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771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包括载体、两个激光发射器和移动调节机构,两个所述激光发射器并列安装于所述载体上,且二者的发射方向朝向同一方位,所述移动调节机构与任意一个或两个所述激光发射器连接,用于调节两个所述激光发射器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二者发射光束的落点间距。优点: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够无接触式采集受术者的角膜直径,采集过程安全、快速、卫生,不会引起患者眼部感染,也不会损伤角膜和结膜组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
技术介绍
目前在眼科领域,角膜直径的精确测量与多种疾病的诊疗息息相关,包括白内障、角膜屈光手术、ICL晶体植入术等。现在对于角膜直径的测量主要包括生物仪器测量和人工测量两大类,生物仪器测量由于其对仪器的依赖性,对于某些罹患其他眼病,如翼状胬肉、角膜新生血管、角膜瘢痕等患者的测量,存在明显缺陷,测量数据会出现明显误差。因此,对于角膜直径的测量,人工测量的手段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而目前对于角膜直径的人工测量,主要是采用角膜规尺和游标卡尺等手段,在这些测量方法中,由于需要测量仪器直接接触患者眼部组织(角膜、结膜),因此在测量过程中都需要对患者实施眼部表面麻醉,同时还要对仪器接触眼部组织的部分进行消毒处理,不仅延长了操作时间,同时表面麻醉会造成患者角膜上皮的损伤,测量仪器消毒不彻底也会增加患者眼部感染的几率,而且仪器尖端对于角膜和结膜组织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1)、两个激光发射器(2)和移动调节机构(3),两个所述激光发射器(2)并列安装于所述载体(1)上,且二者的发射方向朝向同一方位,所述移动调节机构(3)与任意一个或两个所述激光发射器(2)连接,用于调节两个所述激光发射器(2)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二者发射光束的落点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1)、两个激光发射器(2)和移动调节机构(3),两个所述激光发射器(2)并列安装于所述载体(1)上,且二者的发射方向朝向同一方位,所述移动调节机构(3)与任意一个或两个所述激光发射器(2)连接,用于调节两个所述激光发射器(2)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二者发射光束的落点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器(2)为绿色激光发射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调节机构(3)包括框架(31)、转动轴(32)、导向杆(33)、滑块(34)和驱动装置(35),所述框架(31)安装于所述载体(1)上,所述转动轴(32)外周设有螺纹,并横向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框架(31)中,所述导向杆(33)固定于所述框架(31)中,并与所述转动轴(32)平行,所述滑块(34)设有横向贯穿其的螺孔和导向孔,所述转动轴(32)和导向杆(33)分别对应的穿过所述滑块(34)上的螺孔和导向孔,所述驱动装置(35)安装于所述载体(1)上,并与所述转动轴(32)传动连接,用于驱使所述转动轴(32)旋转,其中一个所述激光发射器(2)固定于所述框架(31)的一端,另一个所述激光发射器(2)安装于所述滑块(34)上,两个所述激光发射器(2)分布在所述框架(31)的同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5)为伺服电机,并安装于所述框架(31)的一端,且其电机轴与所述转动轴(32)的对应端传动连接,该伺服电机连接装于所述载体(1)上的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无接触角膜直径生物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调节机构(3)包括框架(31)、转动轴(32)、导向杆(33)、两个滑块(34)和驱动装置(35),所述框架(31)安装于所述载体(1)上,所述转动轴(32)外周上自其中部向两端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庞辰久张波王树林李金顾宇伟宋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立眼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