管6上的支管7,所述主管6具有第一通道601,所述支管7具有第二通道701,所述第二通道701的一端与主管6的第一通道601连通,所述针体3设置在连接件2的主管6上并与第一通道601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注射器1的输出端设置在连接件2的主管6上并与第一通道601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滑套5沿支管7轴向滑动设置在支管7上,所述滑套5上设置有若干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卡片8,若干所述卡片8沿支管7圆周分布,所述卡片8设置在支管7的第二通道701内,所述第二通道701与卡片8的接触面为斜面,所述斜面由第一通道601向卡片8为逐渐向内倾斜设置,所述导丝4由支管7的一端穿过第二通道701及第一通道601并凸出于针体3的一端。所述支管7包括第一管体9和第二管体10,所述第一管体9具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二管体10具有第四通道,所述第一管体9的一端设置在主管6上,所述第三通道的一端与第一通道601连通,所述第二管体10螺纹连接在第一管道远离主管6的一端,所述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连通并形成第二通道701,所述滑套5套设在第二管体10上。所述第二管体10的外周面沿其轴向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滑套5上设置有与限位槽11相匹配的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滑动设置在限位槽11内。上述导丝4防脱式静脉注射器1在使用时,首先将导丝4由支管7上的第二通道701一端穿过第二通道701和第一通道601由针体3的一端穿出,然后控制滑套5在第二管体10上位移,并且带动卡片8在第二第二通道701内位移,卡片8在斜面的作用下逐渐收拢并将导丝4抱住,从而防止了导丝4位移,同时滑套5的限位块12在第二管体10上的限位槽11内位移;当导丝4与卡片8之间卡死时,转动第二管体10并脱离第一管体9即可,从而将导丝4抽出来即可。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丝防脱式静脉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1)、连接件(2)、针体(3)、导丝(4)和滑套(5),所述连接件(2)包括主管(6)及设置在主管(6)上的支管(7),所述主管(6)具有第一通道(601),所述支管(7)具有第二通道(701),所述第二通道(701)的一端与主管(6)的第一通道(601)连通,所述针体(3)设置在连接件(2)的主管(6)上并与第一通道(601)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注射器(1)的输出端设置在连接件(2)的主管(6)上并与第一通道(601)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滑套(5)沿支管(7)轴向滑动设置在支管(7)上,所述滑套(5)上设置有若干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卡片(8),若干所述卡片(8)沿支管(7)圆周分布,所述卡片(8)设置在支管(7)的第二通道(701)内,所述第二通道(701)与卡片(8)的接触面为斜面,所述斜面由第一通道(601)向卡片(8)为逐渐向内倾斜设置,所述导丝(4)由支管(7)的一端穿过第二通道(701)及第一通道(601)并凸出于针体(3)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丝防脱式静脉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1)、连接件(2)、针体(3)、导丝(4)和滑套(5),所述连接件(2)包括主管(6)及设置在主管(6)上的支管(7),所述主管(6)具有第一通道(601),所述支管(7)具有第二通道(701),所述第二通道(701)的一端与主管(6)的第一通道(601)连通,所述针体(3)设置在连接件(2)的主管(6)上并与第一通道(601)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注射器(1)的输出端设置在连接件(2)的主管(6)上并与第一通道(601)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滑套(5)沿支管(7)轴向滑动设置在支管(7)上,所述滑套(5)上设置有若干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卡片(8),若干所述卡片(8)沿支管(7)圆周分布,所述卡片(8)设置在支管(7)的第二通道(701)内,所述第二通道(701)与卡片(8)的接触面为斜面,所述斜面由第一通道(601)向卡片(8)为逐渐向内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雪峰李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