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盆底自毁型电极的肌电生物反馈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978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肌电生物反馈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盆底自毁型电极的肌电生物反馈仪,它包括插入机构、握把机构,其中用来插入阴道腔的一次性插入机构与握把机构相互插接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安装自毁结构的插入机构,当首次将插入机构插装于握把机构上时可以进行插入阴道腔的正常使用,在插入机构拨出阴道腔后,插入机构因自动损坏而不能再次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控制院感及防止病患再次感染形成了积极的防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盆底自毁型电极的肌电生物反馈仪
本专利技术属于肌电生物诊断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盆底自毁型电极的肌电生物反馈仪。
技术介绍
用于肌肉神经功能恢复的诊断仪是基于肌电生物反馈的机理结合一定强度的低频脉冲对肌肉进行电刺激,使肌肉紧张或松弛,来训练和改善肌肉功能,帮助病人重建并恢复肌肉正常运动功能的一种医疗器械。随着技术的发展,肌电生物反馈在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慢性头痛、骨科康复、脑卒中后遗症康复、尿失禁等治疗中均取得了进展。传统的肌肉神经功能恢复的诊断仪存在以下问题:1、在经过长时间反复使用后,传统的用于肌肉神经功能恢复的诊断仪中的铜触片因发生过度形变而与电极的接触失效,从而造成诊断仪产生错误的电信号,不利于人体某部位的肌肉神经恢复治疗。2、在使用过程中,诊断仪插入阴道的部分不可避免会被重复使用,具有感染风险。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用于盆底自毁型电极的肌电生物反馈仪以解决如上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盆底自毁型电极的肌电生物反馈仪,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一种用于盆底自毁型电极的肌电生物反馈仪,它包括插入机构、握把机构,其中用来插入阴道腔的一次性插入机构与握把机构相互插接配合;脱离阴道的插入机构无论与握把机构连接与否都会发生自毁。上述握把机构包括把套、电路板A、电池、电路板B、铜触片、环套B、顶杆A、圆块、圆柱插座、圆柱插头、滑柱、伸缩轴、齿轮B、齿条B、弹簧B、滑杆B、拨杆、齿轮A、齿条A、触发杆、弹簧C、顶杆B,其中圆柱插座安装于通过螺栓扣合在一起的两个把套中;圆柱插座两端分别开设有圆槽C和圆槽F;圆槽F内中部具有圆柱插头,圆槽C内开设有周向均匀分布且与圆槽F相通的贯通触片插槽;周向均匀安装于电路板B且与电路板B电连接的若干铜触片分别轴向插于触片插槽内;与铜触片一一对应且位于铜触片触点弯折内的若干圆块分别通过顶杆A安装于环套B上;圆槽C中部的圆槽D内轴向滑动配合有滑柱,滑柱上安装有对其复位的弹簧B;与滑柱和圆柱插座旋转配合的伸缩轴两端分别安装有齿轮A和齿轮B;圆柱插头侧壁上的滑槽B内径向滑动有触发杆,触发杆上嵌套于对其复位的弹簧C。安装于触发杆上的齿条A与齿轮A啮合;滑柱侧壁上的三个滑槽D内分别沿垂直于伸缩轴的方向滑动有与齿轮B啮合的齿条B;齿条B与环套B内壁上的环形卡槽A配合;圆柱插头侧壁上的活动槽B内安装有绕自身拐角处摆动的L型拨杆;安装于滑柱上的滑杆B滑动于连通活动槽B和圆槽D的滑槽C内,安装于滑杆B末端的圆销滑动于拨杆一支上的滑槽E内;电路板B通过排线与安装在把套内的电池和自带芯片的电路板A电连接;圆柱插头末端安装有带锥尖的顶杆B;圆柱插座末端安装有环套C,环套C上轴向滑动配合有同中心轴线的环套D;环套D内安装有对其复位的弹簧D。上述插入机构包括插套、参考电极、正电极、负电极、气囊棒、电极片、滑杆A、弹簧A、拉绳、牵引块、橡胶模、环套A,其中插套与圆柱插座上的圆槽F插接配合;插套一端具有与圆柱插头和触发杆斜面B端配合的定位插槽,另一端具有与定位插槽连通的圆槽B;圆槽B与定位插槽之间通过与顶杆B配合的张紧橡胶膜隔绝;定位插槽内壁的活动槽A及活动槽A内的斜面A与拨杆配合;定位插槽与圆柱插头及触发杆的斜面B端配合。插套的圆槽B端密封嵌套有与插套外侧平滑过渡且内部充气的气囊棒,气囊棒侧壁上的漏气槽B与圆槽B内壁上的滑槽A相通;滑槽A内壁上开设有与气囊棒内连通的漏气槽A;滑槽A内沿圆槽B径向滑动有防止气囊棒内气体经漏气槽A、滑槽A和漏气槽B泄漏的滑杆A;滑杆A嵌套有对其复位的弹簧A;滑杆A通过安装有牵引块的宽条形拉绳与圆槽B内壁连接,牵引块侧壁上具有与顶杆B锥尖配合的锥槽。气囊棒外壁上沿其中心轴方向安装有三组周向均匀分布的电极片;插套的定位插槽端外侧具有分别与三组电极片电连接且与铜触片配合的参考电极、正电极和负电极;嵌套于气囊棒且轴向密封滑动于气囊棒上的环套A与环套D配合,环套A上与环套D配合的端面开设有与其内壁相通的环形漏气槽C。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弹簧A为拉伸弹簧;弹簧A一端与圆槽B内壁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在滑杆A上的拉簧板连接;弹簧B位于圆槽D内;弹簧B为压缩弹簧;弹簧B一端与圆槽D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滑柱一端连接;滑柱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导向块A,两个导向块A分别滑动于圆槽D内壁上的两个导向槽A内。导向块A与导向槽A的配合对滑柱在圆槽D内的轴向滑动发挥定位导向作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参考电极、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通过埋设于插套和气囊棒内的导线与相应一组电极片电连接。参考电极、正电极和负电极上分别安装有指示灯,以显示与参考电极、正电极或负电极电连接的电极片是否与阴道内腔壁形成良好接触,如果接触良好,则参考电极、正电极和负电极上的指示灯显示绿色,如果接触不良,则参考电极、正电极和负电极上的指示灯显示红色。当指示灯显示红色时,必须调整插入机构在阴道内的方位,使得参考电极、正电极和负电极电连接的电极片与阴道腔壁形成良好接触。定位插槽内壁上具有定位平面A,定位平面A与圆柱插头上的定位平面B配合,保证插套上的参考电极、正电极和负电极在插入机构与握把机构完成插接后能分别准确地与相应铜触片接触。环套A内壁上安装有与气囊棒外壁配合的密封套,保证环套A在插入机构插入阴道内时因被人体推动而对气囊棒上的漏气槽B进行封堵,防止气囊棒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内部气体泄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电路板A与安装在把套上的开关按钮电连接,电池与安装在把套上的变压接头电连接;电路板B插于两个把套内壁上的一个环槽内,圆柱插座外侧的定位环凸插于两个把套内壁上的另一个环槽内;电路板A插装于把套内的安装座上。铜触片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卡条,两个卡条分别插于相应触片插槽内的两个卡槽B内,保证铜触片在触片插槽里不会因产生沿圆柱插头径向的形变而被插入圆槽F的插套压弯。伸缩轴的外轴旋转于圆柱插座中部的圆槽E内。安装于伸缩轴外轴上的圆环旋转于圆槽E内壁上的环槽内,保证伸缩轴外轴与圆柱插座只产生相对旋转而不会产生相对轴向滑动。弹簧C位于滑槽B内壁上的环槽内;弹簧C一端与环槽内壁连接,另一端与安装于触发杆上的压簧环连接;伸缩轴的内轴旋转于滑柱上的圆槽G内。安装于伸缩轴内轴上的圆环旋转于圆槽G内壁上的环槽内,保证伸缩轴内轴与滑柱只产生相对旋转而不会产生相对轴向滑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圆柱插座的圆槽C端安装有三个非均匀分布的定位杆。三个定位杆分别依次穿过滑柱上的圆槽H和电路板B上的定位孔,保证电路板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盆底自毁型电极的肌电生物反馈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插入机构、握把机构,其中用来插入阴道腔的一次性插入机构与握把机构相互插接配合;脱离阴道的插入机构无论与握把机构连接与否都会发生自毁;/n上述握把机构包括把套、电路板A、电池、电路板B、铜触片、环套B、顶杆A、圆块、圆柱插座、圆柱插头、滑柱、伸缩轴、齿轮B、齿条B、弹簧B、滑杆B、拨杆、齿轮A、齿条A、触发杆、弹簧C、顶杆B,其中圆柱插座安装于通过螺栓扣合在一起的两个把套中;圆柱插座两端分别开设有圆槽C和圆槽F;圆槽F内中部具有圆柱插头,圆槽C内开设有周向均匀分布且与圆槽F相通的贯通触片插槽;周向均匀安装于电路板B且与电路板B电连接的若干铜触片分别轴向插于触片插槽内;与铜触片一一对应且位于铜触片触点弯折内的若干圆块分别通过顶杆A安装于环套B上;圆槽C中部的圆槽D内轴向滑动配合有滑柱,滑柱上安装有对其复位的弹簧B;与滑柱和圆柱插座旋转配合的伸缩轴两端分别安装有齿轮A和齿轮B;圆柱插头侧壁上的滑槽B内径向滑动有触发杆,触发杆上嵌套于对其复位的弹簧C;/n安装于触发杆上的齿条A与齿轮A啮合;滑柱侧壁上的三个滑槽D内分别沿垂直于伸缩轴的方向滑动有与齿轮B啮合的齿条B;齿条B与环套B内壁上的环形卡槽A配合;圆柱插头侧壁上的活动槽B内安装有绕自身拐角处摆动的L型拨杆;安装于滑柱上的滑杆B滑动于连通活动槽B和圆槽D的滑槽C内,安装于滑杆B末端的圆销滑动于拨杆一支上的滑槽E内;电路板B通过排线与安装在把套内的电池和自带芯片的电路板A电连接;圆柱插头末端安装有带锥尖的顶杆B;圆柱插座末端安装有环套C,环套C上轴向滑动配合有同中心轴线的环套D;环套D内安装有对其复位的弹簧D;/n上述插入机构包括插套、参考电极、正电极、负电极、气囊棒、电极片、滑杆A、弹簧A、拉绳、牵引块、橡胶模、环套A,其中插套与圆柱插座上的圆槽F插接配合;插套一端具有与圆柱插头和触发杆斜面B端配合的定位插槽,另一端具有与定位插槽连通的圆槽B;圆槽B与定位插槽之间通过与顶杆B配合的张紧橡胶膜隔绝;定位插槽内壁的活动槽A及活动槽A内的斜面A与拨杆配合;定位插槽与圆柱插头及触发杆的斜面B端配合;/n插套的圆槽B端密封嵌套有与插套外侧平滑过渡且内部充气的气囊棒,气囊棒侧壁上的漏气槽B与圆槽B内壁上的滑槽A相通;滑槽A内壁上开设有与气囊棒内连通的漏气槽A;滑槽A内沿圆槽B径向滑动有防止气囊棒内气体经漏气槽A、滑槽A和漏气槽B泄漏的滑杆A;滑杆A嵌套有对其复位的弹簧A;滑杆A通过安装有牵引块的宽条形拉绳与圆槽B内壁连接,牵引块侧壁上具有与顶杆B锥尖配合的锥槽;/n气囊棒外壁上沿其中心轴方向安装有三组周向均匀分布的电极片;插套的定位插槽端外侧具有分别与三组电极片电连接且与铜触片配合的参考电极、正电极和负电极;嵌套于气囊棒且轴向密封滑动于气囊棒上的环套A与环套D配合,环套A上与环套D配合的端面开设有与其内壁相通的环形漏气槽C。/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盆底自毁型电极的肌电生物反馈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插入机构、握把机构,其中用来插入阴道腔的一次性插入机构与握把机构相互插接配合;脱离阴道的插入机构无论与握把机构连接与否都会发生自毁;
上述握把机构包括把套、电路板A、电池、电路板B、铜触片、环套B、顶杆A、圆块、圆柱插座、圆柱插头、滑柱、伸缩轴、齿轮B、齿条B、弹簧B、滑杆B、拨杆、齿轮A、齿条A、触发杆、弹簧C、顶杆B,其中圆柱插座安装于通过螺栓扣合在一起的两个把套中;圆柱插座两端分别开设有圆槽C和圆槽F;圆槽F内中部具有圆柱插头,圆槽C内开设有周向均匀分布且与圆槽F相通的贯通触片插槽;周向均匀安装于电路板B且与电路板B电连接的若干铜触片分别轴向插于触片插槽内;与铜触片一一对应且位于铜触片触点弯折内的若干圆块分别通过顶杆A安装于环套B上;圆槽C中部的圆槽D内轴向滑动配合有滑柱,滑柱上安装有对其复位的弹簧B;与滑柱和圆柱插座旋转配合的伸缩轴两端分别安装有齿轮A和齿轮B;圆柱插头侧壁上的滑槽B内径向滑动有触发杆,触发杆上嵌套于对其复位的弹簧C;
安装于触发杆上的齿条A与齿轮A啮合;滑柱侧壁上的三个滑槽D内分别沿垂直于伸缩轴的方向滑动有与齿轮B啮合的齿条B;齿条B与环套B内壁上的环形卡槽A配合;圆柱插头侧壁上的活动槽B内安装有绕自身拐角处摆动的L型拨杆;安装于滑柱上的滑杆B滑动于连通活动槽B和圆槽D的滑槽C内,安装于滑杆B末端的圆销滑动于拨杆一支上的滑槽E内;电路板B通过排线与安装在把套内的电池和自带芯片的电路板A电连接;圆柱插头末端安装有带锥尖的顶杆B;圆柱插座末端安装有环套C,环套C上轴向滑动配合有同中心轴线的环套D;环套D内安装有对其复位的弹簧D;
上述插入机构包括插套、参考电极、正电极、负电极、气囊棒、电极片、滑杆A、弹簧A、拉绳、牵引块、橡胶模、环套A,其中插套与圆柱插座上的圆槽F插接配合;插套一端具有与圆柱插头和触发杆斜面B端配合的定位插槽,另一端具有与定位插槽连通的圆槽B;圆槽B与定位插槽之间通过与顶杆B配合的张紧橡胶膜隔绝;定位插槽内壁的活动槽A及活动槽A内的斜面A与拨杆配合;定位插槽与圆柱插头及触发杆的斜面B端配合;
插套的圆槽B端密封嵌套有与插套外侧平滑过渡且内部充气的气囊棒,气囊棒侧壁上的漏气槽B与圆槽B内壁上的滑槽A相通;滑槽A内壁上开设有与气囊棒内连通的漏气槽A;滑槽A内沿圆槽B径向滑动有防止气囊棒内气体经漏气槽A、滑槽A和漏气槽B泄漏的滑杆A;滑杆A嵌套有对其复位的弹簧A;滑杆A通过安装有牵引块的宽条形拉绳与圆槽B内壁连接,牵引块侧壁上具有与顶杆B锥尖配合的锥槽;
气囊棒外壁上沿其中心轴方向安装有三组周向均匀分布的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扬政王海涛蒋明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帝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