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混燃气灶的炉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69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混燃气灶的炉头结构,包括炉头、设置于炉头内的燃烧器和设置于燃烧器旁侧的侧点火装置,所述炉头内设置有一分火器,所述分火器与所述炉头的下部形成一预混腔,所述分火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炉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炉头内的分火器设置为可拆卸式结构,从而可以单独对分火器进行加工,可有效降低产品的加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混燃气灶的炉头结构
本技术涉及燃气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预混燃气灶的炉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商用燃气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连接可燃气体燃烧的,另一种是先将可燃气体和空气预混,然后通入预混燃气灶内燃烧的,前者主要是家庭使用;后者主要应用于食堂、餐馆、酒店及食品加工厂等场所,其特点是功率大,加热快,回火快。目前常用的预混燃气灶中,炉头内的下方设置有一用于储存和分配预混燃气的预混腔,上方设置有燃烧器,预混腔通过一些小孔将预混燃气通入燃烧器内燃烧。由于该炉头通常为铸造成型,预混腔与上方的燃烧器之间的隔板与炉头为一体式结构,需要直接在炉头内加工上述小孔和其它附属结构,由于炉头是一种形状不规则、重量较大且具有较深腔体的部件,对其加工非常不方便,导致加工效率低,难度大,成本高,且难以保证加工精度,不利于产品的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预混燃气灶的炉头结构,可简化产品的结构,降低产品的加工难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预混燃气灶的炉头结构,包括炉头、设置于炉头内的燃烧器和设置于燃烧器旁侧的侧点火装置,所述炉头内设置有一分火器,所述分火器与所述炉头的下部形成一预混腔,所述分火器的边缘设置有一圈环形设置的出气孔;所述燃烧器放置于所述分火器的上方,其下部设置有与所述出气孔对应的若干进气孔,所述预混腔内的可燃气体适于经所述出气孔和进气孔进入所述燃烧器燃烧,所述分火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炉头内。>优选地,所述炉头的内壁设置有一凸缘,所述分火器支承于所述凸缘上。优选地,所述分火器的边缘设置有一法兰,所述出气孔沿所述法兰的边缘均匀排列,所述法兰支承于所述凸缘上。优选地,所述若干进气孔设置于所述燃烧器的下端面,且所述若干进气孔通过一设置于所述燃烧器外侧壁的环形缺口贯通。优选地,所述燃烧器与所述炉头之间为间隙配合。优选地,在所述燃烧器上方设置有一用于封闭所述燃烧器与所述炉头之间的间隙的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炉头密封配合。优选地,所述分火器的中间设置有一辅助燃烧头,在所述分火器的下方设置有一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辅助燃烧头连通。优选地,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预混腔连通,或者通过一连接管道连接外部气源。优选地,所述燃烧器的内壁设置有若干道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的环形排列的燃烧口,所述辅助燃烧头位于所述环形燃烧口的中心。优选地,所述辅助燃烧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分火器上。本技术通过将炉头内的分火器设置为可拆卸式结构,从而可以单独对分火器进行加工,将加工好的分火器安装到炉头内,实现其储存和分配预混燃气的功能,避免了直接在炉头内对分火器进行加工,从而可有效降低产品的加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预混燃气灶的炉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预混燃气灶的炉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分火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5为本实施例中分火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及其功能、原理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作进一步阐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混燃气灶的炉头结构100,主要包括炉头1、设置于炉头1内的燃烧器2和设置于燃烧器2旁侧的侧点火装置3。其中,所述炉头1内设置有一分火器4,所述分火器4与所述炉头1的下部形成一预混腔5,所述分火器4的边缘设置有一圈环形设置的出气孔41。所述燃烧器2放置于所述分火器4的上方,其下部设置有与所述出气孔41对应的若干进气孔21,所述预混腔5内的可燃气体适于经所述出气孔41和进气孔21进入所述燃烧器2,由所述侧点火装置3引燃后燃烧。本实施例的所述分火器4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炉头1内,以便于对分火器4上的出气孔41等结构进行直接加工,加工完成后再放入炉头1内,避免了直接对炉头1进行加工,从而简化了加工工序,降低了加工难度。具体地,所述炉头1的内壁设置有一凸缘11,所述分火器4支承于所述凸缘11上。这样,分火器4放入到炉头1内后,分火器4可以固定在该凸缘11上,分火器4与炉头1的下部空间自然会形成上述预混腔5,达到储存和分配预混燃气的目的。参照图3所示,所述若干进气孔21设置于所述燃烧器2的下端面,且这些进气孔21通过一设置于所述燃烧器外侧壁的环形缺口22贯通。这样,从上述各出气孔41出来的预混气体在环形缺口22处再次汇合,将各处的预混气体的压力稳定后,然后通入燃烧器2内,可以使火焰更加稳定和均匀。所述燃烧器2与炉头1之间采用间隙配合,方便燃烧器2的取放。此外,在所述燃烧器2上方还设置有一用于封闭所述燃烧器2与炉头1之间的间隙的压板6,所述压板6与所述炉头1密封配合,防止预混燃气从燃烧器2与所述炉头1之间的间隙泄露出去。参照图4和图5所示,所述分火器4的边缘设置有一法兰42,所述出气孔41设置于所述法兰42上并沿所述法兰42的边缘均匀排列,整个分火器4通过所述法兰42支承于所述凸缘11上。同时,法兰42的边缘与炉头1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配合,以便于分火器4的取放,同时还可以防止预混燃气的泄露。本实施例还在所述分火器4的中间设置有一辅助燃烧头7,在所述分火器4的下方设置有一进气口43,所述进气口43与所述辅助燃烧头7连通。该辅助燃烧头7可以供小火,一方面可以用于小火烹饪,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燃烧器2助燃,防止燃烧器2爆燃产生的噪音和安全隐患。上述进气口43与所述预混腔5连通,或者通过一连接管道8连接外部气源。当进气口43与预混腔5连通时,燃烧器2与辅助燃烧头7共用一个气源,当关闭主火时,小火也被关闭;当进气口43通过连接管道8连接外部气源时,燃烧器2与辅助燃烧头7可实现独立式供气和燃烧,在关闭主火时,小火可不受影响,使辅助燃烧头7的火焰为常明火,便于随时为燃烧器2助燃,杜绝爆燃。上述燃烧器2的内壁设置有若干道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的环形排列的燃烧口23,所述辅助燃烧头7位于所述燃烧口23的中心,进一步方便辅助燃烧头7对燃烧器2进行引燃。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燃烧头7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分火器4上,同理,这有利于对辅助燃烧头7和分火器4的单独加工,降低加工难度。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将炉头内的分火器设置为可拆卸式结构,从而可以单独对分火器进行加工,将加工好的分火器安装到炉头内,实现其储存和分配预混燃气的功能,避免了直接在炉头内对分火器进行加工,从而可有效降低产品的加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混燃气灶的炉头结构,包括炉头、设置于炉头内的燃烧器和设置于燃烧器旁侧的侧点火装置,所述炉头内设置有一分火器,所述分火器与所述炉头的下部形成一预混腔,所述分火器的边缘设置有一圈环形设置的出气孔;所述燃烧器放置于所述分火器的上方,其下部设置有与所述出气孔对应的若干进气孔,所述预混腔内的可燃气体适于经所述出气孔和进气孔进入所述燃烧器燃烧,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火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炉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混燃气灶的炉头结构,包括炉头、设置于炉头内的燃烧器和设置于燃烧器旁侧的侧点火装置,所述炉头内设置有一分火器,所述分火器与所述炉头的下部形成一预混腔,所述分火器的边缘设置有一圈环形设置的出气孔;所述燃烧器放置于所述分火器的上方,其下部设置有与所述出气孔对应的若干进气孔,所述预混腔内的可燃气体适于经所述出气孔和进气孔进入所述燃烧器燃烧,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火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炉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混燃气灶的炉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的内壁设置有一凸缘,所述分火器支承于所述凸缘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混燃气灶的炉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火器的边缘设置有一法兰,所述出气孔沿所述法兰的边缘均匀排列,所述法兰支承于所述凸缘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混燃气灶的炉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进气孔设置于所述燃烧器的下端面,且所述若干进气孔通过一设置于所述燃烧器外侧壁的环形缺口贯通。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忠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人人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