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771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包括载体、两个激光发射器和移动调节机构,两个所述激光发射器并列安装于所述载体上,且二者的发射方向朝向同一方位,所述移动调节机构与任意一个或两个所述激光发射器连接,用于调节两个所述激光发射器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二者发射光束的落点间距。优点: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够无接触式采集受术者的角膜直径,采集过程安全、快速、卫生,不会引起患者眼部感染,也不会损伤角膜和结膜组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
技术介绍
目前在眼科领域,角膜直径的精确测量与多种疾病的诊疗息息相关,包括白内障、角膜屈光手术、ICL晶体植入术等。现在对于角膜直径的测量主要包括生物仪器测量和人工测量两大类,生物仪器测量由于其对仪器的依赖性,对于某些罹患其他眼病,如翼状胬肉、角膜新生血管、角膜瘢痕等患者的测量,存在明显缺陷,测量数据会出现明显误差。因此,对于角膜直径的测量,人工测量的手段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而目前对于角膜直径的人工测量,主要是采用角膜规尺和游标卡尺等手段,在这些测量方法中,由于需要测量仪器直接接触患者眼部组织(角膜、结膜),因此在测量过程中都需要对患者实施眼部表面麻醉,同时还要对仪器接触眼部组织的部分进行消毒处理,不仅延长了操作时间,同时表面麻醉会造成患者角膜上皮的损伤,测量仪器消毒不彻底也会增加患者眼部感染的几率,而且仪器尖端对于角膜和结膜组织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包括载体、两个激光发射器和移动调节机构,两个上述激光发射器并列安装于上述载体上,且二者的发射方向朝向同一方位,上述移动调节机构与任意一个或两个上述激光发射器连接,用于调节两个上述激光发射器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二者发射光束的落点间距。<br>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上述激光发射器为绿色激光发射器。进一步,上述移动调节机构包括框架、转动轴、导向杆、滑块和驱动装置,上述框架安装于上述载体上,上述转动轴外周设有螺纹,并横向可转动的安装于上述框架中,上述导向杆固定于上述框架中,并与上述转动轴平行,上述滑块设有横向贯穿其的螺孔和导向孔,上述转动轴和导向杆分别对应的穿过上述滑块上的螺孔和导向孔,上述驱动装置安装于上述载体上,并与上述转动轴传动连接,用于驱使上述转动轴旋转,其中一个上述激光发射器固定于上述框架的一端,另一个上述激光发射器安装于上述滑块上,两个上述激光发射器分布在上述框架的同侧。进一步,上述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并安装于上述框架的一端,且其电机轴与上述转动轴的对应端传动连接,该伺服电机连接装于上述载体上的电源。进一步,上述移动调节机构包括框架、转动轴、导向杆、两个滑块和驱动装置,上述框架安装于上述载体上,上述转动轴外周上自其中部向两端分别设有螺纹,切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上述转动轴横向可转动的安装于上述框架中,上述导向杆固定于上述框架中,并与上述转动轴平行,上述滑块均设有横向贯穿其的螺孔和导向孔,上述转动轴和导向杆分别对应的穿过两个上述滑块上的螺孔和导向孔,并且,两个上述滑块分布在上述转动轴两端的螺纹处,上述驱动装置安装于上述载体上,并与上述转动轴传动连接,用于驱使上述转动轴旋转,两个上述激光发射器分别对应安装于两个上述滑块上,并分布在上述框架的同侧。进一步,上述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和齿轮,上述驱动装置设置于上述框架背离上述激光发射器的一侧,上述转动轴的中部同轴设有传动齿轮,上述齿轮装配于上述伺服电机的电机轴端,并与上述传动齿轮相啮合,该伺服电机连接装于上述载体上的电源。进一步,还包括目镜镜筒,上述目镜镜筒安装在上述载体上,并位于两个上述激光发射器远离其发射端的一端,用于观测两个上述激光发射器发出光束的落点信息。进一步,上述载体为枪形壳体构件,两个上述激光发射器设置于上述载体上部,上述移动调节机构装配于上述载体上部的装配槽中,上述载体的枪把处设有用于控制上述移动调节机构的控制开关。进一步,还包括水平仪,上述水平仪安装于上述载体上,并位于两个上述激光发射器远离其发射端的一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够无接触式采集受术者的角膜直径,采集过程安全、快速、卫生,不会引起患者眼部感染,也不会损伤角膜和结膜组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的结构侧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中移动调节机构与激光发射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中移动调节机构与激光发射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二。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载体;2、激光发射器;3、移动调节机构;4、目镜镜筒;5、水平仪;31、框架;32、转动轴;33、导向杆;34、滑块;35、驱动装置;321、传动齿轮;351、伺服电机;352、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包括载体1、两个激光发射器2和移动调节机构3,两个上述激光发射器2并列安装于上述载体1上,且二者的发射方向朝向同一方位,上述移动调节机构3与任意一个或两个上述激光发射器2连接,用于调节两个上述激光发射器2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二者发射光束的落点间距。使用过程如下:医护人员手持载体1,使得两个激光发射器2发出的光束打在受术者的角膜上,通过操作移动调节机构3来调节两个激光发射器2的间距,从而调节两个激光发射器2的光束在角膜上的落点,使得两个落点分别位于角膜的两侧边界处,从而根据两个激光发射器2之间的间距计算得到两个落点之间的间距,即就是得到角膜的直径,整个测量仪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够无接触式采集受术者的角膜直径,采集过程安全、快速、卫生,不会引起患者眼部感染,也不会损伤角膜和结膜组织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地,两个激光发射器2发出的光束相互平行,因此,两个激光发射器2出光点之间的间距即就是两个光束在角膜上落点的间距,即就是等于角膜的直径。优选的,上述激光发射器2为绿色激光发射器。以下列举两种本实施例中移动调节机构3的具体结构:1)如图3所示,上述移动调节机构3包括框架31、转动轴32、导向杆33、滑块34和驱动装置35,上述框架31安装于上述载体1上,上述转动轴32外周设有螺纹,并横向可转动的安装于上述框架31中,上述导向杆33固定于上述框架31中,并与上述转动轴32平行,上述滑块34设有横向贯穿其的螺孔和导向孔,上述转动轴32和导向杆33分别对应的穿过上述滑块34上的螺孔和导向孔,上述驱动装置35安装于上述载体1上,并与上述转动轴32传动连接,用于驱使上述转动轴32旋转,其中一个上述激光发射器2固定于上述框架31的一端,另一个上述激光发射器2安装于上述滑块34上,两个上述激光发射器2分布在上述框架31的同侧。该方案中,一个激光发射器2位置固定,另外一个激光发射器2随着移动调节机构3的操作而移动,从而达到调节两个激光发射器2相对间距的目的,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1)、两个激光发射器(2)和移动调节机构(3),两个所述激光发射器(2)并列安装于所述载体(1)上,且二者的发射方向朝向同一方位,所述移动调节机构(3)与任意一个或两个所述激光发射器(2)连接,用于调节两个所述激光发射器(2)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二者发射光束的落点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1)、两个激光发射器(2)和移动调节机构(3),两个所述激光发射器(2)并列安装于所述载体(1)上,且二者的发射方向朝向同一方位,所述移动调节机构(3)与任意一个或两个所述激光发射器(2)连接,用于调节两个所述激光发射器(2)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二者发射光束的落点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器(2)为绿色激光发射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调节机构(3)包括框架(31)、转动轴(32)、导向杆(33)、滑块(34)和驱动装置(35),所述框架(31)安装于所述载体(1)上,所述转动轴(32)外周设有螺纹,并横向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框架(31)中,所述导向杆(33)固定于所述框架(31)中,并与所述转动轴(32)平行,所述滑块(34)设有横向贯穿其的螺孔和导向孔,所述转动轴(32)和导向杆(33)分别对应的穿过所述滑块(34)上的螺孔和导向孔,所述驱动装置(35)安装于所述载体(1)上,并与所述转动轴(32)传动连接,用于驱使所述转动轴(32)旋转,其中一个所述激光发射器(2)固定于所述框架(31)的一端,另一个所述激光发射器(2)安装于所述滑块(34)上,两个所述激光发射器(2)分布在所述框架(31)的同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5)为伺服电机,并安装于所述框架(31)的一端,且其电机轴与所述转动轴(32)的对应端传动连接,该伺服电机连接装于所述载体(1)上的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调节机构(3)包括框架(31)、转动轴(32)、导向杆(33)、两个滑块(34)和驱动装置(35),所述框架(31)安装于所述载体(1)上,所述转动轴(32)外周上自其中部向两端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庞辰久张波王树林李金顾宇伟宋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立眼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