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终端设备及其无Y电容的开关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38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网络终端设备及其无Y电容的开关电源,该无Y电容的开关电源包括逆变模块,且所述逆变模块包括变压器及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连接的功率管,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在相互耦合过程中产生的杂散干扰能量进行吸收的干扰抑制模块。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干扰抑制模块可对变压器的初次级绕组在相互耦合过程中产生的杂散干扰能量进行吸收,所以,即使该开关电源无Y电容,也能解决EMI传导和辐射的问题,而且,量产时产品一致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络终端设备及其无Y电容的开关电源
本技术涉及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终端设备及其无Y电容的开关电源。
技术介绍
现在网络电子产品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终端电子产品对给它供电的开关电源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电磁干扰)要求很高。EMI主要是指传导(CE)干扰和辐射(RE)干扰。Y电容通常被用于电源进线或桥式整流输出(初级地)对次级地之间,例如,连接在火线与地线之间以及零线与地线之间,可降低高频信号给系统带来的影响。但是,由于Y电容的漏电流大,现在给很多网络电子产品供电的开关电源都需要无Y电容电源,而无Y电容开关电源的传导(CE)和辐射(RE)干扰是很难抑制和测试通过的,即使有个别能测试通过,要么余量很小,要么个别余量很大,其它的测试不通过或反超很多,并且一致性很差根本就不能量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无Y电容的开关电源存在传导和辐射干扰的缺陷,提供一种网络终端设备及其无Y电容的开关电源。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无Y电容的开关电源,包括逆变模块,且所述逆变模块包括变压器及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连接的功率管,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在相互耦合过程中产生的杂散干扰能量进行吸收的干扰抑制模块。优选地,所述干扰抑制模块包括连接在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两端之间的电容。优选地,所述干扰抑制模块还包括电阻,且所述电阻与所述电容串联后连接在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两端之间。优选地,还包括:用于输入交流电压的交流输入模块;用于对所输入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并将其送入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一整流模块;用于对所述逆变模块输出的逆变电压进行整流的第二整流模块。优选地,所述逆变模块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二整流模块输出的电压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电压是否大于预设值的电压反馈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压反馈单元输出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功率管通断的电源管理芯片。优选地,所述逆变模块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电压进行检测并将其送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压检测单元;用于对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电流进行检测并将其送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流检测单元。优选地,所述电压反馈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稳压二极管、光耦,其中,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串联后连接在所述第二整流模块的正输出端与地之间,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的连接点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控制级,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光耦的第二输入端,所述光耦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整流模块的正输出端,所述光耦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反馈端,所述光耦的第二输出端接地。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功率管进行散热的第一散热件。本技术还构造一种网络终端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无Y电容的开关电源。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干扰抑制模块可对变压器的初次级绕组在相互耦合过程中产生的杂散干扰能量进行吸收,所以,即使该开关电源无Y电容,也能解决EMI传导和辐射的问题,而且,量产时产品一致性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无Y电容的开关电源实施例一的逻辑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无Y电容的开关电源实施例二的逻辑结构图;图3A至图3E是本技术无Y电容的开关电源实施例三的电路图;图4是开关电源在添加电容前后功率管的漏源端电压的尖峰电压侧视图;图5A、图5B分别是开关电源在添加电容前后的测试辐射波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是本技术无Y电容的开关电源实施例一的逻辑结构图,该实施例的开关电源包括逆变模块,且逆变模块包括变压器T101及与变压器T101的初级绕组连接的功率管Q101,另外还包括干扰抑制模块10,该干扰抑制模块10用于对变压器T101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在相互耦合过程中产生的杂散干扰能量进行吸收。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干扰抑制模块可对变压器的初次级绕组在相互耦合过程中产生的杂散干扰能量进行吸收,所以,即使该开关电源无Y电容,也能解决EMI传导(CE)和辐射(RE)的问题,而且,量产时产品一致性好。进一步地,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干扰抑制模块10包括一个电容,且该电容连接在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两端之间。进一步地,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干扰抑制模块10包括由一个电容和一个电阻组成的RC电路,而且,该电阻与该电容串联后连接在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两端之间。图2是本技术无Y电容的开关电源实施例二的逻辑结构图,该开关电源包括依次连接的交流输入模块20、第一整流模块30、逆变模块40和第二整流模块50,以及连接在逆变模块40的输出端的干扰抑制模块10。其中,交流输入模块20用于输入交流电压;第一整流模块30用于对所输入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并将其送入逆变模块40;逆变模块40用于对第一整流模块30的输出电压进行逆变;第二整流模块50用于对逆变模块40输出的逆变电压进行整流;干扰抑制模块10用于对逆变模块40中的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在相互耦合过程中产生的杂散干扰能量进行吸收。进一步地,逆变模块还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及分别与电源管理芯片连接的电压反馈单元、电压检测单元和电流检测单元,其中,电压反馈单元用于对第二整流模块输出的电压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电压是否大于预设值;电压检测单元用于对变压器的输入电压进行检测并将其送入电源管理芯片;电流检测单元用于对变压器的输入电流进行检测并将其送入电源管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用于根据电压反馈单元输出的比较结果、电压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以及电流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功率管通断。图3A至图3E是本技术无Y电容的开关电源实施例三的电路图,该开关电源包括依次连接的交流输入模块20、第一整流模块30、逆变模块40和第二整流模块50,以及连接在逆变模块40的输出端的干扰抑制模块10。下面分别说明各个部分的电路结构:交流输入电压(180-264V交流电压)通过熔断器F101、磁珠B101、热敏电阻器NTC101、共耦电感LF101后送入二极管整流桥(第一整流模块)BD101,并在HV处输出直流电压。然后,该直流电压经变压器T101-A后逆变为交流电压,干扰抑制模块10由连接在逆变模块的变压器T101-A的次级绕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Y电容的开关电源,包括逆变模块,且所述逆变模块包括变压器及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连接的功率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在相互耦合过程中产生的杂散干扰能量进行吸收的干扰抑制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Y电容的开关电源,包括逆变模块,且所述逆变模块包括变压器及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连接的功率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在相互耦合过程中产生的杂散干扰能量进行吸收的干扰抑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Y电容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抑制模块包括连接在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两端之间的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Y电容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抑制模块还包括电阻,且所述电阻与所述电容串联后连接在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两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无Y电容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输入交流电压的交流输入模块;
用于对所输入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并将其送入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一整流模块;
用于对所述逆变模块输出的逆变电压进行整流的第二整流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Y电容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模块还包括:
用于对所述第二整流模块输出的电压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电压是否大于预设值的电压反馈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电压反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越天周和康郝嵬敏郝留全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欧陆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